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为何不应该担心30美元的油价# h+ x5 n2 k8 F, O0 h5 l
腾讯财经讯 据彭博社报道,假如当你听闻WTI原油代价自2003年以来初次跌至30美元/桶下方时心跳漏了一拍,不妨想想亚洲的产油商们:被用于地区合约基准参照的阿曼/迪拜均价,已经位于这个低位的下方,12日晚间为26.91美元。
$ ?; |& G! E: w! y6 N0 N; u0 h/ i那么,对于亚洲石油公司来说,这是个噩耗吗?
# O* X9 `8 W% U3 m$ |. ^4 Q恰恰相反! & e# a; K% ~" H
从一个地区的层面来说,亚洲是个缺原油的地区。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排名,日本、中国、韩国和印度,是举世五大原油和石油产物净入口国中的四个。即便是新加坡的入口规模也比意大利的巨大。 " c: d- F, Q% f7 _+ z1 A) C
差异石油企业之间,通常有着极具分歧性的长处关系。对于那些生产原油的上游企业来说,油价暴跌是个噩耗。但是,对于那些把原油变成向公众出售的汽油、燃油和火油的炼油商来说,油价跌得越低越好。
0 S2 G: \' z6 F" f) @放眼望去,像埃克森美孚、壳牌和道达尔如许的一体化石油巨头,上游和鄙俚业务都有。别的,在许多国家,上游业务在石油行业占支配职位。但是,在亚洲,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炼油商和营销商所拥有的市场代价总和,远远高出了该地区石油开采和生产企业的市值总和。 + @! r2 d& c8 V
在统计干系数据时,彭博社将统计对象分成三大部分:亚太地区、北美地区和其他地区。数据表现,在北美地区,开采和生产企业的市值靠近3500亿美元;亚太地区和其他地区同类企业的市值分别为靠近1500亿美元和超出500亿美元。然而,若从炼油和营销企业的市值来看,亚洲地区为最大,市值靠近2000亿美元,北美地区的超出1500亿美元,而其他地区的为500多亿美元。
3 ~- I2 j+ g& D- X% ?. o$ d$ B/ g须要增补的是,彭博社统计的只是这三个地区的上市企业。
0 d3 W# u2 i" i$ G从所占比重层面来看,亚洲上市开采和生产油企在举世股权代价中所占比重在26%左右;亚洲上市炼油商和营销商在举世股权代价中所占比重则在46%左右。 9 @' v3 v% g8 H. v" ?6 H
国际能源署指出,亚洲地区对原油代价下跌的反应,不似许多其他地区那样敏捷,部分归因于燃料补贴。2013年,亚洲地区燃料补贴高达850亿美元。
6 U* p, j$ D2 B7 x# D/ @( x固然为回应油价下跌当局终极会重新设定汽油、燃油和液化石油气体的生产代价,但是与此同时炼油商正在享受着固定的售价以及大幅下滑的资本。云云一来,利润被拉高:12日,亚洲炼油商“3-2-1裂解价差”触及半年来最高(18.13美元),靠近是美国的两倍。美国炼油商3-2-1裂解价差为9.49美元。所谓“3-2-1裂解价差”,指的是炼油商将三桶原油提炼成两桶汽油和一桶取暖和油所得到的利润。
8 a: [# r7 K: w1 K* J& K不外,这种形势不会永世连续。除了当局燃料代价下调的远景之外,那些开采和生产企业也大概会有所反应,比如说以更高的代价卖给其他地区。
7 @0 d7 b8 S9 L: o& F另有一个题目,那就是竞争。彭博社报道称,本年,中国的“茶壶”炼油商,(所谓“茶壶”炼油商,是指中小规模的私人炼油企业)在该国入境原油运输中所占份额在15%左右,对国有油企构成了极大的寻衅。 + ?& ]% _. A) f/ m/ e
中国石油行业仍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在将来12个月内,亚洲炼油商和营销商的市盈率预期为9.3倍,远低于举世偕行业的9.8倍。(米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