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国安然公司的停业告诉我们:独立董事制度不是万能的。从“安然”事故中重新审阅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我们汲取辅导,防患未然。本文重要叙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布局的缺陷和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题目,进而从观察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切入,探究了怎样改造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布局及怎样正确对待引进的独立董事制度。
9 W6 n6 B- h" I" K 【关键词】独立董事 公司管理布局 独立性 # l3 n2 e- u7 `6 \
1 w. \3 P& L R: D+ H9 n. _
一、弁言
, N8 Z/ K# D! F# L* b* B+ v 3 ~, P4 c5 E. l( g7 N% Z
安然公司是美国以致天下最大能源生意业务商,它的停业固然有很多方面缘故起因,应该对安然事故负责的机构或个人也不在少数,但起首遭到质疑的是公司管理层。与美国其他上市公司一样,安然公司也创建了独立董事制度。据相识,安然公司2000年度的17名董事会成员中有15名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的7名委员全部是独立董事。一样寻常以为,独立董事若能成为董事会的强势群体,不但有助于董事会监督与评价功能的实现,而且对进步董事会的决议水平有着独到的作用。然而,安然公司董事会中的这些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们,不但疏于职守,未把好对高层管理职员的监督关,而且还监守自盗——非法交易安然的股票,与安然公司举行生意业务活动,供职于安然的关联企业和安然支持的非赢利机构。
3 b: | t- a5 N- C+ C% K. `! p# u. ^ “安然”案例分析,就独立董事而言,现实上很难做到真正独立,他们每每要受到管理层的影响,支配以致控制。那种太过举高美国独立董事在公司管理中作用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 v: a3 L3 M! O" M& Z
2 e `4 t l! R) [ 二、独立董事的概念界定
! @; J ^. j h' F' x % f& @) M* A) s- t& R
以董事是否能对公司事件做出独立的判定为尺度,可将其分为独立董事与非独立董事。
4 N7 r& h, R9 E- p: T% M" g$ j 独立董事是指那些独立于管理层,与公司没有任何大概严峻影响其做出独立判定的生意业务或关系等情况存在的外部董事。他们并不是公司的成员,而是公司的外部人士。由于独立董事与公司管理层没有个人的和经济长处上的接洽,以是,他们可以或许较为独立地做出决议上的判定和公正地监督管理层。
: N2 {) V8 ~, `/ b ! _/ ~* Q6 A8 k& o+ L8 q# G* }
三、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题目
2 y4 W# l% V) L B* l, c 9 M" e9 {3 i( A! r) v" W! c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布局存在很大的缺陷,重要表现为“一股独大”对股东大会的利用,“内部人控制”下董事会成为大股东的代言人以及监事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不但控制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而且也控制了监事会。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对资产的陵犯很严峻,关联生意业务反复发生,上市公司弄虚作假,发生了“银广夏”等案件。人们对监事会彻底丧失了信心,把眼光转向了英美独立董事制度,渴望可以或许通过引进这一制度管理上市公司管理中出现的题目。但独立董事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路途也并非平展。我国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以下题目:
2 Q9 G. W8 `. C+ }5 r (一)“情面董事”泛滥,独立董事难以独立 3 r/ t. E. Y$ `% u6 i8 v- G* H$ s
在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初志在于借助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来制约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以确保中小股东正当权益不受陵犯。但“一股独大”的股权布局却使独立董事难以发挥作用。重要缘故起因是独立董事的任免,薪酬常受制于大股东以及代表大股东长处的董事长或总司理。 " I! s8 o% l8 |1 \' z0 d
(二)“名流董事”征象严峻,没偶然间推行职责 ! E" S: d) W! K, d$ \
上市公司请独立董事热衷于找学者或地方上著名誉的人士,似乎看上去更像通过名流当独立董事进步公司的社会职位,增长公众对公司的信托度,在现实运作中他们的重要作用是公关而不是监督。而且这些独立董事多为大学教授或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他们都有本身繁忙的本职工作要做,难以包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神阅读公司文件和到场董事集会。 5 h; U) E3 S! }- m# j
(三)责权利不对等,缺乏鼓励束缚机制
5 u8 ^# K# {# h4 j3 p 在我国,独立董事从上市公司领取的报酬每每只是象征性的,与他们负担的责任不相称,肯定水平上克制了他们监督司理的积极性。证券市场是充满时机和勾引的博弈场合,仅仅用道德尺度来束缚,似乎并不能包管他们勤奋工作。“安然”事故表明,脱离了有效的外部束缚机制,独立董事制度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尚有大概使独立董事们监守自盗。 2 M7 b% _4 `4 i$ D' _
/ c9 \! R" S p0 v; g
四、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观察 # Q4 s" D& \* ` a. j# l6 s
" r! [. |5 l* w/ |7 u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配景及生存土壤 2 J b0 B' y2 L; h- c
1.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法系内部管理模式的肯定产物 4 I3 [. c, c$ F1 W( p) d
众所周知,美国公司内部管理布局是典范的“一元制”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只有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没有监事会。董事会作为公司决议构造,同时负责对处于司理层的高级管理职员实行监督。董事会一肩双挑,集决议与监督两种功能于一身,以是这种内部管理模式的缺陷显而易见。一方面,监督的目标之一是董事会的决议是否公正,在董事会既决议又监督的情况下,结果只能是本身监督本身,而自我监督只能成为空谈。另一方面,监督的另一对象是司理层策划活动和财政状态的正当与否,而司理职员是由董事会从非董事或董事中聘任的,如许的司理职员与董事会有着千丝万缕的接洽,如许的监督也只能因缺乏独立性而变得软弱无力,乃至收效甚微。 ) c0 `* {, r8 ]$ \/ z
为了降服上述缺陷,美国人引进了外部董事。如许,美国公司的董事开始有了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之分。原来想使外部董事成为与公司股东,内部董事和司理相分离的独立人士。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束缚,外部董事制度也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由于非整日制工作的外部董事不相识公司的策划状态,而且由首席实行官保举的外部董事不大概对首席实行官做出独立而猛烈的品评。
& Y Q. G5 `2 ?# y% @ 于是产生了所谓“独立董事革命”。独立董事的出现,使外部董事有了独立的外部董事和非独立的外部董事之分。它的目标,就是试图通过对外部董事制度的美满,使外部董事只管保持独立性,从而加强外部董事的监督功能。 " |8 q4 Y8 d7 K. {+ A) q7 n
2.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外部管理模式的肯定要求
2 c2 c3 r" T3 K1 r- d 美国公司外部管理模式是“股权加竞争市场控制主导型”。这一方面决定于股权布局高度分散化,另一方面也受到了较为发达的司理劳动力市场,公司收购市场和证券市场的束缚。这种模式的缺点是轻易导致管理层的短期活动,忽视公司的久远发展,做出有损股东和其他优劣相干者根本长处的决议活动。 ( i6 o5 L+ I& d% Y: G/ M
别的,由于英美厥后通过立法限定敌意收购,目标公司管理层可以正当地采取步调举行反收购。这时外部管理模式每每失灵,然而内部管理模式又由于没有监事会,缺乏独立性的董事会与内部董事又不能对管理层举行有效监督,于是,只能借助于独立董事来发挥作用了。 8 }; p& t9 Y! r+ U. U7 t$ ?& t, ~
综上所述,独立董事制度是在公司管理大配景下产生的,具有得当本身生存的土壤。 ; r G# K, f' n3 W$ v% N# }
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是“债权加银行控制主导型”公司管理模式,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具有与德日相雷同与英美相反的外部管理情况,即股权布局较为会合,证券市场较不发达,市场束缚机制较弱。与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大要趋同,我国在公司内部权利机构中设置了监事会作为监督机构。
& B5 Z/ N8 n9 Z1 j/ e- s 以是,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有差别的外部生存情况。 , M7 A" h+ Z2 A/ a
(二)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叠辩论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只管产生的配景差别,但是这两种制度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有公司的内部监督职能。可见,就监督职能而言,英美法系国家的独立董事就相称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监事会。
1 e6 H" \" l* H$ F (三)两种制度的代价寻求也不一样
0 S5 T& }& j3 U7 ]4 A) [9 N 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权利机构设置更注意服从,以是美国公司没有设置监事会,让董事会合决议与监督于一身,只有在这种内部监督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时,才采取了一些改革,创建外部董事进而创建独立董事。这只是在既成的“一元制”框架内举行的一种小修小补,独立董事制度仍表现了对服从代价的寻求。正是基于这种寻求,英美并不主张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监督的因素过重。 * E5 F4 |5 B ?+ b
在德日和我国如许的大陆法系国家公司中都设置有监事会,这表现了我们对公正的寻求。我们是想以权利制约权利,渴望加强对权利机构的监控,这时肯定会有损服从,这与独立董事制度对服从的寻求恰恰相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