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证监会构造年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和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反串”发言,是近两天里财经界关注的重点。两位财经高官的发言,透暴露许多信息,更表达出金融范畴将继承改革的刻意。 f+ Z2 ^# n9 F) L
5 q$ j5 a# N E
周小川力挺资源市场的改革发展,夸大要为资源市场稳固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货币、金融情况。他还重点论述了资源市场应加快改革步调,并从进步资源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本事、完满市场化运行机制,以及守住不发生体系性风险底线等方面举行叙述;郭树清则连合资源市场开放、资源项目“可兑换”理应非常审慎,以及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等议题,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Y: K- i3 _) v& u# {( b
; m5 e9 [2 A. ?" G7 @% c4 k' m
毋庸置疑,两位财经高官都履历过多个告急财经管理岗位的历练,也都对对方的业务范畴比力熟悉,因此,所谓的“反串”发言,丝绝不见生疏。如许的“反串”,倒是让一个财经集会变得更生动起来。透过他们的发言,金融“改革”与“开放”始终是关键词。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财经官员的叙述里,针对金融风险的底线控制,也是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 Q2 L6 P" t- W, s( o8 W5 |& L) K3 |. l
资源市场的继承改革也好,人民币的“国际化”也罢,都是中国金融范畴未竟改革古迹的连续。而财经高官们的猛烈改革刻意与信心,是推动未来金融改革的告急动力。
) G L& I0 \" n2 a! |5 X w' V* y; {3 U/ ]" c) C% L+ f
自1979年开始,中国金融业履历了一场深刻的厘革。金融范畴的改革,与其他范畴的改革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30多年改革波涛壮阔的汗青。总体来说,金融改革的特性是自上而下的,留意“团体操持”,但也带有“渐进式改革”和“相机决议”的意味。2 h. l. E+ _' @. u$ m, S/ h4 K" i2 I
4 L* k1 l- j1 ^9 n$ o2 n客观而言,短短的30多年里,中国金融业走过的是一段难忘的光阴,改革与开放是主旋律。好比,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贸易金融机构连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都算不上,到21世纪初期中国银行业全面向外资开放,以致连续到自身的国际化进程,云云急剧的厘革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和阶段性地完成,并不容易。又如,现在多条理资源市场体系已开端形成。证券市场的创建,更是仅有短短的20余年,如今,中国股票总市值已是举世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7 P# Z9 x) G# \. u; C: K" c" ~/ y
$ \* ?9 B4 X/ z( Z别的,犹如郭树清所指出的,30多年来,中国资源市场对外开放走过了一条特殊的门路,其重要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始终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放在最重要的职位;引进外资有效支持国有企业改组改造;香港等地域成为资源双向活动的桥梁和屏蔽;证券市场通过渐进迂回方式实现了高度开放,等等。金融业改革的这段汗青,有成绩,也有不敷,但进步是主流。
' I, J- M; R( [: D# }1 c& b2 i; S5 i4 `! _
固然,现行的金融体制,必要改革之处尚有许多。如市场化不敷的金融体制,服务于更为市场化的工商企业,本质上存在着肯定的不匹配,这一改革使命就相称迫切。前不久,温州获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一办法,既是在为温州民间经济纾困,也是为团体性的金融体制改革探路。金融体制改革表现出加快迹象。
: |! ~4 @- o# u( [3 p2 w. D" T/ c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是金融范畴改革的另一个告急战役。唯有提拔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方能顺应新的经济形势。从方向来说,改革只能进不能退。中心也明确摆设,“十二五”期间会“徐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7 U( d1 t' R+ Y, d
2 p) f- T" O: Y* A/ {# B
同时,资源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本事还不敷,且如周小川所锋利指出的,中国资源市场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不完满,对市场管理还存在“父爱式管制”——这意味着,资源市场的市场化改革依然困难。此中一个范例的例子,便是仍在路上的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6 \" }* Z9 s; W+ _5 O5 K. w
' [# t( F7 m% [, ~
未来的金融改革固然照旧盘根错节,但大的路径已经清晰。利率、汇率的进一步改革已箭在弦上,加快金融创新也是当务之急。只管人民币国际化不是一个简朴的题目,门路并不平展,但方向也已清晰;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也还必要继承进步。固然,金融改革不但单是金融范畴的题目,还要与其他方面的改革形成互动,相互共同促进,才华更好地深化改革,并提拔开放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