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帖子讨论中涉及到的问题。楼主认为武力才能让人民币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认为美元是唯一的世界通用货币。其立论依据是:只有美元才被世界所有国家所接受。7 w# }# I0 \2 ^7 E8 C$ ? 实际上楼主在这里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认为的世界贸易结算,就是挥舞着一种世界货币,全球买买买。拿着另一种不被全球认可的货币,在某些地方就会寸步难行。
 c( ^9 k# \9 @% W
   3 q" i% R: P5 V  v( R% G1 x实际上,国际贸易结算大体上有五种方式:现金交易、债券或黄金交易、国家境外存款账户结算、双边或多边结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 M2 E, `. O" I+ y# ~
 或者说:国际贸易结算,实际上(主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交换“外汇储备”。
 8 i2 E! A3 z0 [/ w; D比如在双边机制(本币结算)中,鹅商将卢布汇入中国在鹅银行账户,中国境内将人民币打给鹅商在华账户,鹅商用人民币支付购买。双方在对方境内的存款,就是“外汇储备”。0 c  a2 ~* \) _0 {
 在多边机制中,这种贸易往来结算实际流程可能更复杂一些,涉及多方存款账户间的资金流动。& e7 D8 }" B! f6 I& b" K0 ?6 }0 l
 还有一种是直接使用外汇结算。对于一些“非主流”小国,其货币国际认可度低或不稳定,国际贸易会避开使用该国货币结算(或贸易国在该国不设立结算账户)。这就需要通过在第三方国家设立的外汇储备账户,进行“中转交易”。这种交易,可能通过货币发行国进行,也可能通过存储该货币的第三国进行。
 / y+ I6 N$ X' |% T/ b3 ^7 S当一种货币,在一定地区具有公认认可度时,该货币发行国会在其他国家设立“国际贸易清算银行”。其实就是向其他国家提供使用己方货币的国际间贸易换算、结清服务。
 ; P6 R7 G6 ?, d, O. e这里注意,国际贸易结算,流动的始终是国家间境内境外的“资产数据”而不是实体的资金。实体资金除了现金之外,是无法跨境流通的。0 o( t: t9 g# P- H, f8 X- M
 上面说的这些,多少有些不方便。要么是货币认可范围有限制,要么是需要多方进行数据交互。比如之前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结算使用。5 o" A! e% j+ I( R6 i: ?
 所以,还有一种更加“通用”的国际货币结算方式,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4 f; x; c' X8 q3 I  B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份额占比10.92%,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国际储备货币。8 @6 y5 @  I& s/ l; [! w* W* U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
 0 n# J, ^4 A2 ^, H; ^8 W# j/ `这意味着,世界各国可以通过将“特别提款权”收为“外汇储备”,直接通过世界银行进行交易。
 & [* ^' {6 [2 ]0 |8 I% V另外还有一种国际货币结算方式“债权转让”。这是一种可以突破国家货币壁垒进行流通的结算方式。类似于现金支付和黄金流通。例如我国持有大量美债,就可以在国际交易中,将美债转让给其他国家,用于抵偿国际交易。世界上很多国家互持债权,或购入大国债券,作为外汇储备,就是这个原因。
 6 G% R3 I! u+ m3 j6 H! P5 C9 b  i总结就是:在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美元确实一度成为唯一的世界通用货币。但此后各国货币逐渐与美元脱钩,国际结算货币一直在多元化、去美元化。尤其是美国大量发售国债、超发货币,更促进了这种变化趋势。
 6 b, u0 p0 M5 Z, `3 T  Q7 \0 J当前世界,并不存在特定的“世界通用货币”。也不存在“武力值爆表,就能使本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说法。一切,都源于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综合地位。这包括了贸易量、货币稳定度、货币发行国对使用本国货币结算的要求等。( k. n& e. N* O& j) {
 尤其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停止对两鹅业务后,在对鹅贸易中,卢布结算、贸易国或地区性结算货币结算占比,也在增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