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一位银行的领导交流基金投顾业务时,这位领导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 : d7 s; C4 S7 k7 U X6 L“基金投顾大概是公募基金行业中最失败的业务了!”“1300亿的基金投顾规模对比30万亿的公募基金规模,简直是沧海一粟!”“你看这两年各家的基金投顾业务都在萎缩,可以说之前大家吃的都是互联网和牛市的红利呀!”/ b& p. @8 ~, `; O N9 L
在这位领导的狂轰乱炸之下,我无言以对,他不容置喙的结论似乎都对,但似乎又有哪些逻辑被悄悄置换了。
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是买方投顾模式在成熟的金融市场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它们不得不转;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家~有~客~户”,而且这些客户是经纪商们长期维护的客户,已经具备相当的忠诚度!转型买方投顾对于这些经纪商而言,不过是水到渠成。/ T4 P6 p3 j+ T. l
可以说,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无客户、不投顾”,“无信任、不投顾”。% D1 [* H9 D ~; V9 N& g
从这个角度看,将商业银行拉入基金投顾的系统中来,是非常必要的。打破这个隔离墙,让海量的客户进入基金投顾的服务体系中,一方面会改善客户的体验模式,另一方面,水大鱼大的环境才能让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获得更多的机会,在商业银行的庞大体系中分得更多的羹,让更多形色各异的机构丰富基金投顾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