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苦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贫苦就是由于农民素质低、没文化、屈曲、自然环境条件差,等等。我们把贫苦的缘故起因归结到贫民本身,好像贫苦与当局、制度、主流人群没有多大关系。不是的!在很大程度上,贫苦源于没有权利,贫苦源于主流社会计划的不公道制度。
/ ]1 @& W4 z% k ? ) x) d' _: S( v% M
我先从一个故事开始。我到了某地区的一个乡,谁人乡有14000人,有锡矿、铅矿、煤矿,每天从这个乡拉出去的矿产值约40万。开矿的是浙江、四川、云南的"大老板",他们每年给乡政 府提供的税收不敷50万,但来来每每的运矿车辆,每年粉碎路面用以维修的资金不少于150万。 . j7 B7 ] h7 u6 l' `( b
7 `" {- G5 m2 [8 \. P; Z5 T+ e
! ?: I. x* C- k) c
矿开了,环境粉碎了、资源没有了,而且矿是有毒的,矿工没有任何劳动掩护,每个矿工在矿里 只能工作三个月就不能再工作了,时间长了有生命伤害。如许的劳动,每个矿工的工资不到300元/月。假如你到矿上看到那些矿工,你的第一感觉是这些矿工和畜生没多大的差异。不生存在 那样的环境中的人是很难明确"宁肯累死,不可饿死"的现实选择的。 , s# o& Y0 l; I# X) v
+ T3 O$ }7 B7 A( @8 K
9 Z& x1 U7 p9 E
第二个故事:我去的一个贫苦县,那里的原始丛林是九十年代以来砍伐的,砍树的时间没有任何补偿,由于主流社会的人说丛林是国家的,砍伐丛林自然不关当地人的事了。没有砍伐森 林的时间,当地人重要以狩猎为生,辅以简单的农作,生存还是比力舒坦的。树砍了之后,当地人不得不从狩猎生存转向农耕生存,历尽艰苦地造了梯田。迩来几年,说要掩护环境,防止水 土流失,当局逼迫当地人退耕还林。丛林砍了,没有补偿;辛辛劳苦开的梯田,一个文件下来,说补给你每年三百斤粮食,给5—8年就了事。我身临其境的时间,无比地羞愧。许多人讲掩护环 境的时间体现得无比善良和慈悲,而面对弱势的同胞却是云云的不道义! ; Y- n6 J* d' ?: Z0 N
3 S) K y* ?7 T
( |9 R4 e1 d2 T8 f: D% ?当我走进贫苦的深处面对贫苦的时间,我着实没有来由责怪在贫苦中挣扎的人们。颠末长时间的思考,我对贫苦有了更清楚的明确。至少有十几种重要的限定贫民权利、导致贫苦的不合 理制度,须要我们重新检验: 8 ?9 |. V) I. y2 n8 t' ^6 s' U
% w* @/ k( d3 V9 }
" A. x; ^' j" Q/ R7 T4 C2 I7 g& d. E6 [* B4 R3 p; X$ X$ `/ j
P" W3 Y( d! h+ j
! B; s+ ^, V4 U' I6 Z1、产权制度
# J- d4 a1 K5 v6 m# N
$ K; n6 j/ h$ G8 P- E4 J5 e2 t * O; V5 `' e& Y2 C5 f5 I/ x
上面的两个故事都与产权制度有关。矿产资源属于国有,国有是谁有呢?谁有权审批矿产资源开发,谁就代表国家了。有人会说,国民分享税收啊,谁代表国家征税呢?固然是几个人的事 。一吨煤35元—50元的税收,但是一车装10吨却只算5吨,白天运10车计税,晚上100车不计税。就是征了税,当地的老百姓又怎样实现分享税收收益的权利呢? - n; w! Z& O1 Z1 \2 ~; |$ h
6 ~% |1 b/ k7 U. Y; [% t
3 \4 o+ J, y d& P/ T" G假如说丛林、矿产资源是国家的,贫民分享不到收益也就罢了,但原来是贫民的产业,少数人代表"国家"也要占据。 9 O4 ~/ g7 U+ e- O1 Y
& N# [* ^; P9 B
/ `- m" [8 B ^8 P好比说,农民集资办的公路、桥梁、水利办法等等,产权都不属于农民。既然是农民集资办起来的,为什么农民没有产权收益呢?假如把农民投资的电力、交通、能源、通讯等等底子办法 ,都让农民分享产权和收益,农民也不至于这么苦、这么穷。
' |; K( Q6 [! y8 y6 V! ~9 @4 V
( g7 P6 c+ A6 f1 I7 J3 H
; V& V8 Q! o: r不但云云,到八十年代后期,国家鼓励农民办粮食加工厂,一个加工厂要投资几十万、几百万。到了九十年代,国家一个文件下来,不答应农民筹谋粮食了,农民丧失惨重!国家不承继承 何责任;八十年代当局鼓励农民贩猪、宰猪,九十年代,要"定点屠宰",农民办起来的生猪"一条龙"全垮了,谁也不赔啊;八十年代后期,答应农民筹谋种子、农药、化肥,九十年代,供销社 重新专营,把农民害的可苦了。农民由此所负的债是一代人、两代人都还不清的。城里的企业停业了就停业了,农民的企业被逼得停业了,钱还是要还的。农民怎么不穷啊!
- l0 w2 u. b( v+ W- e+ a* [* U+ P% x" j+ v T
" }1 w# `/ C- n- ` ! Y2 e3 W0 F# o; @
2、财政制度 . j6 R. {4 v. Q; Q, K6 n
0 \6 P5 ` k* m
0 T- D& I% t0 V F2 `2 H# \# u$ s; T农村电、电话是农民本身集资建起来的,城里电、电话是国家投资的,城里人用的电和电话比墟落自制;农村的学校是农民本身集资建的,农村老师的工资是农民本身开的。都会里的学校 是国家建的,都会里老师的工资是国家财政开的;都会里的公路是国家修的,一公里就是好几百万乃至万万,农村里的公路重要是农民本身修的。农村险些全部的底子办法建立都是农民本身集 资的,固然国家也有财政支持,但那是杯水车薪。都是中国的公民,在占据财政资源方面,标准是不一样的。
5 m$ K! u2 N4 ]' Y/ m0 n1 m1 @! T% E& V7 t+ Y% h+ a" X
0 T4 B/ e) X' {6 G/ A7 X) J" u
3、社会保障制度
$ Y! ^; f8 X7 r" q4 @! R2 K9 A0 ]* r7 d
* F# u# n# G% T3 b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覆盖农民的,谈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来说,还太奢侈。这个极大的不划一说也是白说,不说也就罢了。但不能粉碎农民本身的保障制度,即不能剥夺农民拥有 地盘的权利。那些生存在贫苦地区的农民,一旦失去地盘,他们怎么生存?我们为这些失去地盘的人提供了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呢? # w# _+ O. C$ v
/ I2 \ ^8 a3 `7 c1 d
6 V/ X: H9 _2 u9 h+ U" S, E8 J 6 ?2 d4 s: S1 L- r3 \6 D
4、金融制度
4 Y3 Z* Q" K, _, y+ o/ q7 {& L+ G
- a0 @/ h( d( f# E- g# C8 U " J. j6 t) _6 I: ]" o# S
城里人可以用身份证从银行贷款买房,乡间人不可以;城里人可以用房作抵押贷款,农民的房子也是房子,为什么不能用他们的房子、地盘去抵押贷款呢?农民的财产也是国民财产的一部 分,也是人民币的底子,为什么中国的银行不认可呢?假如我们农民的山、农民的地、农民的房,也能在银行里抵押,那农村也不缺投资,农民也有钱发展。现在,农民贷款生产农产物供都会 人享用,贷款也是那么难,利钱还高于城里几倍。外国银行不下乡,中国的银行也进了城,国家又不答应墟落民间金融存在,岂非农村指望太空人提供金融服务不成! 4 c$ K' ^1 Y- J1 Q
4 L0 x4 h2 e. u+ }4 c , c9 P" O L# W2 j0 J
5、税收制度
7 i% h3 A* E% }7 } T1 G! A. E( m8 B% h7 D
2 i$ @9 I* h5 u( X3 W
农民的人均收入是(每年)两千多块钱,不是可支配收入,这些收入中还含着种子、本身和畜生吃的粮食。国家按农户农产物产量的百分之八点四来收取农业税,但假如把农民本身斲丧和 投入生产的这一块除开,那肯定是百分之二十几或更高的税率了。再假如把粮食加工流通环节的税率思量进去,农业的税率大概就在百分之三十几以上。一个农民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就只有几 百块钱,要交税;城里人一个月有几百块钱的社会保障。城里人做交易亏本,可以不做;农民种地亏本,可不可以不种?不种(的话)可不可以不纳税?不可以,不种地还是纳税。农业是最弱质的 产业,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却面对最不优惠的税收政策。农民怎么不贫苦呢?
6 A1 s0 q" t3 t$ A* v+ j$ C' P
2 i' V* ^5 l" W) B A$ I
& i( }1 o* k" Q5 P& d + X9 b9 a0 }( m% R! j& W
6、资源的设置制度
' s' H2 q1 G' t( a) k7 B' Z) N8 X
8 v9 y. r4 a4 z, ?
就说说扶贫的资源设置制度吧。国家的扶贫资源是属于贫民的钱,这个资源是由谁来设置的?是干部来设置的。谁跑步"钱"进、谁跑得勤就给谁。跑到扶贫资源是要资本的,资源通过一级 一级的下拨是要雁过拔毛的。这些资源到了项目点、到了社区该怎么利用,还是没有贫民的发言权,还是国家干部说了算。不少贫苦地区搞工程招标,谁主持,是干部,谁有权到场投标,极 少数有钱的人,贫民在那里呢?占99%的贫民被倾轧在外了。
$ |- N1 |. G7 Y, }, ?; A$ a" W假如法律制度来设置扶贫资源,肯定会比干部权利设置更有效力;假如资源到了社区,由老百姓主导资源的利用,就可以用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由于中国农村有的是过剩的劳动力。但在 不少地方,扶贫资源和公共资源设置成了权利和权利、权利和资源的交易业务游戏。
! @( J5 N9 |1 n
, l" K9 z: W7 X. l) I7 P( ^0 Q: e1 U+ E
+ z. C6 Q3 Z: B; ^! R* U9 |8 W8 L7、教诲制度,医疗制度
* B+ @+ U7 Z2 s; k* Q8 H1 `: q. |" \. X( C# h+ w
0 f' s! Z# X* m( u, }4 N
这两个制度差不多,只说教诲。人们好像公认:"教诲改变运气"。中西部的教诲能改变中西部人民的运气吗?我看不能,反而使它们越来越苦难。我在我的《扶贫日志》里写过一个高中生 ,他的父母亲为了作育他,借了一身的债,他高中毕业到城里打工,每月的工资400元,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打工来还债。他说只要还清债攒够2000元钱,他就预备回到他的谁人小山村去完婚, 再不来打工了。当时间他大概也有40岁了,不回山里城里人也不会要他打工了。现在的农村教诲是什么?贫苦的父母亲,负了一身的债,付出了巨额的教诲资本,好不轻易作育一个高中生。高 中生给了父母什么回报?没有!他把20—40岁黄金的时间给了城里,他得到了什么?没有!到了40岁,将近老了,都会和发达地区不要他了,把养老的包袱又甩给了中西部,甩给了贫民。教诲是 不是抽水机?教诲不停地把中西部的资源向发达地区抽,不停地把贫民的资源往富人抽啊! 3 d+ u. {5 u5 V; m8 C( W4 ]3 U: ?# v
7 K/ Y- E" t/ A! }8 H0 ^ ) r: I9 w' n0 g% n
我读小学时,几毛或一块钱读一年;初中时,一年两块钱;高中时,三块五块读一年;大学时,国家一个月补贴20多块钱,35斤粮票。现在我的孩子读书呢?小学100多,中学1000多,中考把 登糠缰慢线提得高高的,缺一分100元、几百元不等。现在我们读大学,国家给一点钱乃至不给,更多的是学校收钱。我盘算了一下,从1985年到现在为止,农产物的代价涨了不到7倍,相当 于农民的收入(在代价上)长了7倍。但现在农民教诲付出涨了几百倍乃至几千倍,你说农民怎么不穷!农民可以或许卖的一点钱,就被我们的教诲吸得一干二净,农民是要负债来作育本身的孩子, 而且是给发达地方作育人才。 ! x" L5 b# D" H' `6 ]
. n1 p! G4 v7 f) O1 ^4 i3 B
' j L( X2 U1 N( A/ { - U% h" f: `- {7 n* k% U
8、就业制度
1 B) Z @$ j: A0 |1 ?' P2 a1 p( e( l
' h! j6 G# X* W" f
很长时期,当局谈就业、赋闲题目,只谈城里人,农民不在这个话语里。直到本日,劳动法能掩护的还是城里的职工,赋闲保障与打工者没有关系。北京上海如许的都会依然还存在严峻 的就业藐视。 O8 Z7 B* J. G: U. p% H& D
- D& H* c+ y" g |
( b/ E3 N( K H5 R; G更为严峻的是在财政税收资源管理就业题目时,农民依然是少少思量的,常说的再就业工程根本与农民无关。
# u6 L5 b' k; z# Y3 Z1 c3 |; G' V4 @. a5 b8 R' F0 p
. k- k/ l+ G" m: ?: o9 {
国家的金融资源也方向管理都会住民和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每年有数百亿的贷款给了国有企业;证券市场也有更多的资源被输入国有企业。告急的职能就是保障就业。
8 W( A8 a9 g# h/ i( m4 k. Y1 O* m. |$ i+ u4 z# o8 {8 S8 G
1 o4 U4 A: K( ^# W" Z" C
谁给了农民如许的政策资源呢?
9 D! Z; B0 \2 x( _- k6 n) X. m0 _9 K$ X# l3 G$ k. `4 g; u
8 m4 o7 S: W+ ]7 y
管理农民的就业是不是没有办法呢?不是的。国家有许多时机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比方,1998年大洪流后,国家拿出数百亿元管理大江大河,长江大堤每方土12元,如许的功德给了大企 业家做了,大企业家转包给农村的拖沓机施工,每方土3.6元承包出去,一方土坐地净赚8元多。假如从农民就业的角度去思量,几百亿可以管理多少农民就业,增长农民数百亿收入。再如, 农村尚有许多的水利工程待建,有的是要规复原有功能。假如国家一时拿不出钱来,可不可以让农民先干上,发给农民劳动工积聚券,农民可以凭券购买教诲、医疗等服务或抵押给银行得到 贷款。
6 m7 u4 Z. h2 B( _! y6 P7 W5 Q9 e( h" d) \; A% ?3 W; Z' q2 d+ h8 `: T
8 y, \% D0 t. y( } e# p主流社会,面对农民就业难的时间,总是责怪农民文化程度低,素质差,不顺应都会社会,不顺应市场经济等等,满是藐视性的语言。根本的题目是我们没有把农民的就业题目当成是"国 民的根本权利",没有把创造农民就业岗位当成当局的根本职责。 0 L# A$ Y7 z+ v( X
s9 @/ W: Q6 G/ s5 B+ H. W9 x* Z8 v * }; x' y* e; ?
中国的农村什么最多,劳动力最多。每天有几亿农民没有活干,能挣钱的活专给有钱的人干,你说农民能不穷吗? * k8 e' s) m2 A; `
- ?( `" p# o* v; x7 o+ c/ S+ i/ H" t% Y$ p e8 l* y: k, m
! x4 t, k/ Z( g! U$ j) H+ J; M' ?2 L9、工资制度 ) c' P7 y- G- ~: r- |
, d% L! L2 o) f& B G4 k
/ B9 K* [! w% R1 Y$ K6 q工资制度是一个最大的抽水机。城里人的工资内里包罗有完婚、生儿育女、孝顺父母的部分,尚有再教诲和养老部分。打工者的工资呢?它包罗这些吗?不包罗。打工者一个月就500元钱左 右,他们不大概完成劳动力再生产、负担不了赡养老人的使命,本身养老的题目也无法管理。 5 @9 T, n7 @7 _7 _% g
" F) y8 D# f Y( ^, P
3 h Z" x& [: I- R根据陆学艺、郭书田等老师的盘算,每个打工者在城里创造的代价是2500 & |" P" X6 G$ e1 u5 D
0元,但每个打工者得到的均匀工资只有6000—8000元(这是高估了)。都会和发达地区每年从打工者身上得到 16000元以上的剩余代价。假如进城的打工者是1亿人,那么农民每年被剥夺的就有1.6万多个亿。 % Y. b' r Q& `3 Q
% h# w" |; E3 \& ~5 T
: r: I, q1 M, I3 E工资制度对打工者严峻的不人性,会导致一系列严峻的结果。 9 ^6 V# n0 x5 j' i% X1 X5 L- \1 u. R
& I! A) B' D3 e5 @ |$ _
V3 n# \' B. G* D; P9 m" o/ F据统计,天下现在有万万以上的娶不起媳妇的农民和打工者。乡间的女孩子都嫁到城里去了,她们不乐意在乡间找一个养不起孩子和老人的老公,有的女孩子做二奶也不愿嫁给"足马"为 妻。社会学家樊平命令,农村"玉人"的流失将导致农村社会"荒原化"!我们寻求的都会化岂非要以农村社会"荒原化"为代价吗? % n- X# l0 W# M) I$ }7 A
' V, d; S+ M% r$ _$ a* z! v( N
m3 T' J- B: `& u+ L q9 t" X5 n1 x/ {8 d
10、地盘制度 0 |2 k$ T- g; w2 q; O1 S @ c
7 k' h3 @9 B+ v4 U' C8 C0 _ 8 f0 U) H6 Z2 p2 K, s4 j
地盘制度大概是第二大抽水机了。宪法规定,农村地盘团体全部。所谓团体全部,就是村民共同共有。但农民的地盘不能自主地进入市场交易业务,只能先给国家征用,再由国家出卖,国家 征用1亩地几千、几万不等,转手就卖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不等;农民本身在本身的地里盖厂子可不可以?不可以,还得先给国家征用了再买返来;农民在本身的地里挖鱼塘可以吗?不可以,要 挖也得出钱给国家。据统计"国家"每年从农民的地盘上拿走数百亿乃至更多的钱。
. c/ d; X& T5 v: S/ h k" u$ ~! K5 v1 m% k+ F8 L
2 M+ X7 `% d0 z0 t0 N11、干部制度 % S+ L) h$ K z: W# S& O
4 p4 |( g% @) T/ U: z
: V3 g3 g4 d8 K- f. N) X9 b但我说的是别的一个题目——干部制度也是一个抽水机。干部是上面提升的,要当干部就只有找上面。想当干部就要跑步"钱"进,不跑步"钱"进想提升,难!以是每年用于跑官的钱不是个 小数量。这些钱从那里来呢?固然是公款斲丧了。我提升了,付出了很高的资本,怎么办?有权不消,逾期取消,赶紧用权利从老百姓身上寻返来。提升的干部越多,干部换的越勤,老百姓的 负担就越重,以是干部制度也是个抽水机。假如干部选拔权在人民,公布干部的权利在人民代表大会,当官就要给老百姓送礼了——勤 & |6 |0 Z0 K- `, T8 V% m8 o
勤奋恳为人民服务,要是如许就好了。
, I) V I1 A( n3 a8 k# o7 z2 d# a
5 j' ^0 g0 }- u; h, t2 Z- Y* i/ V现在也搞民主,干部也要选,谁提名呢?上面提名。谁想当干部,还是要给上面送礼才行。现在的民主还是上面的"民"主,把上面要的人"举"上去,和原来的效果是一样的;实在,老百姓 要的是下面的民主,是要把那些不为民服务的人选下来的民主,这些人不选下来,好人怎么选得上去呢?好人选不上去,农民怎么不穷呢?
0 ~" t, ?" u5 L3 i9 V6 c* c/ r1 q& C4 j9 O9 g( n
* o& F# f; c8 p) F8 z, L
. s4 \7 p: x8 w9 O- j9 C
12、法律制度 7 [2 ]. F0 m: R# O
" Y% ~( ?, D7 F- e: E
改革开放以来,立了许多法,但是,来北京上访的人越来越多了,一年比一年多。这阐明什么?法不管用。那"法"为什么不管用呢?一个农民一年可支配的收入就是几百块钱,怎么打得起 官司,请得起状师?贫民是用不起法律这个奢侈品的。当贫民用不起法律的时间,法就是富人或有权人用来陵暴贫民的工具了。不打官司又没有其他方式接济,一样寻常的环境就只有忍气吞声;实 在忍无可忍了,贫民才进都城。许多人有理无钱,打得败尽家业,末了走非常,效果有理打成无理,由维权者酿成一个违法者!
/ a3 Z0 ^+ z! z# r5 u& c/ S n* Q* g, k6 n( _1 ?
6 n1 p, G, x% g) g2 G
我们依法治国叫了许多年,但犯法的农民越来越多了。一个农民从四川跑到北京打工,兜里只有500块钱,到了北京把车费一除,只剩下200块钱了。办暂住证、康健证等须要许多钱,也 不知道在那里办,为了生存只有不办了;要是不办,就是违法;不是违法,是不得不违法啊!贫民是逼得为了低落生存资本而不得不违法,真是冤枉啊!
. v, C% k& x+ ]! _ o& K3 L/ q4 X; B5 r
- y3 M) y% N5 ?! e- F2 X$ p! I
有些人讽刺信赖包彼苍的农民和"私了"的"法盲"。假如你是贫民,你就明确是怎么回事。
2 X, \" C' i3 I2 x: `' t- r
; q8 c8 p# K- l
4 @( o5 Y7 F) c" L$ _我曾经总结说,中国墟落有两个发展的趋势,要引起鉴戒:底层的大众不得不违法来低落本身的生存资本的趋势也越来越显着,下层的当局和下层的构造,以违法来养执法的趋势越来越 显着。
. {" s- |' A* D
+ f# H0 l, I% Y7 D* C4 |! v- R . B3 r2 f% F9 o' J* U
作为下层构造和下层当局,不违法是不能生存的,由于财政只给了60%的预算,尚有40%要靠创收。以派出所所长为例,他的职责是惩治犯人,保卫人民,就得给他钱推利用命,但现实是 当局财政只给人头经费的60%,没有办案经费,别的,公安局不但没有钱给派出所,派出所还得每年给公安局交8万元钱。派出所从那里搞钱,固然是用本身的权利找老百姓搞钱,这不就成了 一个违法者吗?这就是"靠违法养所谓的执法"。派出所是如许,下层的法庭不少也是吃了原告吃被告。 ! d. N; U( K, d, g+ ?5 \1 f0 `; A
/ S+ z1 b. B& r# o
e/ f' V/ n! T
有的人说中国的法制越来越完备了,中国社会越来越靠近法制社会了,我信赖一半。由于这个社会的多数人(特殊是贫民),要想依法维护本身的权利,是越来越难以付出资本了。 j( q$ I1 I4 j) X
& H0 C9 h3 @. p3 |' I) {
3 u+ z/ Z* L' D$ v2 ~' u g
6 a: f- w& E& E, D" }13、科技推广制度
; w w1 i4 p! {2 {2 M! ~' C) ^8 O g& z! p9 I8 t
! V; u9 V7 u) o! U科技推广制度也是一个抽水机。农村急须要科技服务,这是毫无疑问的。农业大学的弟子,读了四年大学,几年的硕士、博士,到农村当技能员,会去吗?固然不去!由于技能要寻求高回 报,中国农村小农经济没有大概付出高价读大学后所须要的回报。市场设置技能,效果就是有农业技能的大弟子阔别农民、阔别小农经济、农村的技能职员越来越少。技能是不是绝对的不下 乡呢?不是的,好比杂交种子下乡了,技能为了寻求高额回报以一种物化的特殊把持方式下了乡,农民不得不付出利用"技能"的高额代价。以是,靠市场设置技能的效果是两个,一是技能人才 阔别农村;二是农民利用技能必须付出高资本。 . Z( `$ c" L3 L# A: R9 d7 D
/ Z, f- ~1 w! j) b: t% L, {: A
% r6 s& J5 P7 R历次州里机构改革,工商要加强、税务要加强、财政要加强、地盘要加强,凡是找农民收钱的部分都要加强。凡是农民须要的技能服务部分,比方说,农业技能推广站、渔业技能推广站 、林业技能推广站……齐备转制,齐备推向市场自营生路,如许改革的效果就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网破、人走、技黄",农民得到便宜的技能服务的权利被剥夺,为技能得到把持收益创造了 大概,如许改革的效果只会导致贫苦的农民更加贫苦。 0 O6 g, g% v F( _0 o
, N1 W7 d: Y9 I' Q
/ Q s( R2 w. @5 O5 _ / _/ F4 T8 e1 ^5 j% z
14、市场主体制度 4 p! }/ y" {, F: G% V
" ~. N+ q5 a7 J0 h/ Z
* g: t: G, [) q r/ ?
许多人都以为,农村最早改革开放,分田单干了,农民肯定是市场的主体,肯定有市场主体的资格。实在不是如许的,本日的农民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市场主体的职位。
5 n6 U- {: y% B$ E9 Q# X' F& b9 }- R# n% y/ i6 e' L
$ b3 k( X. \( Y j: a1 q农民休耕,不但要照常交税,还要受到罚款。这就便是用一种逼迫力逼农民用低偿或无偿的劳动力与地盘连合,生产大量的便宜的农产物,来包管都会人的要求。农民有市场主体的职位 吗?显然没有完全的市场主体资格,而我们那些主流经济学家和当局的官员动不动就要求将农民齐备"推向市场"。一方面不给农民市场主体资格,另一方面要把农民推向市场。这是个什么原理 ?很清楚,逼迫2.3亿个农户生产,生产了,再把他们推向市场,形成无序的太过的竞争,农民可以或许得到社会均匀利润吗?农业本身回报就很低,农民怎么不穷啊! 6 Z; m7 f: u0 ^7 x3 {/ A
m. m: O/ K/ [$ ?0 w1 r* V
+ I; S \ M" S+ g15、户籍制度
( U* w6 t6 g, Q% r$ ~5 {# M1 l
+ O7 r5 X$ Z9 i7 S- J% I
- L0 b" z8 G& z, M& u0 V户籍制度也是一个抽水机。都会户口相对于农村户口是很值钱的,我读小学时就知道都会户口的人的良好和高贵,城镇户口的同砚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和我们农家子弟不一样。我 当时好倾慕有都会户口的人。85年,我当乡书记了,许多农民找我管理户口,户口要粮食、公安、民政等好几个部分连合办公,末了分管的县长具名才气管理,管理一个户口除了要花许多钱 外,还要花许多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 m9 {' ?# @9 n# t* B$ d- H8 f4 c3 \& i( T- c5 }% h
* V+ h5 G6 h" l$ }) @到了90年代初期,县城的户口每年出售100个、200个、500个不等,每个30000元,一些农民,借债也给本身的孩子买户口,买高价户口还要开"后门",当时也 有许多多少人求我走后门,有的人真是哭着求我。再到厥后,天下都卖户口了,有的都会一个户口卖十几万乃至更高,现在要得到北京等都会的户口,依然还要出钱买,我在北京工作好几年了, 就是做不成北京人,由于买不起户口。户口这个东西,吸走了多少农村的财产!
, q o8 w- `% Q/ D3 Y3 F. ^/ ]9 N1 Y& u% z+ i% H$ R
) L: O0 R8 E0 {2 z6 N) x' \; \, X
5 S% i( P2 v# Q, J0 D+ i' b+ Y8 ~
16、招标制度 7 n L+ n# V5 L7 } Q
9 H3 W3 g7 w; Y) O) _! |2 p
: S' d4 X; K5 F. |; r5 R3 A现在,农村做一点公共办法都要招标了,好像这就是公平的制度。大概招标制度在国际上或发达地方确实好,但在不发达的农村我以为不怎么好,是一个藐视的制度,加重农民负担的制 度,必须改进。在一个不发达的地方,市场不能形成充实的竞争,在如许的环境下,招标就是几个干部和几个他们招来的"哥们"之间的公开的、正当的"灰色交易业务"。
9 } T7 J. e- S9 ], M6 S9 I& |7 U% j+ R: h( ~
0 O. J0 _ e# t- t( I, i9 A
在招标的游戏中,既没有 充实的市场竞争,又没有民主监视,99%的人被倾轧在外,如许的招标只能是权钱的同谋。原来可以10万干好的事变,预算打到50万,权利和资源分肥;原来可以让农民的构造构造农民干,实 行以工代赈,末了也来一个招标,现实上是权利和资源倾轧贫民。现在,国家投入农村的"六小建立"资金的利用,和八十年代比力,一元钱只能做一毛钱的事;国家迩来几年的扶贫资源越来越 多,但脱贫的人数越来越少,有一个贫苦省的政策研究的向导跟我说,不及原来的非常之一的效果了。对于扶贫资源利用的效力越来越低的题目应该引起反思了。
3 S9 O) H6 B3 m2 h& I/ C
5 ^3 j( g+ x) q7 C/ H7 N! F2 `0 J; E( j/ C- E7 f
# d- y. L* M a1 ^4 V8 m$ V) C
17、监视制度
j5 P- s: b2 ^0 T2 m* M
7 j* s7 R* U! E- P2 G $ ~" C& r- V0 P+ ~: q6 {
现在,越来越多的食品越来越让人不放心,越来越多的药品越来越让人不放心,越来越多的彩票越来越让人不放心,越来越多的股票越来越让人不放心,越来越多的保险越来越让人不放 心,越来越多的银行越来越让人不放心……越来越多的监视部分越来越让人不放心。面对越来越多的不放心,怎样管理呢?越来越多的人开的处方依然是——加强羁系。
" G: q$ I. g) r! T. Y. ^* Z7 C# D* V. N
5 o, I5 N+ U2 |' {) u) ]! O/ Q西安宝马假彩票案出现了,各人说重要是缺乏监视,公证部分不是监视部分吗?彩票管理中心不是监视部分吗?斲丧者协会不是监视部分吗?许多人又说了——现在的题目是谁来监视监视部 门,须要在监视部分之上再安排监视部分。人民银行是监视银行的,现在又搞一个银监会,那我要问, 0 |, l" U2 G* T! A
假如银监会腐败了,那是不是再搞一个"强监银会"呢?
% [& s7 a% Z- W% N. ^7 s' P! t" e2 p5 i" f ?& q8 w, Y
l( B0 ^7 E1 `) B+ o/ c% Q
我要阐明,我不是反对监视,固然要监视。但有两点要搞清楚:一是什么样的监视,谁来监视;二是谁付出监视的资本,付出的监视资本谁在受益。我们现在的监视体系越来越复杂,但总 是见不到老百姓的脚色,总是有权的人监视有权的人,末了的效果是合资搞我们这些没有权的普平凡通人的鬼。 & I6 `- u* j! X" v* b' S- i; v
' F4 o1 `( g# h/ ^& r5 d
7 o& `) K2 @/ t5 g( t* B' D! h" s监视是一种权利,权利把握在少数人的手上,总是打着为多数人的旗帜,让多 数人付出资本,而某他们本身的优点。监视者越多,老百姓付出的资本越高;付出的资本越高,养的"监视"越多;养的"监视"越多,监视的有效性越难以包管;越是难以包管,越要更多的"监视" 。这个"监视怪圈"让我们老百姓一次又一次的出钱,一次又一次的渴望,一次又一次的上当上当,还不得不再一次又一次的出钱…… 4 n7 b. j! h' S9 {& \5 l$ ]
; e! i3 k" r* h
! X8 c- J: B5 O- E ' \" z7 b4 V3 ^3 |6 I6 M1 V9 A; M
18、代表制度
# a- A% Y/ z" w3 S1 C1 A7 S* j' p/ \
, z4 D v% T! C1 v 8 K+ A) ~$ \1 M' e9 z
县内里开人民代表大会,十几个农民的代表权只相当于一个城里人的代表权。至于天下人民代表大会就更不消说了。就是一个州里开人民代表大会,到场集会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干部,没 有几个是纯农民的;有几个是纯农民的都是干部提名的。如许的代表制度,决定了人数最多的农民"失语"。
" v8 a. a& V3 k& t# `$ a0 d6 z类似上述导致贫苦的制度尚有。假如这些制度对贫民和富人;城里人和乡间人;对老百姓和当官的;对主流和非主流是等量齐观的、是公平的,我想农民不会这么苦!农村不会这么穷!
9 e8 D. M% N; l* B d& A M9 v& S+ F' z
# v% F4 [. s- Z5 [0 ^' V
主流社会对许多题目的认识就是创建在自以为是底子上的。就像当年回城知青对农民农村的认识一样。有些知青回到城后,报告在农村的苦难,说在农村浪费了十年的芳华。当时,没有 人以为这句话有题目,实在说这句话的人也并不肯定有藐视农民的头脑。 . [: K" _& k% Y, O4 y2 M/ m
/ u s) w4 S4 W: _ * w8 z" L; |8 _7 G: ~) S6 g% w
但是这句话的潜台词——却是说农民生生世世都浪费掉了——农民同城里人相比下人一等。正是主流人群自发或不自 觉地藐视农民,以是才有这些不划一的制度。这些不划一的制度计划,是故意或偶然间这么形成的。以是,主流社会要认真反思;正由于是偶然识的藐视,更应该认真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