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给大家分享一点基金会野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阿赫兄弟会

精彩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826年,对苏丹的西化改革忍耐到极点的禁卫军正式发动了叛乱,就如此前百年间的数次禁卫军叛乱一样,士兵冲出兵营,四处抢劫,待到主力聚集而来时,便一起向着皇宫进军。这是一幅极为不协调的场景:身穿传统军服的禁卫军们拿着弯刀与火枪,杀气腾腾地进军着,而队伍一旁则是布满金银饰品装饰的自行机与身着蒸汽外骨骼的阿赫修士,教法学家与修士们紧跟着自行机后,大声念诵着《古兰经》与圣言。当禁卫军行进至老市场时,马哈茂德苏丹派遣的新军阻挡了他们的脚步。疏于训练的耶尼切里们很快败在西式来复枪密集的弹雨前,即使是被阿赫兄弟会视为至宝的自行机,也未能敌过新军的自走火炮。在阿亚索菲亚清真寺(Ayasofya Camii)上坐镇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立刻命令新军火炮向耶尼切里以及他们的军团射击,在几台改进型机械计算机的校准下,这个曾经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与开罗、让整个欧洲恐惧不已的军队便在炮火中灰飞烟灭了。一同毁灭的,还有这个曾经盛极一时、遍布整个奥斯曼帝国境内的破碎教会分支——阿赫兄弟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Amoni城邦在公元1世纪毁灭于与希伯来人的军事冲突后,一支机械教难民迁徙至了安纳托利亚中部一带,并在此定居。1071年曼西科特战役(Battle of Manzikert)后,小亚细亚大部被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统治此地的罗姆苏丹国逐步由游牧转为定居文明,随着罗姆苏丹国对于城市的治理与大量人口的涌入,小亚细亚地区的穆斯林工商业阶层快速发展。而此时的安纳托利亚机械教社群领袖阿赫.埃夫伦(Ahi Evren)看到了机会,他开始组织穆斯林工匠与尚存的机械教徒投入生产,最终成立了一个涉及商业贸易、技术开发与宗教崇拜一体的组织——阿赫修会(Ahi Brotherhood)。在漫长的历史中,安纳托利亚的机械教徒早已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而基本改宗。然而幸运的是,伊斯兰化后的机械教社群依旧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独特的信仰结构——阿赫兄弟会的成员遵从真主,但也尊敬天使米卡勒(Mikal),即《旧约》中的米迦勒(Michael),他们将米迦勒视为破碎之神的真身,由此狂热地追求技术与知识,并继续发展商业。蒙古征服后,混乱不堪的小亚细亚极大地阻碍了兄弟会的商业活动,恢复安纳托利亚的秩序与统一成为了兄弟会的迫切目标。而此时,奥斯曼帝国的开国之君奥斯曼一世前往了兄弟会治下的安卡拉,修会的贤者们看中了奥斯曼的实力与野心,而奥斯曼一世也折服于兄弟会强大的技术与经济实力。就这样,奥斯曼一世宣布尊重并保护阿赫兄弟会的信仰与自由,而当时的大贤者艾德巴利(Shaikh Edebali)则向奥斯曼提供军械与资金支持。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战争中,阿赫兄弟会向耶尼切里军团与其他帝国部队供应了大量由机械教技术锻造而成的装备。在奥斯曼帝国最为繁盛的时期,安纳托利亚沿海的兄弟会铸造中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全力生产征服所需的战船、火炮与自行机,而接收到这些装备的耶尼切里军团,也会在兄弟会需要的时候向其提供一部分兵力作为劳动力。待到奥斯曼帝国中后期,二者甚至联手瓜分了帝国境内大部分的商业与贸易份额。可以说,阿赫兄弟会的繁盛便是建立在种种特权与高门的全力支持之上。也正因此,耶尼切里与阿赫兄弟会成为了教法学家以外阻止奥斯曼帝国西化改革最顽固的几股势力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耶尼切里一样,在苏莱曼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的黄金时代后,兄弟会便逐渐转向守旧,而内部的腐化也逐渐消磨着兄弟会的实力。自18世纪以来,大量西方商人依托着西方强大的工业实力与经济基础获得了在奥斯曼境内的商业特权与治外法权,随之而来的便是新机械教会势力的全面涌入。在荫庇制度的作用下,许多土耳其人通过充当西方商人的翻译、侍从等手段,间接地受到治外法权的庇护,而这一情况在阿赫兄弟会上体现的尤为严重:苦于兄弟会内部等级森严与高层的腐化,不少晋升无望的年轻修士选择投靠在土耳其境内的西欧新机械教信众,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范围的改宗与叛教潮。同时,亦有一些不甘于现状的阿赫兄弟会成员,选择与高门内的改革派和大维齐尔合作,力图维持阿赫兄弟会与帝国的存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奥斯曼帝国衰亡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军事上的落后。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一年的开支中有70%投入进了军事领域。然而,与欧洲国家所建立的以征兵制为基础、融合大量机械教科技与制度化奇术武器的现代军队相比,奥斯曼所拥有的庞大军队无疑是十分落后的。苏丹塞利姆三世(1789—1807在位)是第一个意识到必须让陆军和海军实现西方化的苏丹。为了达成目标,他选择与法国和新破碎教会卡诺派进行军事上的合作。此举一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主要敌人奥地利帝国与俄罗斯帝国均与法国处于敌对状态,二是经历过大革命战争与同时发生的机械教宗教战争使法国几乎成为了全欧最为世俗化的国家,而卡诺派中更是充斥着泛神论者与无神论者。塞利姆三世的计划无疑是建立一支世俗化的现代军队,并用先进的西欧机械教神甫替代阿赫兄弟会为新军提供支援。但在国内保守派与伊斯兰教士的抵制下,改革不得不终止。新继位的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决定继续前任苏丹的改革,他花了十七年争取教法学家与国内权贵的支持,并在西方支持下组建了一支完全西化的新军。1826年,无可忍耐的耶尼切里与阿赫兄弟会发动叛乱,于是便有了本章开头的一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4 20:11 , Processed in 0.39534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