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7 o) o4 s3 d9 P1 [7 i( b0 b 由于新书迟迟不能出来,重启这个系列。# r x) {+ l* ?' w% n% x
我从内心田感谢不停岑寂支持我的朋侪,最渴望各人可以大概赢利,以增补通胀丧失,让本身的生存压力可以大概减轻一些,可以或很多给家人一些爱护和温暖。固然很多人简直从趋势类文章中受益了,但也有一部门人没有受益。受益的人感激不尽,而没有受益的人则大概咒骂你。
- P1 t, O1 }/ M* a7 e# y 实在,这些都不应该发生。无论收益与否,都是个人选择的效果。
7 z! y6 E( r' }: H- @0 X( Z 但是,我厥后发现,大道至简在被一些人严肃误读,误读的人又常会恶言相向,乃至春节的时间尚有人咒骂你,对于这种环境,参加“黑名单”就办理了,眼不见为净。但是,这种人的愤怒,是否可以大概因此平息下来呢?如果不能自省,在这种迷失的状态下,纵然短期取得收益,又怎能留得住?* _$ R8 z7 _& B
厥后,我决定停止了这个系列的写作。本日,决定重写时,心中仍布满抵牾。
& p L1 W( j' v8 j+ c+ @ 以是,我本日要把周期和趋势的实质讲一下。
5 C- k$ V/ ~) q, e8 e 这大概更为告急。
+ a8 i2 [! r/ i& H( D: R7 A 起首阐明一点,固然这个系列文章叫“大道至简”,实在,从第一篇至今为止的其他没有归入这个系列的分析性文章,尤其周期性文章,是划一告急的。% \2 M( M k0 L4 L# c Q
国内研究周期和趋势人很少,相干专著更少,可以大概看到的多是西方研究者的著作。西方学者的研究偏重于数据模子,只有当趋势连续和时间节点的转换比力规则时有效,当周期走出固有的循环轨道,大概,当趋势忽然迁移厘革时,他们的分析就力有未逮了。我所能看到的西方研究专著,根本都存在着这个缺陷,在趋势研究上,属于相对低级的。我如许说没有丝毫骄易的意思,相反,我非常感恩很多人留下的研究效果,使得我们得以少走弯路,进步服从。. E* F0 N! C7 z/ L/ D. X% D- o
一些朋侪劝我写一本趋势分析的书,雷同大道至简系列这种风格,但更体系和全面,这种技能类的书,应该不会受到什么阻力。6 F5 b# R* O" P; u% z0 q( j& E% S- q+ p
重回本文话题。! w) S1 P" T' L% S3 j
西方的研究有一个共通之处优劣常值得鉴戒的,即通过拉长周期来看趋势。比如,美国学者研究房价的规律,发现,在1818年至今的190多年的周期里,美国楼市代价的升沉周期均匀在18年左右。这是通过对完备的房价走势数据库总结出来的。如果知道了这个特点,一旦美国房价步入上涨或下跌轨道,就会懂得,这种趋势会连续多少年,不会很快就竣事。# q- V! K2 p7 u$ s/ ?. b3 s5 b
因此,当次贷危急发生后,美国房价刚一下跌,美国人不动,乃至整个西方人都不怎么买房了,但中国就开始有人去抄底——这些人在根据中国的履历做决断,效果显而易见,套在了山肩乃至山顶部位。0 m$ P! s2 B# g5 y5 x
+ h8 N) N a$ U# X& y l
(二)
8 t3 y4 |5 M0 c 为了更清楚地阐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三幅图。 N5 W* k( j8 T
看到下面这幅黄金趋势图(图一),您想到的是什么?
2 C6 P! J8 i; O% y! m: M8 x
! Q3 I% g5 ~2 @* ^ 看到下面这幅黄金趋势图(图二),您想到的是什么?
/ A8 R* w( [1 J- E( V9 ` B " i) k! x/ R* s2 }' ~
再看看下面这幅图(图三),您看到的又是什么?
$ F3 r- G5 r( p% @. g& ^6 H
$ o3 q1 n; b- Q4 L 阐明:图一是2006年4月13日到10月31日的黄金趋势图。图二是2008年3月14日到2008年9月2日的黄金趋势图。图三是2005年2月25日至2011年5月11日23:21分(皆为北京时间)的黄金趋势图。, G( d( H D& {) q, \: B0 a+ Y
前面两幅图都是第三幅图中的一个小部门,但正是这一小段让很多人彻底迷失。0 Y% T& }& t5 y8 N
这就是拉长周期看趋势的意义地点。
, k; a$ w4 S) U3 v/ j" u! [ 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站得比K线还低,如果在短期颠簸中颠簸迷恋,又怎能看清趋势呢?
- o _. u4 }# {( Q& n p: n 如果看不清趋势,不妨抽身出来,做一个观看者。究竟,尚有“观看者清”的说法。, X/ G: Q' m; G: h, o N' X* g0 |
(三)
$ i* U% J' I0 |1 q6 w+ J, k' \6 w 所谓的趋势大概周期,是有肯定运行规律大概节奏的,以短线的头脑来看周期大概趋势,那么,看到的既不是趋势,也不是周期。我厥后克制写大道至简系列,也与此有关。既然很多人喜欢短线,就算了。
% @; ~8 ]. {+ s$ ] 以短线头脑对待一种研究大概趋势,乃至不能触及表层。
4 f# I% j t, p' n& A4 r% a- N% L2 Z 如果用这种头脑去引导投资,怎么大概不遭受宰割呢?——固然,这一点不得当做短线的高手,做短线很好的人,也用不着浪费时间读大道至简。9 o+ ~7 ?- ?) w. G
很多人形容中国的股市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标题是,如果你是韭菜中的一根波折,大概是一根老韭菜,尚有被割的代价吗?对方要割掉你,得遭受多大的时间本钱?更况且,这种收割只能靠你本身“志愿”才气完成?
& A: u: l# B( ]$ ] 安安悄悄地停顿在一个大周期内,安安悄悄地生长,谁耐你何?6 L U4 `7 a3 v3 w6 j' ^8 E, b
做一根长满刺的波折大概老韭菜吧!
. Q( \7 S$ M1 P* x, n. E 这才是周期和趋势的意义。
9 _# ?7 N6 ~0 P% y9 s" Q* T 它的意义是等待你,庇护你,让你不遭受财产被洗劫和心灵被摧残的痛楚,但是,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走出大周期,袒露在掠夺者的屠刀下,以验证是本身的脖子硬还是对方的刀锋利。当本身受伤害的时间,他们起首会痛恨此前映入本身眼帘的信息提供者——丝绝不自省本身是否误读了那些信息,然后,会诉苦本身的脖子硬度不敷。
& B# G3 r5 R1 y& @1 G" ` 我的一位亲戚,是做烟酒买卖的,有一些闲钱,在2003年底以20多元的价位买了一些茅台股票,他以为这种酒有稀缺性,就不停拿着,直到如今尚有三分之一没有卖掉。他大概不懂投资,但他认准了一个趋势。
6 B8 s6 x3 ]3 C) _5 k 在中国这种掠夺者肆无顾忌的股市里,趋势投资是泯灭精神和时间最少,收益最稳固的一种投资方式。只要捉住了不可复制的“稀缺性”这一点,就富足了。/ x6 S( \ o6 |! e4 C# R) Q a C0 c
次贷危急后的这个周期,是从2008年11月开始的,它归属于2001年7月开始的这个大周期。有关这个周期,我在新书中从根源上举行相识读。如果书出书,各人看书;如果不能出书,我答应把这一部门贴到博客。您就会明白,周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到底应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对待周期和趋势。" C" Z1 \, p( K! S
一些已往没有做过投资的朋侪,在2008年12月《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急改变天下》出书后,买的稀土类股票,至今已经有多少收益了?透过他们的来信,我非常感慨。他们至今拿着,是由于他们不懂,固然他们不懂,但他们信赖趋势在连续。他们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别人的付出,对待财产本身的厚爱。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脱。
4 K0 Z% v) e/ _7 y& |- w 为什么,同样的一个“资源为王”,有的人翻了多倍,有的人不但不赢利乃至还亏损?9 Q0 O( B3 b, | V9 E k9 l1 Y
别忘了,人选择财产,财产也选择人。您在以怎样的心态对待财产,财产也以怎样的状态对你。耐烦如泥土一样平常,让贫瘠的地皮不再干涸,徐徐出牙、长杆、着花、效果。这是一个过程。而更多的人不喜欢这个过程,更喜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干脆利落,但别忘了,这里要交的“钱”本身也是包罗着时间本钱的。如果明白成一手交时间一手交货,大概,更为理智一些。0 W$ @; \) P9 m8 N, E6 d
我在“黄金周”课上,举过一个短线高手的例子,他的均匀持仓时间是5.6个月。我之以是称其为短线客,是由于,我身边的朋侪的持仓时间,都凌驾他。很多人在2008年11月、12月买的有数资源类股票,至今还拿着。5 K' E( ~$ R, P2 c" u" P* Y1 o/ j
要在趋势之下做投资。. E1 I ^$ f$ P" ?4 e8 O
如果在一个周期的起始阶段分配资金,至少有50%的资金做长线,雷打不动,服从规律。剩余的资金折腾,到末了比力一下,大概还是长线部门赢利最多——至少大部门环境下云云。这种是非线资金公道分配的长处,只有耐烦服从的人,才气更清楚地感受得到。/ y; P# j# _1 Y" Q. G3 |
(四)
- k( X) u3 S0 D- I 由于在此前看好黄金,每次黄金下跌,都会有人责怪,乃至有人责怪你之以是看好黄金是由于被华尔街收买了。你以为华尔街那些大鳄们这么没有前程吗?你当他们是雇人在街上发手刺办假证的人吗?+ ?: i9 t1 Z! ]5 Y
我所言的趋势是一个大趋势。
; P4 x0 W, L/ W9 F 早在2005年,当通胀越来越剧烈,趋势越来越清楚的时间,我就开始劝朋侪设置一些实物黄金,固化本身的财产(有关这一点,新书中有更详细讲授,如果不能通过,这部门内容也贴到博客中),当时间的黄金代价是400多美元。2008年春节我做的黄金专场演讲,剧烈看好黄金时,当时间的代价是700多美元。其时估算“至少会到1300美元”。
7 P3 W5 F; I% G+ A" d: S H, e, q# ? 2009年1月16日,我在博文《投资感言》中写道:“我根据长处分析法判定,黄金代价会不停盘整到布什下台和奥巴立刻任的交接区,在此前的频频讲座中,我多次提到,黄金代价在等候奥巴马,奥巴立刻台之后,黄金代价将走出一波涨势。因此,周四(1月15日),我发起几位国外的朋侪在纽约金属买卖业务所开盘后买入黄金期货,同时,发起在周晓鸣老师处主动资助的几位朋侪和此前扣问金价趋势的朋侪买入国内的两只黄金股票: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 H5 T% D0 F! l
谁人时间的黄金代价是800多美元。; Q7 t, B/ c; ^) R, s
谁人时间的中金黄金是34元,半年后,复权到140多元。
7 t1 x5 F- u) @' _ 谁人时间的山东黄金是45元,半年后,复权到130多元,一年内复权到180多元。3 | a' B: ?+ `4 K# }
趋势投资是公平的。捉住机会早的,收益大,由于,他付出的代价高——漫长的时间本钱和漫长的等候,在这个漫长得乃至让人忘记的过程中,让生长财产的地皮变得肥沃。而后进的,天然风险会大,越靠近周期之末风险越大。如果要收益,同样须要一个时间段的付出。很多人都可以对照一下,2008年11月后买的股票,如果拿到如今,收益该怎样?至少,绝大部门优劣常可观的,而反反复复,试图捉住每一个波段的效果又是什么?是可以对比的。
' y a8 K/ e7 z, x9 H 研究趋势到如今,我真正关注的是雷同2007年10月大顶和2008年11月大底如许的周期迁移厘革点,而不乐意再在末节点上泯灭时间。 o6 Q9 C7 v, T$ I4 ^
人的生命短暂,有更多故意义的事变要做。0 \9 |9 ?( y' J) w5 L* \- M9 x
很多人盲目恐慌大概盲目乐观。( |6 _( N+ c4 i% }0 r8 s4 a
有些人看空黄金,从600时就开始看空,眼睁睁地看着涨到800,更刚强地看空,效果黄金到了1000,更剧烈且肯定的看空,效果到了1200、1300、1400、1500……每当黄金暴跌,都会有人找看多黄金的人“算账”,以为这些人在当托儿,要把一些人给套进去。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些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看多的,也忽略了被“套”多年的人是多么的快乐。退一步说,纵然黄金转势,这些一起做多的人为何不能在周期竣事时反手做空呢?为什么非得在这种盲目标恐惊中错失投资机会呢?别忘了,全部的趋势转换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富足你换手。
3 b, m5 B1 D, o D% j# J! G( f 实际上,观察周期到如今,我研究的重点就是趋势的竣事和周期的转换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根本。 ~* J) } F" y
(五)* r" M" e& ~$ M4 u
写下这些话时,偶然间有点恨铁不成钢之感。 _/ X U7 b$ [7 `1 [( {. N
怎样对待周期的实质,是核心中的核心,是重中之重。2 C; T, u' u* e+ u( m: ]
如果不停不能摆脱掉一个短线客的头脑方式,如果不能摆脱短期颠簸对本身精神上带来的巨大打击,最好先脱离股市。投资是一种修行的过程,而不是受苦受罪,更不是在被劳教或服役。6 B9 `2 m0 f" D9 K9 n
固然,要做到超脱简直不容易。这就须要公道分配投资资金,不要犯投资的大忌:不要乞贷炒股、不要帮别人炒股、不要用完全部子弹、不要在高处建仓等等。' A/ c/ u. w5 m2 p/ G: H
实在,股市的风险比带杠杆的各种衍生品的风险要小多了,至少不消追究包管金,这是一个天然的上风。迩来媒体报道,4月28日,申银万国自营部的投资经来由于爆仓跳楼自尽,多么惋惜!如果做过这种带杠杆的投资品种,就更能明白投资者的压力是多么之大,也能明白控制风险的告急性了。相比而言,股市是最简朴的投资平台,简朴到什么也不消做,你的贴身秘书——时间就会管理好齐备,但很多人非要把秘书的工作也做了,你的小秘不整你整谁啊? , H0 h$ J8 q1 \( A" G# E/ Q+ N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周期和趋势,如果可以大概正确对待趋势和周期,它就会成为你的庇护者、掩护者,投资也会成为一种很轻松乃至令人愉悦的事变,至少不再是一种痛不欲生的折磨。固然,认清趋势和周期,不逆势而为,永久是根本。(再次夸大,这篇文章只是针对已往的一个总结。大道至简系列只是一种探究,不含任何暗示。)
2 F6 b! s/ Y) k z4 s- D! s* y5 W* c 为各人祈福!(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晚上,比力长,各人读起来大概会累,以后我尽大概注意精粹一些。)
: Y) x* t+ B6 q8 T: l5 h# f6 L/ V+ p 于2011年5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