洪信良:导师被署名背后的情利伪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钱江晚报   发布者:cmbl
热度0票  浏览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21日 12:22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XB URp+na

作者:洪信良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O:eCAVO

)I d^o+f0昨日《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同济医院日前出台学术道德规范,导师“被署名”要受重罚。这家医院的新规认定:署名人应对研究成果负责,导师“在未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学术论文、著作及专利申请等作品中署名”为学术不端行为。这种行为—经确定,医院将采取取消导师资格、在人事录用与职务晋升中—票否决等方式严惩。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Hy8b{ot4DW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i!ru+oSdL

放眼今天的大学与科研机构,论文由硕士、博士学生操刀,发表或交流时导师署名似已成了“学术界”潜规则。要斩断导师“被署名”背后的“黑手”,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关涉到当今的三样“社会”,只有细细分析这三样“社会”,分别制定针对性制度与规范,并强化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教育,才有可能遏制日益为人诟病的学术风气。

+Z-Gz,{!nEv\0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PTE9t;{K I7P

第一样是“人情社会”。“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话从正面来说,强调了师道尊严,但从“人情社会”角度来讲,它强调了师生的特殊社会人伦关系。“亲近远疏”,既然师生是这么亲近的关系,就学生而言,哪怕在论文中有独到的创见或发现,虽然自己的导师并未参加过实际研究工作,但署上老师的名字,也是体现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恩,心中也许有些不乐意,但“情”大于“理”,也能接受;就导师而言,让嫡亲弟子署上自己的名字,是对学生的“提携”,也就掩盖了不劳而获的羞愧感。

i$Ny1y{ |~\0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u&A0_4u `ZF'u

第二样是“功利社会”。学生操刀,导师署名,背后其实有着“双赢”的利益链条。学生大多默默无名,要想让自己的论文发表或获奖,很困难,而导师大多在本研究领域有些地位与影响,署上导师的名字,或许不经历风雨就能见彩虹。而一些原本忙于行政或赚钱而无暇治学写作的导师,也正好利用这些“自己”的论文在评职、评优等方面占到便宜,在学生的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 J5kQHOVO&Y"J

n,Y%N1U2H0第三样是“假面社会”。哪怕论文是原创的,论文的“作者”也还有假,做学问都可“注水”,也就难怪社会“假面”杂陈了。学生的论文因署上导师名字抬高身份而发表,他们获得的学位掺着假;导师凭空署名发表了学生的论文而得利,他们的学术成就掺着假。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5?4@ i s"qx[O+m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m5zzJ7j-L

“学术风气”因“情”而不端,因“利”而不正,因“伪”而不良,要改变它,还真不是立个规定就能立竿见影的。只有在整个社会宏大的系统工程中“破坏”与“建设”并重,才能够有明显效果。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F/w.E*y&s

顶:0 踩:0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