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5月20日,着名投行高盛悉数售出其持有的工行H股,生意业务代价为每股5.47~5.5港元,较工行H股昨天收盘价5.64港元低2.5%~3%。一位靠近高盛的资深投行人士告诉《逐日经济消息》记者,上述消息属实。6 E3 S# B$ i* F) f
" ]/ ^5 J* [, f8 H* z: R
据相识,高盛自入股工行后,先后累计6次减持工行股份,投资7年累计赢利约65.1亿美元。( B' a0 C5 i9 T* l4 a8 t
; V* z, J/ q. _1 h" o9 i3 S9 i
“假如接盘的企业也在港交所上市,工行有披露上述信息的任务,包罗生意业务的详细代价。从工行并未披露来看,外界只能在一个季度后,查阅港交所股权登记披露中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和紧张持股人信息变革情况,才气看出生意业务的有关信息。”另一位资深投行界人士表现。& W8 i" z1 U N* m- C7 a/ |: ?
) P: D4 ~- }" M/ O" o5 E3 n- A
累计6次减持工行股份
: z) O0 r7 {- |! r' l3 D0 ?
) j! d6 D/ ~/ n 自2006年高盛斥资25.8亿美元入股工行7%的股份以来,高盛累计6次减持工行股份,近12个月已经减持了3次,投资7年累计赢利约65.1亿美元,是其初始投资金额的2.5倍。
1 @+ Z5 f- s# f4 }# h+ d3 v) A& O. I" s
“和以往反复减持一样,此次高盛亦是出于自身风险的思量,差异的是,这次已经悉数出清工行股份。”上述靠近高盛的投行人士对《逐日经济消息》记者指出,“出售股票是对现有投资的管理,在损益均衡上举行技能性调解,究竟这笔投资已经存续了很长时间。”* c' I8 \* W" L) H; A# M5 l% |* f9 l
( ~1 d1 v( J+ U& i0 |* _ “工行是中国银行业的领头羊,高盛出售工行持股不影响其对中国银行业康健发展的见解,高盛亦看好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上述投行人士夸大指出。
/ G O+ p/ [) L5 B
& {0 g$ y* ]2 g% q) G" q3 W* z 2011年11月10日,高盛减持工行时,时任工行行长杨凯生曾回应称,减持是高盛出于自身资产设置的必要,并不意味着高盛对工行投资代价认可的改变。2006年高盛入股工行时,外界广泛对中国银行业缺乏信心,唱空中国银行业的悲观言论甚嚣尘上。但制止2012年末,工行总市值升至环球第三,并入选环球资产规模最大银行。% T9 w& ^2 n4 t
- l: K5 R/ [# g$ l: ^
仍将与工行继承相助" {4 Q) f, A( l( v$ G( f8 ~
, u/ G3 {4 l& p; A- f$ D “高盛对工行的投资发展很快,两边在风险管理、公司管理、财务、内控、投资者关系、投资银行业务等多个范畴睁开相助。固然高盛不再对工行持股,但两边仍将在广泛范畴睁开相助。”上述靠近高盛的投行人士对《逐日经济消息》记者表现。
" L. B: m, ]8 `; ] S5 G) Z" D) H3 P' [
据悉,高盛等国际投行既有提供投资顾问服务的投行团队,又通过旗下离岸基金运作投资事项。“在其服务的公司上市前,这类投行通过离岸基金到场持股,其投资银行团队跟进公司上市,上市一段时间后再退出赢利,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方式一样。”一位资深的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换句话说,上市公司既是投行的客户,投行又通过旗下基金作为上市公司的投资人。”' m* E: H8 w2 D: w/ u0 n( y
, f1 ?" Z2 k+ V7 T+ n, @ 高盛此次悉数抛售工行H股,正值中国GDP增速下行,外界唱空中国银行业论调盛行之际,抛售的时间点颇为耐人寻味。0 n: X' h u1 T
i/ C1 A9 f. m' U. M) d “对高盛此次退出时间点不宜太过解读,”上述投行人士称,“高盛充当的是战略性财务投资人脚色,早晚要退出。业内这类投资周期广泛是3年~5年,退出后再投其他回报更高的项目。高盛的赢利回报不算惊人,赚10倍、8倍很正常,假如是科技类公司赚100倍的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