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tr][td]迩来,在和国内一些风谋利构谈天的时间,碰巧遇到一个浙江老板上门,提出要把本身的全部闲置资金交给这家风投来运作。做风投的朋侪笑着对我说,老板们把钱转来投资的如今越来越多了。
+ o0 O8 X& a4 b4 s, H/ G" V, i* u- J, T* P) N( X8 i& f
这是一个伤害的信号。; x/ W& V$ m( l) E1 i( c) N
/ x/ t, L6 }5 w `+ _7 j迩来几年来,不独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浙江,放眼望去,看到的中国企业消息,险些都是闻名实业家转向投资的消息。苏泊尔卖与老外、雅戈尔涉足房地产开辟、遐想转向PE、创业板公司高管团体辞职套现……人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接连易手,中国实业的代表频仍“好逸恶劳”,企业上市堕完工为“圈钱游戏”,“实业报国”这个昔日鼓舞无数中国人的词汇,正不绝被创业者们抛诸脑后。
' h# @$ a |0 b% G; c4 I* V! T1 l4 X
“不在楼市,就在股市”。2009年1~10月,温州市证券交易业务总额为9207.61亿元,同比增长66.67%;温州市新增开户数66536户,同比增长17.91%。听说不少温州老板是用麻袋一袋一袋扛着钱去业务部开户的,以致由于开户的人太多,要开户还得找人“走后门”。* x6 h# A, X ~* ]' b0 Z
4 U$ C, ?& a2 i% g. Q
浙江民间投资同盟也有愈演愈烈之势。除了成规模的着名民营企业团结而成的民间投资同盟,诸如中瑞财团、中驰财团,更多的是以平常贩子团结发起、以热钱为紧张资源的草根投资团。他们被冠之以“慈溪文物团”、“丽水水电团”、“温州炒车团”、“浙江商标团”、“温州棉花团”、“永康造房团”等数十种称谓,在天下各地奔忙逐突。
" K6 g0 P2 m$ }! a# X
* ]) [1 g8 k6 M; K3 @/ V. z浙江之外,二十年如一日对峙“工业精神”的格力地产,2010年8月发布中报表现,其业务收入凌驾5亿元,比上年增长913.5%——足足翻了9倍!进军地财产不敷一年,格力地产就成为格力团体三大财产结构中当之无愧的紧张板块。除了格力,美的、海尔……险些全部的家电巨头都在房地产范畴布下了本身的棋子。) R, G2 }5 w: v4 m
# s$ Y' u) g, i2 ~( W2 _: a7 H一手效果了UT斯达康神话的“小灵通好汉”吴鹰复出之后,脚色却变革成了和利投资团体(CTC)的资深合资人;
3 b( C( j$ i0 d1 {, Q
7 n0 n; @ D2 x- O/ I- u- @雷军,这位金山软件前CEO,在金山整整做了16年,却于金山香港上市70天后毅然辞职,随后开始在中关村扮演新脚色——天使投资人。" q$ ]' u0 T$ @
0 n- H3 [3 X. G8 A
饲料大王刘永好最为人称道的是对民生银行的投资。1996年,中国民生银行在北京正式挂牌,首创股东刘永好出任副董事长。多少年后,这笔投资为他带来数十亿元回报。别的,在房地产、金融,以致自然气和化工能源范畴投资均颇有斩获。就在迩来,刘永好还到场投资了原聚众传媒首创人虞锋和马云组建的“云锋基金”。
- {& j( C$ b/ l5 W2 L8 K8 I1 x R0 \( S! U' r( h& p) A
很显然,当制造业的红利本领越来越差,大概另有一部分财产资源通过财产升级或搬迁工厂的方式继续生存在制造财产里,另一部分财产资源却开始离开财产,流转于回报更高的范畴,而且很大概“将来几年内,财产资源离开财产的脚步还会加快”。
. x7 P( n+ C5 u+ V6 ?' V3 S' B; ]5 y6 Z
从经济学人的理性本能来说,企业家们弃实业搞投资,是一个无奈的次优选择。究竟一点一滴的积聚、滚雪球式的发展、经年累月地赚辛劳钱,让任何实业家都难以忍受,于是,做实业的人总是处于一种焦急无力的状态之中。
" v; K; A! x9 i% t* x7 l3 c' S' C6 F. S* I; f& k' `
另一边,实业家们面前的勾引却在不绝放大:中国的资源市场风起云涌,投资时机不绝涌现。资源自然的逐利性,使得实业家们不能不转向用“钱生钱”来赚快钱、赚大钱。
1 X1 o- B4 @! V5 s" @; h. m- d
$ N5 U, b/ {/ g y; s 这是一个企业发展史徐徐被融资史覆盖的年代,是一场实业之心与拙置骛利之心剧烈博弈的乱象。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实业之心正在渐渐冷却,而拙置娈心正在汹涌躁动。+ D% y5 Q3 _: c
- \- a0 D' Z7 @4 ~# O
缘故因由在那里?
+ T4 {1 G! k0 x* w$ i# x, o4 _. E R7 W; g! N! m8 O' {
市场经济的关键词是“公平”。如果一家从事煤炭物流的民营企业想做大做强,必须有资源控制本领、要寻求与大的供应商和用户创建固定互助关系。但大煤矿是国有的、电厂是国有的、高速公路是国有的、加油站也是国有的。民营企业在和把持国企打交道时会深感本身的卑微、弱小和无奈,对本身的前程和运气无能为力,还谈什么上进心、积极性、创造力?* e/ Q8 o, k' W' n' \$ X3 U
6 S' j9 A2 y; z3 ]/ P/ W& A# e/ i2 Y 无恒产者无恒心。一旦中国企业家对市场公平没有了信心,实业之心一定会死去。短期依靠投资得到资源收益,也就成为一定的选择。9 M% N; K+ X, S0 P1 C$ M
3 g C6 l& _& K% [- W
谁来接济实业?4 k) `2 S( a, O. j9 C Q
# `/ q3 Q* F* E现实上,我国当局早已熟悉到真正拉动经济往上走的只能是实体经济,为此也出台了很多扶持实业的政策步伐。金融危急之后,我国起首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操持,包罗4万亿的两年投资操持,随后公布的对汽车和钢铁两大行业的调解振兴规划,另有对装备制造、纺织、船舶、电子信息等十大财产的调解振兴规划。在扩大内需方面,也有诸如鼓励小排量汽车的政策,有家电下乡的政策。而此中最为民资关注的,就是 2010年5月13日出台的“新36条”。从纸面上看,这都在肯定程度上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O$ c7 @) e1 A8 M
. q1 Y M- E# H- `- [
但是另一方面,2009年连续至今的煤炭资源整合,2010年上半年开始的史无前例的楼市新政调控,另有2010年8月8日刚刚公布的镌汰落伍产能“殒命企业”名单,似乎又通报出相反的信号——这是否新“国进民退”期间的到来?
- L/ T8 M# K. f9 j, U+ }) ~/ \
& t: J. x% W6 @' [* W% p这反映出国家在政策划一性和连续性上的力有未逮。
% S( j! K! c+ @: _
: _+ {6 Q: g( ^1 i 近二十年以来,每当钢材、水泥、玻璃、纸张供不应求,焦炭不敷用,化肥不敷撒时,主管部分就鼓励“投资多元化”,对能耗、污染不闻不问,意在吸引各路资源投进来。等国有企业完成产能和技能提拔,“整理”就要开始了。“五小”、“新五小”、“新六小”、“十五小”……无数民营企业被划入“落伍产能”遭到镌汰。' ^, i9 c z8 K4 S( N( b
1 y- N6 Z! ?* v; k/ P8 Y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征象,在当今中国经济生存当中绝不少见。
( e" [/ V* t M$ e; ?. C. U. B: I- O4 Y. `9 `& }
比如地方积极要求经济发展以管理地方的经济标题,增长税收、增长就业,如许就要求增长投资,效果投资增大了,信贷就跟着增大了。如许又造成一个效果,产能就开始过剩了,而且物价上涨。这两个到达肯定程度,当局就赶快收紧。一收紧以后,地方经济困难,又再次循环。. X, r: H" [, X, g3 C# a
: E/ B$ L: z* D4 h; k
面临经济政策机制的不公道,从根本上看,构建可连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才是管理之道。但对企业而言,除了转向之外,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S. ?5 Y, @5 U# D* z Y
# T' j5 z$ K W" R$ E8 F在西欧和日本,也很少有正身处壮年的实业家在古迹顶峰期激流勇退,转向投资。韦尔奇在GE,格罗夫在英特尔,乔布斯在苹果,都是经年累月屹立不倒。7 ^7 C4 z/ r/ \# G: [; Y
2 ]- f: f) K3 Q: O3 [( H
企业的本质都是在创造商业代价,但实业才是直接为生产和生存的物质资料提供产物或服务。相对而言金融只是一种本领,其最大代价在于它能为实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辅助。究竟上,在这个中国财产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庞大时候,在这个内需外贸都亟待提拔的关键节点,更必要实业家们披荆棘、积极以赴。但我们看到的是,实业仍旧弱小。而没有实体的支持,资源市场不外是一场数字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