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资金2 K4 i# n. l4 z, v4 U, J
经过5个多月的震荡,今日沪指终于迎来了年内的新高。而这个新高,仍是此前顺周期以及金融股集中努力下的结果,当然,冲关之际,依旧没有缺少证券板块的身影。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市场新高之后,实际上市场向好趋势进一步明确。新高之后,无论是继续向上拓展空间还是暂时的回踩,其实下方都有较强的支撑。而这种支撑,不仅仅是当前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复苏,还有外资持续性的进入,更有市场风险偏好的不断回升。而在新高之后,虽然市场会产生阶段性的上行的担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新的行情还是充满期待的。至少,从历史表象看,在多方支撑下,两市成交持续走高,而外资也迎来了大举的介入,这对于行情的纵深发展都是比较有利的。
! l. D C- U4 {* V& |! ?6 {0 D% K0 Q7 P/ Z; C6 l) V
技术上,平均股价震荡,收一根小k线,整体是修整一下。资金角度,流动资金红,场内资金流入96.05亿元,两市合计成交8810亿元。分指数来看,上证指数创出2018年以来的新高,盘中稍微冲了一下就没有继续往上攻了,然后是震荡整理,接下来,在流动资金不断抬高之下,指数有望继续震荡走高。6 t% }; `/ j) [6 s4 z0 H' c; ^
- A- G9 m6 W8 S- F
3 q. E* Q* b$ C+ j5 Z, a
0 t% S6 r0 ~3 p3 G+ u, U8 `主力资金+ u6 P! w" {( r1 c# J* n! M: F
主力净买额排名居前的板块有半导体元件、光学光电子、视听电器、证券、机械设备等。
, P9 i0 u4 x1 c7 h
% C' L2 w7 c& t& T0 T
" H. p' _/ b: N
C+ _9 R% s _8 K/ |4 C& r, l半导体元件:半导体行业景气提升,资产端稼动率增加。晶圆厂、封测厂在2020Q4行业产能利用率上行,订单交期拉长,逐渐呈现半导体行业产能资源紧张局面。全球半导体“芯”( i) x6 T% i) F h% p* w# N
拐点、中期供需拐点明确。近两年科技封锁倒逼国产替代,国内产业需求大幅增长,国产半导体全面突破。由于新冠疫情在国内外不同步发生,2020年出现季节间的供需错配、区域间的订单转移,近期半导体产业再度供需紧张,一方面是延续“芯”拐点,另一方面更多创新应用持续增加。* j8 D" G5 k2 t+ R3 W- ]& `8 b1 Z
功率器件产能紧张,MOSFET国产替代持续深化。(1)功率需求复苏。2020Q1测温相关产品带动,2020年二季度开始笔电、平板等IT类产品快速增长,随后5G、电动两轮车、消费类逐渐复苏,国内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2)长期趋势向好。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功率器件重要的增长领域;此外,充电桩、新能源发电、5G数据中心及变频家电等需求不断增加。(3)国产替代加速。根据Yole,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约240亿美元,CAGR约5%。根据Gartner,中国功率半导体在全球的市占率有望从2020年的6%提升至2025年的11%。
8 \; {8 t2 i+ a) p6 x: F* J, h; J从市场表现来看,半导体板块指数已经构筑了底部,然后震荡向上,流动资金底部抬高,后面只需等风来。个股方面,可从龙头的强者恒强、或者三季度机构增仓的高控盘标的入手。
) I" |3 n: H, `% l. Z, P
: P) b# K, ?8 N- U; v
8 `6 V1 V$ Z7 ?6 q# w$ i+ `4 K( [) w' e
证券:券商是指数的主攻手之一,后面指数震荡走高,券商不会缺席,此外,资本市场改革,长期利好这个板块。从技术面来看,近期流动资金和主力资金都流入明显,个股方面还可以继续挖掘,辅助线附近还没显著拉升的,有补涨的空间。
; t$ g4 V9 H7 F, z6 G( ]
4 i5 H8 X6 G7 ]4 R! Y' P+ t
b: w- y# x' `4 x: K) U$ J$ G7 L R& W$ ^
资金策略
( ^9 n% w: L9 o' G; S对于市场来说,当日新高之后还有待进一步的巩固,但市场新的繁华实际上已经开启。阶段性的,权重股冲关的任务或将结束,但整体向好的逻辑并未改变。方向上,金融里面,券商的补涨机会仍可以挖掘,此外,有色、半导体、新能源车依然是资金扎堆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