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股IPO期间沉淀下来的申购资金,交行2007年实现运作收入6.8亿元,工农中建只会更多 2007年,在资源市场非常火爆的同时,钱币市场每隔一段时间,资金拆借利率就会发生脉冲式的大幅上涨,尤其是在新股申购特殊是大盘股申购期间,拆借利率的暴涨征象更为显着。 % ?" [1 H1 g8 P
在钱币市场资金拆借利率走势如过山车般的背后,隐含的是大型银行通过新股申购资金的腾挪移转而获取暴利的本质。即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利用新股申购验资行的上风,在新股申购前后,通过逆回购先获取巨额利钱收入,再融出验资资金打时间差,从而得到高额收益。 2 m; ^3 w% r' Q) K
同业拆放收入暴增 ' M' R3 r$ m3 {
2007年,银行资金同业拆借业务收入增幅惊人。此中,工行、中行、建行存拆放同业的利钱收入分别为128.78亿元、223.36亿元和56.63亿元,2006年则分别为83.62亿元、138.73亿元、44.24亿元,增幅分别高达154%、161%和128%。
) }. s* x% G$ X' T 农行资金部人士体现,要到达云云高的增幅,须要资金生意业务金额的增长及同业拆借利率高企两个条件。由于客岁股市火爆和巨量打新股资金在银行间活动,促成了上述两个条件的实现。特殊是银行资金业务的收益率随着同业拆借利率的上升而反复大幅走高,从而拉高了整年的收入。 3 Y/ H, s- W* y% Z7 e
商业银行存拆放利钱收入紧张体如今“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子(包罗买入返售款子)”,2007年在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均匀收益率的提拔幅度上,建行体现最为抢眼,提拔幅度高达143个基点,招行和工行分别为97个基点和72个基点。
Z+ g; i( [$ F6 v; d 这一趋势在2008年仍在连续。央行发布的《2008年3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表现,本年一季度,银行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均显现出量价齐升的格局。一级市场,债券发行量较往年出现成倍增长,尤其是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而在二级市场,同业拆借、现券生意业务和债券回购,生意业务量均出现大幅增长。 7 `" g) U% Q/ I) G
此中,同业拆借市场生意业务量为3.52万亿元,同比增长264.61%;现券生意业务成交量为7.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70%;回购市场债券质押式回购成交11.89万亿元,同比增长54.22%。 7 j' @7 d( Q5 `$ C: H
拆借量大增是由于在从紧的钱币政策下,商业银行资金面结构性告急,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须要大量拆借资金。现券生意业务量大增则是由于贷款被严控,银行增长了在债券上的投资规模,而有了债券就可以在银行二级市场做正回购融资。
$ T. z+ E5 a7 ?" J& G' s 银行双向获益 ; x8 O7 M9 W, y2 {/ S- j$ Q; O
据相识,商业银行在资金拆放业务赢利的方式是,围绕着新股申购前和申购期间利率的巨幅颠簸,利用资金上风,通过逆回购先获取巨额利钱收入,再以融出验资资金的情势打时间差,从而得到高额收益。 5 L$ @# y9 K* [0 l5 d- D
具体操作为:在新股申购前,资金雄厚的大银行通过银行间市场将资金融出、拆放给资金告急的中小银行或其他机构,一样平常以逆回购的方式举行运作。逆回购简单地说就是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生意业务,实在就是一种短期贷款。 ; a& i& N7 s& T8 C; Q
2007年,逆回购业务年化收益率约为3%至4%左右,与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收益相当。债券回购收益率与股票一样通过竞价产生的,是不绝颠簸、随行就市的。想乞贷的人多,乐意贷款的少,收益率就上升;反之收益率则降落。 - ~' X' V) v# Y: ^9 B( y1 n. @0 S
客岁,新股发行申购冻结资金每次根本都在2万亿元左右,中国石油(16.84,-0.75,-4.26%,吧)、中国中铁(7.70,-0.24,-3.02%,吧)的冻结资金更是到达创纪录的3.30万亿元左右。陪同着巨额的申购资金冻结,钱币市场利率出现出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走势。如在中国石油IPO当天,隔夜、7天Shibor利率分别创下了汗青最高点8.5282%和10.0824%,比上个生意业务日上涨了近六成。 & S. Q/ `$ N; k8 x
这只是银行拆放业务收益的一部门,对于具有新股申购验资行资格的银行来说,除了在发行前融出自有资金外,尚有另一个资金融出渠道。
( ]% e( |' |1 j: w$ T 按照现行新股发行的有关规定,在新股申购时,申购资金必须全额转入承销商指定的验资行账户,并在申购期间予以冻结。这就意味着在此期间,大批资金将从其他银行转移到验资行,造成短时间内资金分布的严峻失衡。由于验资行在短时间内拥有大量资金,而其他银行则须要从市场上费尽心机拆入资金,以轧平头寸包管本行的活动性不发生题目。这就直接造成了钱币市场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加剧了市场利率的升高。 4 \$ c U4 U% K! e
验资行可在不影响本行活动性的条件下,将一部门资金高价拆出,得到巨额收益。而且,由于申购资金属于同业存款,不须要交纳准备金,钱币乘数被临时性急剧放大,使验资行短期融出冻结资金的动力更加富足。 $ i4 U/ ?* N" h
银行在打新股期间利用验资行资格举行“双向运作”已成为广泛的操纵伎俩,通常新股申购竣过后,资金被冻结的第二个生意业务日的钱币市场,会出现数量巨大的逆回购报价,大概就是验资行将冻结资金运用到钱币市场以获取收益。 6 Q- Q: g6 k6 H/ `
成“五大行”收益模式? 2 m+ A7 }& w/ q& Y# m
2008年一季度,管理层放缓了新股发行的节奏,使得钱币市场利率颠簸比客岁有所缓解,固然银行间同业拆借生意业务量仍维持在高位,拆借利率却有所降落。3月份,1天品种、7天品种同业拆借加权均匀利率分别较上月降落39个基点、75个基点。 ) L& a0 F) \& G' A& ?/ u
进入4月后,新股发行再次加快,钱币市场的利率未能再显客岁的惊人颠簸,由于部门银行在紧缩钱币政策下,对短期资金的需求仍旧茂盛,使得银行的资金拆放收益与客岁相比仍有肯定幅度的增长。
2 W. ~8 o# O. h/ o, ?; B# J# d 有机构统计,2007年新股申购年化收益率约为15%(按新股上市当日均价卖出计),2008年预计在12%左右。对于寻求低风险的巨额资金来讲,纵然以客岁最高的拆借利率8%盘算,仍有4个百分点的收益,因此新股申购对机构投资者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 ]/ S5 X' y( r% [; ?6 j& w
这就使得证券市场以及金融体系的大量资金聚集在一级市场,除自有资金外,机构一样平常还通过银行间市场筹集新股申购资金,从而引起资金的告急和利率的颠簸。这也使得大银行依靠资金上风获取暴利成为大概,并已经变相成为一些银行的固定收益模式。 & K% W; |* D! F0 X* H; h t+ a
现在,新股申购的验资行根本上是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在大盘股IPO期间大量资金汇聚到“五大行”,会给中小银行的资金管理带来很大压力,中小银行必须通过拆借资金维持运转,纵然利率很高。
+ ?5 D+ ^# d& K 对此,工行在2007年年报中形貌为“充实利用验资带来的巨额资金,通过钱币市场融资创造收益”;而交行则明确体现,“IPO申购资金运作成为整年业务亮点,运用新股IPO期间沉淀下来的申购资金,实现运作收入人民币6.8亿元。”
& |1 M: y! J8 h4 b- i, _ “一有大盘股IPO,就会加重资金告急局面。加上基于收益预期,市场融资主体通常忽略短期资金资本,造成shibor在此前后大幅颠簸,利率以致屡创新高,验资银行也从利率的急剧颠簸中,两头赢利。”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抱怨说。
; O; z, [0 N6 r0 E1 R9 u4 |: _ 也有内部人士质疑这种赢利模式,对银利用用冻结资金的公道性提出疑问。在资金在冻结期间,银行是不付利钱的,就不能按同业存款对待,那么银行以什么名义利用这项资金就值得推敲。如果仅仅是以验资名义获取资金,验资行只具有受托管理的职能,就没有运用资金拆放获取长处的权利。 9 Y+ N! k- B9 Y% N/ G
“而且,银行间市场是钱币政策传导的一个紧张环节,应保持相对稳固,而大银行却在新股IPO期间借资金上风控制资金的活动,造玉成社会资金活动性的急剧厘革,加大了钱币市场利率动荡及不确定性,容易造成定价信息扭曲,增长产物定价的难度,倒霉于形成公道的资金代价体系。”上述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