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品评郎咸平。品评他的观点:民主对中国没有任何利益,中国当前只有加强中央集权和严刑峻法才有出路。郎咸平的言论很有煽惑性,加上郎还雇了公关公司来包装营销自己,在网上,任何品评郎咸平的言论,都会遭到许多诅咒。以是前次品评过郎咸平以后,我想,行了,我已经尽到提示公众的责任了。而且从那以后,我观察郎咸平也有了很大转型,近来几年他很少再就国家政治体制题目发表他的所谓“学术看法”。也不再提他当年发表的“国有企业服从高”等观点。而是用心到各地演讲赢利。: _, @+ D$ y$ h- x% h$ c
9 T# ]# n, _# C4 G, a 要是能用心赢利少搞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倒还真是一种进步。不外近来几天,有朋侪发来郎近来的文章《印度的腐败,不可思议》,在文中,郎把印度形貌成了一个非常不堪的国家,尤其是讽刺印度的民主。在我看来涉及到一些知识性的判断,这种误导性的观点,在转型期的中国黑白常有危害的,而这篇文章代表着郎几年前就让我鉴戒的代价观依然一以贯之。4 {* H+ G/ N* L/ r: n5 b1 T
" [) A' Y/ x7 X5 ?; r# W \
我从2006年起成为美国New School 大学中印研究所的Fellow,在其资助下,曾两次前去印度举行访问和田野观察,打仗了当局官员、贩子、学者、社会运动家,包罗底层的农民、矿工、技术人,乃至毛分子游击队。以我的切身履历,更以为郎咸平对印度,尤其印度民主的评价,繁芜不堪,有一些则是完全违背毕竟的捏造。
Q" i9 X* r' x: |+ X+ l% S5 r p" v& a
中印比力的逻辑底子
" Y# ~- u4 g9 Z& E7 U/ u: o2 F" e% H- a
许多学者都喜好比力中印这两个亚洲生齿大国,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比力稍有不慎,就大概陷入简朴和粗糙,许多人又爱下大结论,诸如通过中印的GDP大概出口数据比力,就得出哪个社会制度更精良。这黑白常不严谨的态度。' O( N& l+ Z; W& W5 ^6 L
7 G! w+ z6 G: L 假如肯定要比力印度和中国,最根本的逻辑底子是多变量的综合分析。好比说你要评价炸鸡翅这种食品对人的康健好照旧欠好,你不能拿飞人****特来跟我比,****特喜欢吃炸鸡翅,他得了奥运冠军,我不喜欢吃炸鸡翅,跑得没****特快,以是多吃炸鸡翅的人跑得快。这算是学术研究吗?
& i! Q" o* j, }) g8 a6 R* }; {! |) B8 f, b/ e1 v k
可郎咸平的比力逻辑也是如许,印度搞民主推举,中国不搞民主推举,中国GDP每年增长10%,印度每年增长8%,分析民主不管用,不搞民主,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6 ]: q8 V& Q; E0 c: V4 {
4 O* f' f& E/ F9 a3 @7 B6 r6 C 真正相识中国与印度之后,会发现固然看上去,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生齿大国,但其资源秉赋特别是汗青积累实在差别很大。/ V; ^5 q* Y$ W. o
: H$ G, P# a+ b7 \ l 印度不像中国,早在周天子的期间就形成了中华认同概念,秦始皇又创建了大一统,而印度,在漫长的汗青中更像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国家概念。直到本日,印度广泛国民的国家认同也远远没有中国人猛烈,这使得印度许多题目上确实像是一盘散沙。要是干像中国那样动员天下的资源来搞奥运会的事变确实比力困难。
- c0 L% u% d; K8 Z5 M3 Z# a3 U: a& X
印度大陆是平展的,外貌从数字上,印度的可耕地比中国多,但印度处在热带地域,整年分为两个季候,雨季和旱季。汗青学家兰德斯的著作《国富国穷》从经济、文化、制度、天然资源、汗青传统等方面临国家经济潜力举行比力,他的分析从产值和人均收入来看,温带到热带总体趋势是越热的地方国家越穷。而中国由于多山,固然耕地面积相对不多,但是多处在暖温带和少部门亚热带,天气更加暖和,有更好的条件发展农业和包罗理论上的资笔器义经济发育。
8 X- A) U. u6 Q, s! |8 I2 b
8 D9 l7 a3 H z 这个原理也很简朴,印度到了漫长的旱季,气温经常动辄靠近50℃。如许的天气,不要说种庄稼很困难,劳动也是很大的痛楚。睡觉,镌汰身材斲丧,是最明智的选择,以是释迦牟尼期间可以或许订定僧团构造过午不食的规律,而在中国大多数地域,晚上不吃饱饭是抗不住的。这也是一种传统,在一年之中,印度人的工作时间要远少于中国人。0 a A( y& n0 P3 p A, U4 E8 p8 {
J0 n9 D% w0 b5 I u, ]: V
再加上印度教有乐天知命的传统,乃至反对今世化,中国民族意识的崛起,伴随着学习“洋务”,兴办实业,而甘地领导的独立运动,他的政治抱负,不是让印度发展经济,而是让印度回归反工业化的故乡社会。甘地的抱负也深远地影响了印度社会,在这种观念看来,要赚那么多钱干吗,活这么累干吗,满足就行了,经常唱唱歌跳舞蹈不是蛮好的么。甘地自己就整天只裹一块破布,过绝对的低碳生存。) ~* [, U! f- i& k1 p+ W0 }) ]& C* x
/ k4 k0 K7 h# \! ^; W) h+ O# i 这也是为什么印度的人均GDP不如中国,而按照盖乐普的统计分析,印度的国民幸福感却排名在中国之前。学过经济学的应该知道,幸福感水平是比GDP大概出口量更能权衡国民需求的满足水平。6 G; r" L) @9 T( |
( [$ A! z3 ?% O$ t/ U
郎咸平老师也是知道这个毕竟的,他曾在一次演讲中做很有知己状说“中国人的收入举世最低,工作时间最长”,但为什么在他举行中印制度比力的时间,就忘记了这个告遽变量差别呢。
: V- {" o6 ]4 Z
% k; K# C1 t, J5 a/ d7 P b 在我看来不能明确什么是幸福的人,很难明确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学。
q# H! {! Z* ?
. p. C- Z; a: B9 W+ H$ y0 @ 中国如今每年GDP增长10%比印度高,但有多少含量是靠透支资源,搞建立,搞拆迁,把一条路修了再挖,挖了再修搞出来的。而印度如今的经济增长速率8%,是靠软件业、服务业这些更有技能含量的范畴,增长质量比中国要高,而且人家的增长是在一边唱歌舞蹈的条件下到达的,中国假如还不感到危急感,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像郎咸平如许讽刺印度的民主,未来只会证明自己的可笑。3 r6 f6 D: X$ l
1 k7 W/ Q* \* h; d& M
郎咸平还说印度“生齿比我们少2亿,耕地面积比我们多40%,效果他们是最大的粮食入口国,他们养不起自己的老百姓。”这说法和毕竟不符,印度的稻米和一些经济作物的出口,都远远领先中国。而就算印度入口许多粮食也不能得出“印度养不起自己的老百姓”的结论。印度不像中国用户籍制度把农民捆绑在土地上,而是放开劳动力活动,允许土地撂荒,他们的农业政策,没有搞“以粮为纲”,缺粮食,就到国际市场上入口,做更符合自己比力上风的事变,这未尝不值得我们参考。1 P0 c& s6 B$ x1 V0 J. X5 j* B
, G3 F+ h/ o. M
假如真是认真学了经济学的人,就应该知道阿马迪亚森的告急研究,中国和印度相比,中国由于当年的体制,一边已经各处饥荒,一边还在向国外出口粮食,效果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搞出个“三年天然劫难”,印度是真遇到了天然劫难,却由于当局可以或许反映大众的需求,通过入口粮食克制了饥荒的发生。郎咸平假如是一个恭敬毕竟的严肃学者,他先应该答复,中国有这么暖和得当耕作的天气条件,和全天下少有的勤劳人民,当年却搞出饥荒的惨剧,这和他下令的加强集权,有什么逻辑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