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这段医患佳话仅是特例吗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布者:cmbl
热度32票  浏览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9年9月21日 12:24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pz z5{Aq2{`n1y

作者:李龙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 FG/L#A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vc"I'Xj%ef/C

在听惯了医患纠纷的今天,河南农民李敬斋和老教授袁浩以真心和善心为医患关系树立了一个标本。审视当下的医患关系,关键是我们在心底是否对患者心存善心,对医生是否心存感激。

.Rq8eTO(wb0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k3a'F@9D2s? |g4J

一个医生和一个患者之间,用彼此的爱心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间真情,演绎了新时代下医患关系的一段佳话。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多少曲折和离奇:19年前,河南农民李敬斋不幸患上股骨头坏死症。广州的老教授袁浩不但亲自主刀为他治病,还悄悄垫付医药费,买好火车票送他回家。19年后,80多岁的袁教授和太太都不幸中风。59岁的李敬斋辞了工,和妻子一起照顾两位老人,像照顾亲生父母一样尽心尽力。

` S#X.[s2S&F*}0

!Nu9B7xdlaT AI6{0在听惯了医患纠纷的今天,河南农民李敬斋和老教授袁浩谱写的新医患关系让人动容——原来医患关系也可以做到这种地步。他们以真心和善心为当下的医患关系树立了一个标本,当我们以这种标本来衡量时下的医患纠纷时,是不是该扪心自问一下:作为患者,我们对医生是不是要求过于苛刻?作为医生,我们对患者是不是缺乏应有的善心?

p;m;pS5q Z o Wl0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M,pP9U-EKC9D

也许有人要说,这段医患关系的佳话只可能发生于19年前,倘若放到今天的医患大背景下,很难再现,因而,它不具有可复制性,只是特例。言下之意,是时代的变革剥夺了医患之间应有的和谐。

4CG3MD#t7H0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r6AP8S5Ev1QO

诚然,19年前,医患纠纷不像现在这么多,医患矛盾也不像现在这么突出,最主要的是医疗资源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那么稀缺。由于医生和患者之间没有更多的利益冲突,便容易出现类似的好医生,患者也普遍对医生持有感恩之心。然而,医疗改革不是以牺牲医患关系为代价的,尽管医疗改革一度呈现出市场化的取向,但即便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应随之表现出趋利性和冷漠化,医生的善心和患者的真心作为固有的人性,在任何时代都不应丢失。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A mtT},_0in]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iu8o'cW"K`;V9]

而且,19年前的李敬斋夫妇,也曾经在手术前心存犹豫,并将身上所剩的500元生活费当“红包”悄悄地夹到袁教授的书里。没想到3天后,袁太太不但退回“红包”,还带上营养品出现在李敬斋的病床前。术后,袁教授还偷偷地为李敬斋垫付了手术所欠的1000多元医疗费。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6MF-h$a&nm

K hg,} Re7{7y*e y&R8?j019年前也有“红包”一说,但袁教授不但退回,还让家人给患者送上营养品。而在其后的19年中,两人一直保持联系,从帮助李敬斋,到帮助他的孩子,袁教授将医患之间的真情延续到现在。相比较时下一些医生或暗示患者送“红包”,或冷冰冰地对待患者,手术后就形同陌路,袁教授的善心之举应该有所启示。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M9am Ns|(G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 C IG,v6IaL1_G

而作为患者,李敬斋先是对医生心存感激,袁教授治好其病,感恩之心也是人之常情。难得的是,这种感恩之心一直伴随着其后的整个生活。而在得知袁教授夫妇都不幸中风后,李敬斋辞了工,和妻子一起照顾两位老人。相比较时下不时发生的“医闹”事件,李敬斋的感恩和回报意识是否令他们羞愧?

]rX k.J O'X:h0 私募社区 - 私募股权投资知识学习网 - www.simu001.cn+a3j3d!d6t,u#~ y

审视当下的医患关系,把紧张的原因推给医疗资源稀缺、把冲突归咎于此前偏离于公益化的医疗改革,看起来都是一种托词。关键是我们在心底是否对患者心存善心,对医生是否心存感激。这种善心不一定非要像袁教授那样偷偷替患者垫付医疗费,这种感激也不一定非要像李敬斋那样辞工照顾医生。把治病救人当作快乐,把感恩图报当作做人准则,就已足够。

9Tnn[JV7d0
顶:0 踩: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9 (1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91 (11次打分)
【已经有5人表态】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