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产业基金、私人财富管理、信托财产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信托四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19: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中央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其体现情势是经济增长率的降落,而内涵体现情势是中国经济由原先的资源推动式为主的增长变革为以创新推动式为主的增长,之前紧张依赖资源投入、粗放管理的经济增长方式行不通了,传统行业(包罗传统金融业)须要通过厘革创新、风雅化管理实现下一步的飞跃。
, ]* L% t* z! f5 P: {( L7 y' P; M" y2 E6 C1 X% H6 h; v; Q
  2014年中国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产业规模近14万亿元,又上了新台阶,较2013年增长了三成;但与此同时,业内的聚会集会很难再听到像三五年前那样群英鼓动的情况,信托行业在战略上的彷徨和疑惑仍在继承、扩大。
. [1 A* k$ E! v& B% R# V( R
7 m/ J+ V* H0 N& p* d+ L$ U* y( [  之以是彷徨和疑惑,是由于对自身熟悉不清。中国的信托业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有个显着的差别点是,信托业履历了显着的新老划断,新老迥异差别。2006年年底和2007年年初,银监会确定了信托公司的新定位是“产业管理和资产管理的金融中介机构”;而现在,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产业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信托的制度上风渐渐遭受腐蚀,作为羁系部门和从业职员,不得不认真思索、梳理在金融业进入“大资管”期间这一配景下信托公司的发展方向,鼓励信托公司举行创新性实践,积极融入到“大资管”期间中。关于经济新常态下、金融大资管配景下的信托公司可一连性的业务发展方向,笔者实验提出几点鄙见:
: T! O  v' O; A; y2 D+ t# s0 g4 O# c0 S7 T5 P
  产业投资/并购基金的发展2 H1 j* @8 j( y  x

2 M- B* I" s$ w5 P0 \3 E' v4 }: j  信托做产业投资/并购基金是个老话题,但须要下真功夫。由于可以直接投资股权且一样寻常采取投行机制,信托公司在国内可以成为和产业接洽最为细密的金融机构,经济“新常态”下,产能过剩,为优质企业提供了大量吞并重组的机遇;信托公司若能团结优质企业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并购基金,实现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团结,一方面可资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或扩张、资助社会镌汰落伍产能,另一方面资源的增值也为高净值客户实现了高回报。
  T8 b. E- j! U
2 Y4 d- ^+ J. W) o% X  这里说的产业投资/并购基金是真正的投资/并购基金,不是债性基金,信托公司不能只是召募了一笔资金、得到一个固定回报,其他的就撒手不管了,若只是债性基金,银行也夺目,本钱还低;信托公司须要有本身的产业研究团队,研究某一产业的发展趋势,大要知晓产业风险、哪坑深哪水浅,拥有金融和产业的复合知识,真正为产业升级提供有效的金融管理方案,如许才气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才气得到产业方真正的青睐和相助。
6 ~9 @% s+ p6 [5 J( ~# R5 s+ ]8 D" S6 C0 g0 G- `- ?7 V( h
  这里的产业基金是泛指概念,既可指制造业、服务业,也但是房地产业、金融投资行业,它的核心是这个产业基金要有核心贸易模式,不能仅仅是债性基金。
3 j7 x, Y2 K% J3 j+ {' o% w. r) }- H" b  Q$ B7 R' F9 b  K2 a
  私家产业管理+ V) c0 w8 U" ?  S0 f

' M1 V! x) C0 N2 o# _  当民间产业积聚到肯定程度,产业的保障和传承题目就民生题目;在经济新常态下,当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紧张引擎时,民间产业格局将重新分配,之前靠资源暴富起来的一批人只有熟悉到自身的范围,将积聚的产业交予职业投资司理打理,才气克制产业不被血洗并得以传承。笔者也在业务实践中不停相识到市场对家属信托类的业务需求越来越迫切。
" u+ I# [5 O4 I# a
" I0 r5 ]  Z% B! j* W  现在中信信托已开端形成了以家属信托为轴心、包罗专户理财、保险金信托(可明确为有保险杠杆的、迷你型家属信托)、家属办公室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产物线;不但担当现金信托,也承接非现金资产(如股权、不动产等)的信托。
% E: J- B% m! a: V+ Q! {0 b$ T* J# D- E+ c! d/ r% B9 c! P  }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非现金资产的家属信托值得一提,贸易银行由于稽核体制的束缚,每每不器重非现金资产的信托,而这恰恰是信托公司的机遇:1. 非现金资产每每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税收等题目,其本身类似投行项目,须要投行机制,须要长期的管理运营和保值增殖,贸易银行稍显力有未逮;2. 非现金资产每每变现本钱大,须要在国内就地设立信托;3. 非现金资产后续每每伴随现金的产生;4. 实现现金和非现金资产的家属信托,才气真正实现将家属的资产负债放入信托中,才气为客户做出最有效的家属传承管理方案。" f2 ]+ m/ w9 E6 j) q1 T  T

% {9 s/ I# M( {0 B) v8 C9 l2 L" I0 ~# W  这里的家属信托是指真正的家属信托,不是理财型信托,区别在于是否专注于家属产业的传承。专注于传承的家属信托每每更关注资金的安全性,其要求的投资回报评价线(benchmark)现在根本在1年期贷款利率程度上下,但其信托限期超长,能构成信托公司长期稳固的资金泉源。5 n/ R1 b0 X( x3 g1 w; @, a
- p3 a- |! f7 r3 U
  信托产业的资产证券化/ M! x! S3 j* C, i
, [2 W. I0 y4 `
  笔者从2004年期全程到场了其时国家公募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建行个人按揭贷款资产证券化,非常清楚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代价要在资产提供方和资金提供方中显现,现在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信托公司仅提供了通道代价,构成不了信托公司的核心业务。) e9 m) o8 g# f% Z

6 n* ?. z2 |/ @2 K( A5 q! J; X1 V, Q  那么,既然银行的信贷资产能证券化,能不能允许信托公司的信托产业或信托受益权证券化呢?大资管期间的本质是一国的金融深化,是各类本来分割的金融市场的领悟贯通,那么,为何不能让信托公司进入资源市场呢?假如暂时不能允许其在资源市场开展业务,是否能允许其产业(或受益权)通过有关金融机构进入资源市场呢?, z3 `% a) t# O) }

" \; o$ _# f, j  K- l4 `$ K  推动信托公司或信托产业进入资源市场,将极大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深化,冲破金融分业把持格局,提拔金融市场服从,促进传统金融革新;另一方面,信托公司或信托产业进入资源市场,将使信托公司得到低廉的长期资金,有利于为实业经济服务,低沉投资风险。
  `1 n3 Z, b. O
- x9 r* Q" n- {2 l+ D; t( |  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信托% L# i8 w0 r7 q+ l# m- a

7 `" p, I8 ?4 f" i4 t& ]  互联网金融是新话题,被中央视为推动传统金融革新的利器;互联网若能与信托相联合,将管理信托公司缺少物理网点的缺陷,若能允许相对低净值客户购买高安全品级的信托产物,则将给信托公司插上腾飞的翅膀。信托本源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并未限定高端客户照旧寻常客户,现在蚂蚁金服、陆金所等浩繁机构开展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打着也是理财、资管的旌旗。信托产物中风险品级有高有低,假如是低风险类的信托产物,为何不能让一样寻常百姓购买、让金融普惠?现在互联网上浩繁股权众筹何不引入信托羁系机制,由堵变疏呢?! Z+ _, a% [5 |/ W' X3 o4 J  P
6 C$ c' n9 k6 X9 [* |
  中信信托比年来推出的消耗信托,因消耗涉及千家万户,其本质就是一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信托,其通过信托将消耗和金融有机联合起来,在低沉消耗者消耗本钱、促进消耗的同时,引导了社会资金向信托公司归集,而互联网放大了这种功能。7 E9 S, y2 A5 J. U! i5 X
* ]1 a: p) E5 o% j4 F
  互联网信托业务要求以委托人作为业务逻辑的出发点,这将涉及信托公司传统业务流程改造,要求信托公司增长IT投入,若可以或许乐成,我们见到的将是另一个余额宝[微博]对接到信托公司,而非钱币基金!互联网信托与中央金融普惠的精力符合合,与低沉资金本钱的趋势相呼应,是互联网金融发达发展、大资管期间下金融各业混业竞争究竟的效果和一定方向,就看是早是晚、以什么样的情势出现了。
) R6 e4 l$ ^: V9 }" u, f; ]/ P8 Q! `3 l& U3 {; u! X" ?
  产业基金、私家产业管理、信托产业的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信托,从四个维度构成信托公司的资金生命线,且布满知识增量和技能门槛;这犹如任督二脉,若能买通,信托公司必将再次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革新和发展!
http://www.simu001.cn/x11203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7-26 07:58 , Processed in 1.1826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