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知识宣传: c, x+ `' l3 j) x+ a+ J( i
+ S2 `" C- q, f; s8 v/ |7 P诈骗是以虚构的证件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犯罪分子利用他人贪图小便宜,急于发大财,相信封建迷信、富有同情心和关注自身身体健康的特点,采取各种手段诱使人们上当受骗。近年来,随着轨迹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发展,使日常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实施诈骗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 S" P6 D+ M" g! |6 ]# v0 Q$ ^4 P/ X- y% H6 ~! N6 L) A
诈骗的危害" E/ R4 c1 ]: Q) o0 d# V/ `
1 |1 Z% `4 q" x+ B" N( i* p0 h+ o诈骗多涉及到财物利益,首先侵犯个人公民的财产权利,给公民个人带来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往往无法弥补,其次,因诈骗的泛滥导致社会诚信的缺失,人与人之间想到不信任给社会带来诚信危机,阻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再次因诈骗造成的经济流动和资金转移给市场经济金融秩序带来极大的挑战。最后诈骗犯罪往往给受害者本人及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间接影响。3 g' _4 }3 U2 c, }& G* |
9 A z4 }$ G( A
校园内常见的诈骗类型
9 i* n ~4 i( ?+ E$ o
: Y* }& Y4 K7 d& Q9 e; u假冒身份,流窜作案: a; f4 s, I) @$ t7 n8 T( Y
. q' Z. q$ K B3 E3 }( N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露出马脚,通常采用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另有人以骗到的财帛、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 \% I# V# m4 V. Z5 x: V4 k
9 p# v% K" h. u1 ]6 \& y真实身份,虚伪合同# y7 C, }, E: v# h& Y/ X
6 S4 E0 T/ l( o# O' _/ I5 J 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挣钱补贴糊口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正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物,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8 V7 z' z: u& r; o# {
+ h5 ?5 ?4 E1 l- Q' d* h
借贷为名,骗钱为实5 I5 B1 `6 F* A S$ i% l2 i
/ Z6 l5 k- q: j0 y0 v$ L 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学生上当受骗。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它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它同学借款填补,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 q5 {+ n5 T. x; @2 n
8 G' H4 e; x" a- s& W4 |" P以次充好,恶意行骗
% r) g( Z0 c4 s/ _4 W6 i/ r/ x0 S% x6 {' m
一些骗子利用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心理,上门推销各种产物而使学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物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逃之夭夭。
$ r2 Z8 ]( O" i/ Q2 q/ E" y7 ^( B/ i
骗取信任,寻机作案
% o% Q: f4 g6 {" B& M$ X5 C5 `# P7 m( I
诈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学生拉关系、拉近乎,或体现出相知恨晚而故作热忱,或体现得十分感慨以朋友相待,骗取信任后常寻找机会作案。% m+ ~/ i. G7 N6 I& n) x' y3 Y5 }
a; [- x7 ~7 M* N/ P2 a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 `4 L. [1 x0 i
0 M4 C) _9 T) I* B0 @; t3 u1、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大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人利益;在提倡助人为乐的同时,要提高警惕,不能轻信他人;不要把自己的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发明可疑人员要实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实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 v% r$ h+ J/ s; z) C) T4 I
2 z* W8 E7 `; I: x$ y, j2、结交要审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结交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品德情操根基之上,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谅解;二是严格做到"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霍无度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结交游手好闲之人。# }( e$ ?" |" K; q5 o$ K) `
5 M1 H* g9 |% S3、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为了加强校园管理,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给同学们带来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却是必不可缺的,况且,绝大多校园管理制度都是为节制闲杂人员和犯法分子混入校园作案,以维护学生正当权益和校园秩序而制定的。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效用。
, y" v+ K2 M! p" @+ M3 E8 W" k8 Y. J$ E$ L4 ?
相信经过这次防诈骗主题教育,大家都能收获满满。' G3 S3 P7 v6 x) X! _( Z% k
: ` o O- m) Z. o3 [2 o) g+ G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能不断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8 I. o( |% f( d
& Z8 U& e! L- k5 H" i
9 O1 x2 X) r, _" ]' m
' j: r1 J; `' C0 {/ D& _
3 f4 c, m3 D1 ^: Y* C# q- d. _
9 Z1 Q( F1 @$ T; U' b( L; s% f9 d1 R/ b8 H3 f2 `
' y9 f- y. D3 Y" s* |8 e
9 {- [+ P1 q/ A' U
/ y1 h3 a8 x4 z/ F( C
( b- `. n8 [3 p1 e$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