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抢反弹最有用 的东西 :5日乖离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9 12: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面临市场的持续暴跌怎么办?是束手就擒仍是捉住机遇抢反弹?股市不成能永远下跌,由于物极必反,下跌趋势总有停止和反转的时候。那么有没有什么措施或东西来辅助投资者抢反弹呢?
: v9 c! s% V# S2 Y% q1 [5 o
$ h7 I2 p- d" I) J. |  5日乖离率过低抢反弹
2 o8 R2 O8 L, l, Z+ u* O& z$ `6 [' v; A5 ?- c6 p
  技巧分析中的乖离率指标为趋势反转,尤其为暴跌之后何时抢反弹指了然标的目的。乖离率(BIAS)是比较股价偏离均线水平的指标,当股价偏离市场均匀成本太多时,就会向均匀成本回回。历史表明,每当大盘或个股暴跌时,股价若离均匀线太远,随时可能产生反弹或反转,此时只有乖离率这一指标表现为最敏感、最正确和最适用。) [; u" i9 ]0 ?+ [

# I8 G* t; U2 B' O7 x" G$ W  以相对于最常用的5日均线的偏离度,5日乖离率(5BIAS)来说,其公式为:% J' D+ k# |: L8 ^% \

8 L0 G! q0 l! S2 f1 v  5BIAS=(当日收盘价-5日均线价)/5日均线价×100
$ R" f( d" o+ t" o$ ?9 H$ U4 ~
9 S% K* I( s$ x5 ], z' }2 Z  从中国股市近20年运行规律和行情特色来看,下述操作技能值得鉴戒:5 _+ X% q( @$ v  D% O7 B- `& i4 U

7 U+ ?: t2 L% c5 H! A) _  p  对大盘来说:5BIAS到达-5以下,以逢低吸纳为主;5BIAS到达-8以下,勇敢进市,不要被市场的空头氛围所吓退。
! ?; Q! F# u7 L2 {5 ?+ |( g+ v6 y
7 a, X7 A$ V/ f0 H  ^. B" x' W( o% w  对个股来说:5BIAS到达-8以下,以逢低吸纳为主;5BIAS到达-15以下,果断买进,不要被持续暴跌的行情所吓倒。
5 U, w* `! C$ j) l2 R4 P
' H: q+ H6 n  r: I2 b$ t( r  5日乖离率过高要派发* e% J- S! C/ h$ R, Z/ M  R- U

7 x$ v* Y% ^6 p: c$ u" ^% V- [  乖离率不仅有负值还有正值。上面先容的是乖离率为负值时的利用技能,当股价因为过快上涨而偏离均线太多时,乖离率为正值,此时以逢高派发为主,而不要非理性地激动追高。8 Q" D, l# p7 b

6 A0 M6 U6 H$ U9 {3 v( L: g" @  对大盘来说:5BIAS到达5以上,以逢高派发为主;5BIAS到达8以上,果断卖出,不要被市场的极端乐观情感所迷惑。6 o. B+ N0 l6 W& f+ o

8 A7 l: x# C3 m8 Z5 @$ r& D" _! t  对个股来说:5BIAS到达10,以逢高派发为主,而一旦股价有走软迹象,短线就要全部出局。& R# e( W. o  Q% P$ a' y8 Q

( U# {, a5 P0 f/ r9 b. |  但依据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5日乖离率为过低负值时用于抢反弹的后果要好于为过高正值时的逢高派发。: A  Y5 W5 u2 C% J1 B/ n* e
, C/ q, ~& {8 N7 Y
  总之,面临持续暴跌,首先是不要怕,而要把暴跌当成是抢反弹的机遇;其次是当市场发急情感到达非理性时,要亲密关注5日乖离率,一旦该指标发出抢反弹的进场信号,就要捉住机遇勇敢进市抢反弹,短期内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3858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6 12: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么么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5-3 23:09 , Processed in 0.36255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