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国有银行资产从未贱卖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3: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银行5日公布以83亿美元出售建立银行H股5.23%的股份,据悉美国银行此项大宗买卖业务的对手盘,大概涵盖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天下社保基金和中信证券等诸多中资机构,这也引发了一阵“平沽贵买”的议论声。2 k- M1 A4 x  W2 o' h/ k
$ t" ^0 \3 y. z- L7 ^5 W
  有分析以为,美银入股建行6年间,累计投资119亿美元,分4次套现194亿美元,已有75亿美元的红利,别的尚有未减持的5%H股,市值92亿美元左右,合计红利差不多凌驾160亿美元。
; |" @) L- p& O3 w4 k1 x. P) A- M" G( p
  但这个盘算有点疏忽,肴杂了美国银行差别的投资举动。由于此次减持的是战略限售股,和别的三次在二级市场的自动买卖业务差别,这是从2005年开始作为PE投资入股至今才套现的股票(解禁日期为本年8月29日)。这次出售的限售股,当初美国银行只投了25亿美元,以6日建行H股价5.59港币(1港币=0.1285美元)来盘算,它们代价约185亿美金,6年下来包罗本次套现和剩余股份总溢价高达30倍。这固然是一笔赚海了的大交易,6年前建行被平沽这一顶帽子无论怎样都脱不掉了。
7 y# a* a+ U: b
/ W  D. ~; @6 [( u5 Z$ P) {  但如许的暴利是否还在别的外洋上市的中国企业身上有呢?比如腾讯、百度、新浪和阿里巴巴,那些作为PE入资的“美国银行家”们,获暴利的时间大概更短,赢利更高,为什么没有人质疑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你们怎么就平沽本身的企业了呢?大概私家产业就是平沽了,也没有道德疑虑,而国有资产同样走向天下就是被平沽了,仅就投资的财政角度而言,这么道德化的分析毫无代价。! @3 w% d4 w- Q6 n$ _( `
0 a8 i1 j5 d$ ?! E+ x$ D
  我们先谈现在的“贵买”,以建行现在的估值为例,建行A股现在动态市盈率仅为6.10倍,市净率1.54倍,这是汗青估值最低水平(H股的水平较高,6日收市A股价仅相当于H股67%,金融股A H代价倒挂是大面积的,建行A H股代价都在各自市场的低估值地区是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实际)。纯粹从市场买卖业务而言,此时大规模地卖股票并不肯定是精确的操纵,遇此大规模减持建行A H股价不跌反涨可谓证实之一。市场不是在传说巴菲特抄底了吗?中资机构接盘大概还是会有投资风险,但风险边际至少是处在汗青周期的低部。而从战略投资的角度说,这未尝不是可以冒的风险。
& D7 X/ B2 r" z/ ]* c1 b% P8 }" z+ k. u! Z  @$ T0 R  ?
  6年前美国银行入股之时,它就肯定知道它会赚30倍吗?这连巴菲特都未必能答复。花旗银行2008年次贷后股票曾经跌破一美元,3年后的最新价是27美元,最高凌驾45美元,但又有多少人在此期间大发利是呢?
; r  T  b3 ^1 ~3 C/ o) D
- D  R1 |4 Z5 z  资产代价的市场颠簸是正常的,在资源市场可以或许赢利固然是硬原理,但却来之不易。美国银行现在的赢利取决于6年前它对建行的判定,要说当时不比它差的银行多了去了,为什么它和建行相助?花旗就没有做出这个判定呢?这不是当时中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人,没有对天下各家顶级银行放开,而是当时整个天下对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布局、红利本领和市场远景的分析判定不那么划一。$ V0 Z2 A1 G6 |4 z
1 _9 R" w9 Q2 {6 O
  2008年以来,包罗建行在内的中国银行业反复交出亮丽的年报,此中建行于2010年成为天下银行业红利本领第二,工行则连续三年保持第一。这结果来之不易,却又来得忽然,市场布满各种猜疑非常正常。说真话,本人对中国银行业的将来也布满疑虑,担心中国银行业下一步的转型是否可以或许做好,将来是否可以或许继续改革保持强大的红利本领,但我却从来没有猜疑中国国有银行资产被平沽过。一起跟随的平沽论,约莫就和改革开放之初,是否要搞市场经济的剧烈争论一样,是必要徐徐改变的观念。现在已经无人猜疑那些布满创业色彩的民营企业在继承外来PE和V C资源时被平沽了,现在对国资的疑虑也必将随着中国经济布局的更加市场化而徐徐烟消云散。
- \6 ]( o' x: D" |9 y  Y8 q' |( }$ K
  最典范的就是当初中行和建行改制,国内有人说平沽,而国外却无大行积极加入,可到了末了一个国有大行、资产状态最差的农行改制时,我们根本就不必要引进国外战略投资人前来加入,而为了跟踪农行IPO路演,举世的顶级机构都不请自来,这个毕竟是对平沽论最好的答复。
- k% J  P: \3 g8 {( Q4 h1 {' [( }, A! E( [, ?9 N
  2003年底前启动国有银行改革时,对于其资产和权益怎么定价才公道,不是没有过剧烈的争议。当时国有银行业务模式单一,存贷差是重要的利润泉源(至今都未改变,最赢利的工行本年中报数据体现生息收入占比依然凌驾75%),而其他金融业务险些空缺。这种活着界先辈金融机构眼里如古老银号般的营利模式,想在国际市场上定出高倍市盈率缺乏富足的说服力。. F9 |" I. y: ?9 l+ u# S4 \% T) A

( q2 w  S4 c" v. t4 A. t2 N  当时国有银行还不像现在如许有本领拿出好的谋划结果,少有人以为它们有市场竞争力。它们被市场看到的最大优点,大概就是隐含着国家书誉。但这个信誉又背着极重的负担,就是行政权利色彩浓厚,和市场化买卖业务下的银行谋划管理相去甚远,而这一点直到现在都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最必要改革的地方。$ M/ E% c3 n" `5 p6 c+ b+ d

5 i3 T- o0 [0 D4 s$ \# o; G) y  基于此,我们也答应以放心:中国国有银行从没有被平沽过,但以平沽论的道德高地过高估计中国银行业的将来却更值得猜疑,由于那些说平沽论的人,很大概会成为更大的阻力,拦截这些国有银行继续举行更广更深的市场化改革。
http://www.simu001.cn/x11763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8 02:19 , Processed in 0.3449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