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对香港分析最为深刻和到位的经典好文!高屋建瓴,用笔恢宏,数据详确,观点独到,条理清楚。作者站在天下汗青风云际会的高度,把香港这个远东金融中心的生态变迁、台上台下的权势角力与消长,平常大众的状态与仰望,连带对资源市场的打击与时机,都有机完善地串接了起来,构成了一幅一文阅尽香港的动态全景图。左龙大叔是中国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也是一家国内着名的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总司理,他完全从互联网从业角度发掘的中原医疗(8143)、酷派团体(2369)、元征科技(2488)险些都是大牛股,而他这篇对香港政改、港股大时机的分析,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他非同一样寻常的宏观及汗青大视野。
8 w2 v- [- O5 y" b4 |) }猛烈保举,并猛烈发起多读几遍。( `% M2 g* c2 ~! E; Z4 b/ q
邓小平说过,美国最富有的20个人可以影响美国当局政策,而中国最富有的100个人也不大概影响中国当局的政策。, N/ \% l" u) S: D( |9 r5 l2 e0 m
* B' N* k1 W F& {
这句话不但反映了中美的政治体制差别,同样也实用于本日之香港。在特首梁振英上台前,香港最富有的20个眷属是可以左右当局政策的(乃至可以用“决定”这个词),缘故原由很简朴,由于回归后的香港当局某种程度就是这些最富有工商资产阶层的署理人嘛。
3 F6 S6 v, p: _) t# p2 u$ M4 k+ x1 O6 L2 X
回归后谁在真正管治香港?
6 l' [. z8 e, R" w5 a$ q回复这个题目,请各人和左龙右鲤一起穿越回1979年。这一年3月28日,邓小平主动约请时任港督麦理浩访京,初次向英国当局表明白中国当局对收回香港的刻意,邓爷爷说了两点:# ~. t/ Z+ C: F* `; G( j
% g- J- Y ~$ z+ m6 k2 }* p/ n
1、「香港是中国的一部份,这个题目本身不能讨论」「没有盘旋余地」,8 P, K5 E/ d4 C2 i+ f6 I% j
2、中国会「恭敬香港的特别职位」,「请投资的人放心」
8 A( H9 u2 [: B# |" B$ p( v" i对于第一点,邓爷爷是绝对有底气的。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1月29日至2月5日邓爷爷访美,2月17日至3月16日发动9个军29个师之规模的对越反击战,并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号称天下第三陆军强国的越南。建交、访美、中越战争这三点接洽在一起,就是中国正式的公开的靠近美国的阵营,共同打击苏联霸权。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香港题目只能通过中英之间来管理,美国不会加入;同时,中国通过反击越小霸秀了一把肌肉,让英国人知道老虎的菊花是摸不得的。
$ W2 i4 m U5 p' w" Z& g f
$ }, k' c4 {- j+ k$ e8 U对于第二点,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投资的人”是说英资外资。着实这句话是说给当时的统战对象华资阶层听的,表明白邓总筹划师在香港回归筹划方案中,除了铁定收回香港主权外,还要用华资取代英资来继承香港的投资,以实现安稳过渡。( U! C( r: w& D, A+ B9 c2 `. Z
: }1 L9 m' c: S6 x( K* K
说到投资,最紧张的固然是房地产投资了,而且房地产做按揭通常要15年。1997-15=1982年,这是小弟子都能算出来的数学题,当时的香港华资地产商们怎么会不知道呢,以是最积极拥抱变革,主动加入同一战线的固然就是华资地产商了!凡是当时看懂形势的,在回归前后都得到了超高的回报,包罗我们熟知的长实、恒地、新天下、新鸿基、合和、希慎等,此中吃到最大块蛋糕的固然是李超人了。下面这个案例中,各人可以感受一下李超人的“眼光”与“风格派头”。+ j8 B* g9 V' K. P/ R" }6 X. F; F, ^
. G1 d- F$ c4 m
70年代末期,香港生齿大爆炸,很多是文革期间“自游行”(本身游水偷渡)过香港的,1980年实行即捕即返政策后才开始镌汰。港英当局没办法,只能开发新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此中最大一个地块就是本日所谓香港的悲情都会——天水围。天水围当时是一块靠近5200万平方尺的新界农地,按港英当局的规划,全部建成后,可容纳50万人在此安居乐业,而当时香港的生齿尚不敷500万,可见这是个大茶饭(大项目),而且肯定超过1997年。在中英就香港回归的详细方式不清朗的环境下,一样寻常人是不敢冒然投资的,除非你是黑幕知恋人士。李老板是否知情我不知道,根据长实1978的年报,披露了当年以每平方尺1.5元的代价,买入天水围约2500万平方尺的地皮,耗费近4000万,而1978年长实的净利润才1.3亿元,可见这对长实而言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投资,没有富足的眼光大概黑幕消息是不敢下这么重手的。为什么说有黑幕呢?由于很快这个黑幕人士就浮出水面了,当年最红的的央企、党企华润在1979年加入了天水围项目(老邓见完麦理浩之后),更成为持股51%的牵头股东。以华润当时的江湖职位,各人以为华润和李超人开会讨论天水围发展大计的时间会说些什么呢?请各人自行脑补一下中心和香港华资的关系。
4 u: R; N/ f( g; s
+ Q1 R7 \$ ~; W9 Q, p李超人只是浩繁华资中的代表。从70年代末开始,香港华资在中心的支持下,以各种情势低价收购英资资产,如长实收购和黄、港灯,包玉刚收购九仓、会德丰等,到97回归的时间,以香港地产商为焦点代表的华资根本完成了对英资的更换,成为了香港真正的统治阶层。. ?: R7 v. U! G' b: e. Y) l
, t& L) @, j# E& g& o5 F/ h1 o B% ^" E# k
回归后,中心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这12个字是每一次国家向导人讲到香港题目时间都会说的,此中“港人治港”的“港人”代表现实上就是在回归前20年里,中心一起扶持起来的华资地产商,他们作为中心在香港回归前的署理人、中心人,在回归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真正的管治阶层,得到了构造当局的权利,此中首任特首董伯伯的父亲就是着名船王董浩云,这不就是最好的明证吗?2 d& T# V! h$ K9 }
2 `5 j2 h$ c: C2 N# i
中心通过爱国爱港的地产工商阶层实行高度自治的模式,在中心的庇护下运转得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2012年7月1日梁振英的上台,这个模式已经成为汗青,以致于2014年9月习大大访问以董建华为团长的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时,已不再提“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了,这还是回归后的第一次。中心与香港现实上的统治阶层“地产党”之间关系的玄妙变革才是香港题目的焦点,其他自由行、水客、赴港产子等议题都只是表象罢了。
1 ]: M9 x% ^! [& W5 p8 H2 `; L& h% O% H$ J
变乱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呢?我们来看看华资地产商们是怎么管治香港的。
; }$ t$ E- A- B0 H2 o+ q& i) T: v
6 a2 p0 K, d/ J# T地产商管治下的香港各阶层生存状态
, k5 B; L- R, D客观的说,华资地产商们作为在港英殖民期间长大的中国人,在回归时都是爱国、爱港的,很多也是满腔热情想创建好新香港,但是由于没有富足的执政履历,本身又是地产贩子,球员兼裁判,加上缺乏好的羁系机制,在订定各种详细政策的时间,难免会向本身的主业务务——房地产行业倾斜,末了形成了以金融、地产为主业,其他财产空心化的近况。此中,超高房价是回归后10多年来香港最大的标签之一,高房价让老百姓在付出“超等地租”,相当于国家把收税的权利部门让渡给了地产商,地产商成为了食利阶层,老百姓生存窘困,阶层固化,年轻人看不到盼望。
. `8 ~ Y$ d5 L; Z' M! `
4 f. U! o7 g# ]! `& d; F那么回归后,香港老百姓的生存到底有多苦逼呢?7 {4 F B+ G& b: z P
$ B- C+ g' W$ B' O9 e9 [香港是橄榄型社会吗?
$ c- \* ^6 v( e: ~. t所谓“橄榄型”社会布局,顾名思义如同橄榄——“两端小,中心大”的似球状体,它所表明的是社会阶层布局中极富极穷的“南北极”很小,而中心阶层相当巨大。又被某些学者称为“纺锤型社会”,取其形似。
: O6 c" A' _( t$ c Q9 h3 x9 C- E! f& { ?) M% U* v Y

2 O2 F- j1 K0 ~4 p( |! x
9 F/ N* v7 h* N# N: q2 f% O天下上多数当代化发达国家都是这种布局,固然也正是这种布局铸就了很多国家本日的发达和光辉。由于,巨大的中产阶层(middleclass)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夸大节功能和对社会长处辩论较强的缓冲功能。一个社会的理想范例是衣食有余、大家富足、共同富裕。而在很多大陆民气目中,香港是一个当代发达地区,左龙大叔从鄙视过到的港产影戏、电视都给我描画了一幅漂亮富足东方之珠的童话天下。0 N4 D* q9 g+ T7 I R1 t, Y
% V, u& Y/ J w2 B* c$ r6 V
但,童话故事总是哄人的。# W$ |! I& ~! F* _, j9 c
( X# @9 o/ ]' H7 E
我们以1997年香港回归到2012年梁振英特首上台这15年的统计数据(这15年正是华资地产阶层管治香港的15年)来还原一个真实的香港。
" v' S+ y+ @7 [2 R
6 K* f3 H/ V! ]0 _1 i7 _/ R2 ^左龙大叔是广东人,在我从小担当的港产影戏教导中,香港中产阶层是如许的:住洋楼、养番狗(宠物狗)、揸住架卟卟车四围走(开汽车),家里还要有个菲佣洗地煲汤。下面我就从住房、购车、佣人、收入四个方面来看看华资地产商们管治下的香港近况。$ I4 I- t& \% J. F- t
% o% k) ?8 W1 E* U$ s0 i
1[size=1em]住房条件:60平米的豪宅! 1 `- I) N( G3 X$ w0 q+ j6 O# _3 {
调和社会最紧张的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居是第一位的。香港有三种范例的房子,一种是公屋,雷同本地的廉租房;一种是居屋,雷同本地的安居房、经济实用房;别的一种是私家房屋,也就是我们本地的商品房。前两种由当局财务拨款兴建,面向低收入人群举行租售。! Y; {0 D7 [7 s) Q7 f( T; d8 {
, H5 ?4 f* a3 L" J" \/ g: K根据香港房屋委员会给出的申请资格条件,香港对低收入人群的界定是如许的(2012年的尺度)
/ a0 a4 N+ y; A& r' k! d( x
) z! m, z7 ~3 G7 u1 n5 k/ N表一:香港申请公屋家庭收入及资产净值限额表
' v- e) L# H4 j! N: o ' {5 w' y. A! o1 ^8 O& Z. H. J$ M
8 x, O' Q" w# {8 H: F
4 V5 P6 E+ c G, x8 _$ N5 ~8000多港币的月薪在香港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信任大多数香港人都很清楚,根本相当于北上广深2000多月薪的屌丝级生存水准吧。那么全香港有多少贫民住在由当局提供的房子里呢?0 ^! z8 [. v4 q$ _9 S& E
& ^( N8 b# b, @! ?, R% i& z0 _
左龙大叔查了下香港房屋委员会网站的数据,2011年香港共有家庭236万户,户均生齿3人,全港总生齿710万人,此中有110万户住在当局提供的廉租房和经济实用房,占全港家庭的47%,本身买了商品房的是85万户,这85万业主中尚有34万户(40%)没还清按揭贷款,处于帮房地产商打工的房奴状态,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业主。全港有本领享有本身物业产权的业主只占总家庭数的21%。+ t! d0 H5 w1 t( z8 M1 K
* H: V7 D$ k; G
表二:2011年香港按种别分别家庭住户一览表
9 m8 u. c4 Q8 k8 @9 o + G7 J: p8 o5 h" z( @
% Y- `8 Z: O$ U4 Z; S1 a
: ^9 k8 o9 C6 y
47%的家庭住在当局提供的房子里,这个数字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比本地高出不少,很好的管理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题目,如许看起来应该是给管治阶层加分的。
' R' Y/ S9 _# l- W; o% o* @( j* G
% P& t- @) C: w) ~3 G. N但理想很丰满,现实确实很骨感,香港房委会的别的一组数据告诉我们真实环境是如许的:/ j* F& B. n0 c n- b
" g0 w9 V9 L( y+ L$ o
表三:2011年香港房委会按室内面积列出的公屋单元面积百分比# Q1 h$ L7 n6 E5 F

$ X- e# K7 y2 S- f/ g. ^/ m9 w# @ W% k5 q
7 k2 I1 d4 \" i& \
香港公屋的均匀面积只有31平米,人均10平米!人均面积还没有你们家的一个茅厕大吧?香港有靠近一半的人就住在如许的房子里,现在你还会感激管治阶层吗?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命苦不要怪当局,赶紧积极赢利本身买商品房吧,但下面这个房委会的数据又毁了我的三观
' L9 S! `1 S& r+ C7 A3 ?" E1 q( Y- n' V# G6 P
表四:2011年香港房委会按室内面积列出居屋及私营房屋单元面积百分比' u$ S: _1 L; y2 A9 W
4 g. Q' @! Z7 y! w8 D: e a
0 a1 [( @; \- @
( ~# T# C. ~8 w
是的,商品房的均匀面积也只有49平米,人均居住面积是15平米(香港房委会数据),比住公屋的屌丝们好了不少,人均面积增长了50%呢。这,就是香港人的居住条件,只有不到9%的家庭能住上60平米以上的“豪宅”。
1 Q- D6 J% M6 k% w9 b- q1 R( l1 g- N* v3 ^% J
香港人住这么小的房子,是由于香港人太多地太少吗?非也!
( v0 V; o7 K$ R9 C' `) B0 e
" A! V7 o4 l g8 i& t6 o1 {" `香港并不是没有地,去过香港的朋侪都知道,香港有很多绿地,特别是新界,全港已开发地皮只占香港面积的17%,大量的地盘被囤积起来,把700万香港市民赶在港岛、九龙几个麋集居住点,人均只分配到14平米。空隙被囤积,超高的房价,超小的人均居住面积,这就是地产商管治下香港老百姓的居住近况。外貌的缘故原由是每年地皮供应不敷,但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香港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地皮供应再也不消受到限定。于是,特区当局行政集会调集人梁振英(对,就是现任特首)就向董建华(时任特首)提出发起,推行一项雄心壮志建屋筹划的“八万五建屋筹划”。
) V# A Q( H# F* f3 P+ i5 _- A. i/ b9 m) Z/ z E Y: }
在董建华1997年10月提出的首份特区当局施政陈诉中,正式公布推出这一筹划。筹划中表现要实现三大目的: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不少于85000套(九七前是每年二万个套间);10年内让全港70%的家庭可以拥有自置寓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均匀时间紧缩至3年。限定卖地皮给私家发展商,大量的地皮用来构筑公屋。已往,香港每年兴建的当局公屋和私家楼寓和比例是1:4,现在要倒过来,酿成4:1。新建的公屋的质量要向私家住宅的质量,屋内空间的大少看齐。已往的陈旧的,局促的,布局极不公道的,象范例的灾黎营似的公屋要彻底改造,渐渐地一个个推倒重修,让香港的低下收入的住民也能有面子和有尊严地生存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 E, H4 x/ ~- e
% Y2 q0 X- | k; u
这是一份非常棒布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筹划,左龙大叔举双脚附和。假如得到实行,本日全香港700万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房价将降落到舒服的位置,人均面积也不会比大陆差太多。正所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L0 m0 m* l! I
$ I) m0 R, ]" M# ?9 u8 r% D
但是结果众所周知,这个筹划被搁置了。缘故原由很简朴:
$ f$ p5 _, F3 \, M) @. s# w" O2 v/ f$ f
1、当局建的房子比私家建的房子还要好,还要漂亮,而且自制,那开发商的房子卖给谁?”- p% r& L8 m7 ?5 h( \
2、已经买了房的85万业主的物业资产大概会缩水,但这85万业主假如是自住,影响也不大,除非你是炒房客,而炒房赢利正是当时富人阶层的风尚。但无论怎样,85万业主V.S 178万中下阶层(特别是100多万贫苦生齿)的安居题目,熟重熟轻?就能充实表现管治阶层到底代表着谁的长处。 ) @9 T. H3 b8 X3 c4 n3 U- x/ h8 ], @
迫于市场和开发商压力,2003年,特区当局公布无穷期停建及停售居屋筹划单元,来由是其违反了私家住宅物业市场应由市场为主导的原则。哎,左龙大叔对此只能一声叹息; x) S; @2 ]2 a9 i3 s
6 e! l2 W0 k/ O- l2 ^
2[size=1em]收入环境 , N. D; e- u+ C# C" c7 B+ P
假如只是房子小,那也就算了,香港怎么说也是个购物天国。房子小,咱们就多点到表面阛阓呆着,逛街叹免费空调,到了睡觉时间才回家呗,香港人动辄1、2万的工资收入也是不错的嘛。那香港人现实的收入到底是怎样的呢?- Q. p* ?4 O" ~2 n, P; t( z3 r
7 v2 F5 Q6 Q( G7 Z5 a
左龙大叔又跑到香港统计处的网站上去八卦了一下。根据香港统计处数字。克制2011年底香港共有工作生齿365万,按个人算,每月收入的中位数是11000港元(梁振英上台后,这个数字到2014年已经提升到了14800港元);按家庭算,每月收入的中位数是20500港元(详见表五、表六)。
8 \7 T2 D( D' t* G4 V. Y* f6 S( K5 `) u1 `1 R
表五:香港2011年按每月紧张职业收入分别工作生齿百分比
5 _3 K) m9 c+ v' K+ s , o8 s7 d6 ?! L" D! B7 @$ x* W, k
/ F/ ?0 L$ J& U- I4 N+ C: d& U( K1 M1 b; F( C% p" w( B, g
表六:香港2011年按家庭住户每月收入分别的家庭住户百分比0 y4 _& Z. z% l) Z' [! C( _5 c' @
' O; b+ X0 @- D) {
8 {% d/ T+ Y- S' p% o
- d. T8 o$ n! c5 n) ]* h" C4 f上表中赤色的两行数字代表了香港中等收入阶层的收入程度。中位数就是有一半的人在这个收入之下,那么月收入20500元的家庭,在大陆很多地方也算是中产了,至少也是小康生存了,但在香港的生存状态是怎样呢?
4 G) a* G) ]* D% \
% j/ [ o8 }* T6 G7 T" }7 K+ y( I- I表七:香港2009-2010年家庭住户每月均匀开支观察% M* U; ~' e# {, F6 _' N
# i# K, v! @ m- n. i
& `3 ^6 F, m* T" j7 y* A
- @1 D. Q. \ r+ Q, n
各人再转头看看表一:3人家庭申请公屋的收入上限是17060元。因此,月收入20500元的三人家庭,在香港是不符合公屋申请资格的,他们只能是租住私家房屋的夹心阶层(既申请不了公屋,又买不起房的阶层)。而表七表现,私家房屋住户的吃、住、行月均开支是20300元,刚好就是这个家庭的月收入,还剩200元!9 `. ?; X* R+ I' `
0 S% B; v" G: y5 z* N' T- L真是买不了房买不了车,旅游到不了莫斯科啊。
* V- [/ E- P' s0 K7 a0 m: [5 a9 M6 B( o$ c( j3 m$ k- Z- e$ {+ s( g
在高物价+高楼价的香港,有一半香港是注定这辈子都买不了房的,他们每月的收入只够生存,他们的未来没有盼望。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香港人反对大陆自由行的缘故原由,这就是民意底子。这一半住在人均10多平米的小房子,每月收入仅够生存,而且看不到未来的香港人,把高物价归咎于大陆客的抢购。但造成高物价的缘故原由绝非云云,左龙以为有且只有一个焦点缘故原由,就是地产商的“超等地租”。超等地租不但表现在卖房子时间的高房价,也反应在贸易地产内里的高租金,高租金才是导致高物价的真正缘故原由。冤有头,债有主,以是,要怪应该去怪地产商吧。
0 U5 d* w) c7 g
+ s; B7 m% _! g! _+ L但,他们不能也不敢去求全非难地产商。由于,大部门的香港人都在这些地产商的一系列关联公司里打工上班,也就是他们老板(是不是又想起了李老板呢?)。9 B. |, U* K* b* _% G
( y2 K2 K' X5 A- I. `# E
3[size=1em]香港的中产阶层有多少? ( ?( E* o: r$ [; f3 f% D
那么别的一半香港人呢?他们应该就是中产阶层了吧?我们以有车、有房、有佣人做为尺度来看看香港有多少中产。7 D- E+ F' E' W5 o
6 _+ [! Q0 s8 s2 n$ _0 @拥有私家车是身份的象征,左龙有不少香港的亲戚朋侪,他们根本都有本身的私家车。每次去香港都看到门庭若市的,名车豪车随处可见。但,真实的环境是怎样呢?
# H) ]) ]& e. q2 a
; H% S( ~+ n7 k+ m数据是不会哄人的,大叔又上了香港统计处八卦了。根据香港统计处的数字,克制2011年底全香港共有私家车43万辆。我们简朴粗暴点,把这43万辆私家车都列入私家家庭拥有,且每个家庭仅有一辆车,那也不外是43万个家庭,占香港全部家庭总数的16%。也就是说,在香港只有最高收入16%的家庭才拥有私家车。
( G# Y2 K& W! e( W
/ m7 P- ?2 E; p W8 P) C外籍家庭佣工环境与私家车的环境大抵相仿。本日,假如你走在香港的街道上,你会随时见到来自印尼、菲律宾女佣照顾老人、小孩儿;假如是苏息日或公共假期,你会看到一道独特的景观,在街边公园或广场,乃至银行大厦或写字楼下边的空空隙带,坐满了这些外洋女佣。给人们感觉是她们人数浩繁,仿佛每个香港住民家庭都有她们的人,大有“霸占香港”的势头。不外,香港统计处给出的数字却截然相反。克制2011年底,来自印尼、菲律宾的外籍家庭佣工共有27万。假设这27万外籍家庭佣工受雇于27万个家庭,也不外占香港全部家庭的10%稍强。* _7 ^8 p4 m! a8 B1 K9 P
% E5 T- H, A j0 _" _2 | @$ Z: h
左龙大叔做了个小结,见下表:
. m% f4 Q# N( V' x6 B8 p' z$ J( X
/ V- R" p8 O6 f0 X9 ^, ~5 W* o }1 m6 S% _/ s
& Y; ]& Z0 s5 i9 S/ u怎么样?看完上表,香港人近况一览无余了吧?
" e% x2 ]6 E" r. @8 {
8 k; F9 Z/ d: P# E% V+ {2 R4[size=1em]香港题目怎么破?
5 N" I( s) P. c% E! @. c这就是香港回归15年,华资地产商管治下的结果单!- R: Y3 _& j2 f' t$ Y
( s3 ?1 ?; |0 J1 d6 I1、靠近一半的香港人仅够生存,居住在比监狱大不了多少的房子里,完全看不到诗和远方;
) D+ ?- D7 C0 Z8 T2 F; c2、贫苦生齿131万,占比20%。贫苦尺度是一人家庭,月入3600。两人,7700。三人,12000。+ E, G( F. P* U& V
3、有20%的人属于夹心阶层,既享受不到当局的优惠房屋政策,也买不起房,也是相当苦逼,往上进入中产阶层的时机渺茫,阶层固化,
" b1 R; V& @4 v1 D! U" I7 w4、只有约30%的香港人过着中产阶层的生存,此中有车有房有佣人的只有4.7% : H" X# Z& R s5 t+ w5 s% W" d9 A# c
看着如许一份结果单,香港老百姓不满足是肯定的。但在主流媒体也被华资地产工商阶层把控的环境下,老百姓不去求全非难地产商,却把贫苦的缘故原由算到大陆头上,这完满是没有原理的本末倒置。回归以来,中心对香港是关怀备至、仁至义尽,不消香港交一分钱税,还经常送钱,绝对已经证明了“你妈是你妈”!
+ }1 W8 Y" w4 {4 o+ L4 w9 W
4 @6 P2 \( M7 T+ J* Q, |换个角度看,香港这个分公司的管理层管治了15年,业务不可、员工生存程度降落,竞争力降落,不明原形的员工还怪罪总公司……假如你是总公司你会怎么做?换一个能代表更广泛员工长处又能认同公司文化的新总司理是个最佳选择。详细到香港题目上,香港尚有一支高效耿介的公务员队伍,这是香港的盼望,在此底子上,只须要选出一个能更广泛代表各阶层长处特别是草根阶层长处的新特首,由这位新特首向导公务员队伍执政,香港还是很有盼望的。) @7 ?8 c# p r7 B; S2 X
! `" w" q, p( j. D9 ]
选新的特首不是说要打压原来的华资地产商,如许倒霉于繁荣稳固,而是把地产阶层从管治的神台上请下来,作为香港社会的平常一员。习大大在客岁9月访问香港工商界专业界访京团的成员时已经为此定了调:“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向导下,我国发展取得了环球公认的巨大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香港与故国风雨同舟、运气相依,发挥了独特的紧张作用。习大大夸大,“办好香港的变乱,关键是要全面正确明白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维护根本法权势巨子。中心对香港的根本方针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中心当局将刚强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根本法,刚强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推进民主发展,刚强不移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固。我们对故国和香港的未来布满信心。”
( b% v0 R; p( u: F% ?# A( S1 I: M6 z' Q a' |' o
这个访京团成员包罗,李嘉诚、李兆基、郑家纯、郭基辉等,当这几位大佬同时出现时,大叔开始还误以为这是某个地产峰会,由于他们分别是长江实业团体(00001.HK)主席、恒基地产(00012.HK)主席、新天下发展(00017.HK)主席和新鸿基地产(00013.HK)联席更换董事。& t6 A; t1 A7 Y
7 x: a4 f2 I- p; h+ _9 G" P& g! p; I写到这里,信任各人都明白了,华资地产商们在回归前后对香港的繁荣稳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们成为了回归后“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的”港人“主体。但由于各种缘故原由,回归15年的管治结果是,香港大多数老百姓们并没有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结果,贫苦生齿增长,阶层固化,大弟子毕业就赋闲,年轻人看不到诗和远方(这就是有不少大弟子加入占中的焦点缘故原由);
7 Z7 F% w) n. U/ A. s- C; D$ h
( A; p2 X( Z. y这种近况必须改变。改变的焦点在新特首的选择,而6月份即将投票的政改方案,就是涉及到选特首的流程、办法。当前这份政改方案是现在最好的方案,没有之一,他可以确保选出来的新特首具有最广泛的民意代表性,又能得到中心的支持。
! N7 N/ n4 [2 N& M& T0 k; k o5 t+ A1 U) d/ b( W
5[size=1em]关于新的港股大期间
( \. I9 l6 _6 s: [: }回归前,大趋势是华资取代英资,那是一个期间给予的赢利时机。任何人看清楚了这一点,当时去买了华资企业的股票,反面的回报是有目共睹的:他们都从小不点公司酿成了大个头公司。回归后15年,华资地产商成为了香港股票市场的主力,利润暴涨,从大公司酿成了蓝筹。别的一边厢,由于财产空心化,除了金融、地产、零售外,其他行业香港本地公司都渐渐沦为了仙股、壳股,乃至是千股,这也是为什么香港市场有这么多老千股的缘故原由。相识到这一点,左龙大叔险些不买香港本地的小公司(金融、地产除外)。
Z4 h/ O: T e$ c
/ I& _: @) D" @& Q8 [但从2012年梁振英特首上台,着实就已经预示了新的港股大期间的到临。由于中资(包罗国企和民企)取代港资成为香港焦点气力的期间已经到临。假如说香港回归前香港真正的管治阶层是英资,回归后18年的真正管治阶层是华资,那么,陪同中国的战略转型与资源输出,2015年以后的真正管治阶层必是中资。相比30多年前华资更换英资,左龙信任这次中港资更替会温暖很多,毕竟华资和英资是外部抵牾,而中资和港资是人民内部题目,末了的了局会是中资港资并存,以中资为主,港资为辅。
) \# q* Q+ q/ `- d) p) l) `- \: K/ G& a6 l2 V
因此,在这个汗青性的新港股大期间,我们应该积极相应格隆汇招呼,旌旗光显的做多“港A股”,刚强不移的拿下订价权和控制权。信任不久的未来,港股各大紧张指数都将以中资港A股为主,只有部门非常精良的港资股会留下。假如你没有超高的选股本领,那么左龙大叔还是发起你简朴粗暴一点:直接重仓港A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