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委托银行发放的贷款,变成了非法汲取公众存款,这一“异化”路径的关键环节,到底出在哪儿?
! R3 O3 p8 K1 R9 L如今,此案处于终审阶段。9 _. ^; g5 U: g9 Y9 ^& O3 U9 G# Y
这条路怎样走的,变乱要回溯到2008年10月。
2 N `) H; d! p3 o( u D变乱发生在浙江温州,一个民间借贷危急率先发作的地区。彼时,侨居葡萄牙的温州华侨李捷克,以及受其他8名温州华侨所托,通过李的银行账户,委托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城东支行,分两次向其时温州本地的地产大亨徐世国发放一年期贷款,共计1.1亿元。- T$ P0 C. y' a2 L2 o: }"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一份贷款协议看到,李捷克作为委托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温州城东支行(下简称“浦发银行”)作为贷款人,徐世国作为乞贷人,三方签订了委托贷款条约。徐世国以其名下温州云天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地盘利用权,为贷款提供了足值抵押包管。位于温州经济技能开发区的滨海园区B601B-2号地块,评估价为2.5亿元。按照条约约定,为委托贷款一连提供最高余额不凌驾1.7亿元的最高额抵押包管。
. @9 K5 i4 e% X' s- v2 q* q( O" Y N多份司法质料表现,徐世国在2009年3月归还贷款利钱90万元之后,再没有还过利钱和本金。这一年4月,徐世国因涉嫌条约诈骗罪被刑事拘留;当年10月,李捷克启动了诉讼之路。
2 e- G2 w* g( U. G( G( G6 W5余年间,李捷克作为第三人,和浦发银行两次告状,两次上诉,欲尽快处理抵押物追回欠款。但均因徐世国涉嫌非法集资犯罪而被驳回。至2015年1月,李捷克的委托贷款案也被并入徐世国非法汲取公众存款一案,暂告一段落。
( b( ]4 Q+ p8 @1 l+ f从金融借贷纠纷案,到非法汲取公众存款案,李捷克失去了原来优先受偿的足值抵押,相应的抵押物也被纳入全部涉案债权人的比例受偿范畴中。4 n" T5 ]' C: X& U0 x
徐世国何许人也?
7 E. ^( t2 C1 `令李捷克一案频频陷入僵局的徐世国,出生于1964年,曾是温州本地著名的地产大亨。但其更为人所熟知的,恐怕是“云天案”的主角:一房多卖、重复抵押的始作俑者,涉及非法集资,连同其他几个案件,还曾在温州平阳掀起过一场官场震动(此案21世纪经济报道曾在事发时做过具体报道)。4 {2 M# V, U) k
徐世国名下共有5家地产公司。2003年,其创建了温州云天房地产开发公司,之后收购了温州佳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和温州百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和2008年,徐世国拓展温州之外的业务,又分别创建了福鼎云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和乳山市云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 t) G" ^6 @8 L9 v8 o2 R
扩张的同时,危急酝酿。
7 p; ^: J# O9 }' V, V8 N2 H3 L“温州云天初始在项目开发及资金流转方面应该还是有序与良性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结果都还不错。但厥后徐世国头脑发热,掉臂公司自身能量开始盲目扩张”,曾有徐世国的债权人云云形貌。4 Z" k( A8 }: j+ C+ `" [: [
2008年前后,在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徐世国随处拿地。在上述委托贷款中的包管抵押物,滨海园区B601B-2号地块就是徐世国在2008年5月,以1.7亿元(2589万元起始价)拍得。其时,徐世国还以4.7亿元拍下了滨海园区B601B-1号地块。
# {- Z- s5 R H- F5 r! B ?根据案情回溯,拿地款上亿上亿地付出,早已使徐世国的资金链左支右绌。从银行直接贷款已不大概,徐世国把眼光瞄向了民间借贷市场。
9 [0 x& z# n2 \8 S2 u e但是云云巨额乞贷,包管抵押物的泉源是个题目。1 K7 T1 B2 p2 a9 X% M' A
多份司法质料表现,实在,从2006年开始,徐世国就通过在平阳房管局鳌江房管所工作的“内线”杨希前,为其还未通过验收的“鳌江21世纪”项目重复管理登记存案,以筹措资金。经警方观察,徐世国通过一房多卖和重复质押,非法召募了3.3亿元。此中,有房产反复登记存案,竟然高达10次。
3 Q8 G: u' J7 ^7 ]4 v) z2 n4 d2009年4月,徐世国因涉嫌条约诈骗罪被刑事拘留,5月取保候审,又于2010年10月被逮捕。等候徐世国的,另有更多与借贷纠纷有关的审判。彼时的李捷克不会想到,自己的这笔委托贷款,会被卷入徐世国的非法集资案。
! P: N4 v- ]; C0 p5 |- |5年间,两次告状
; l) k& P4 R& T9 J
/ t* |2 x, Z. J$ w' k+ q对于缺资金的徐世国来说,能从银行得到委托贷款,无异于旱中逢甘霖。李捷克通过浦东银行发放给徐世国的贷款,年利率仅为6.93%。 y$ C- U3 \3 Z# n t4 Q) j
所谓委托贷款,是指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商业银行(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乞贷人、用途、金额、币种、限期、利率等代为发放、帮助监视利用并收回的贷款。也就是说,钱借给谁,怎么借,都由委托人来确定,由委托人自己来负担光荣风险。2 T' I$ _' }0 p; w2 t
对于像李捷克如许的资金方来说,把自己的钱通过银行放贷,期初以为,在资金往来的安全性上,无疑“更靠谱”。
, `- |; r- A1 p: u三方协议告竣后,徐世国在2009年3月还了90万元的利钱。随着委托贷款条约到期限期(2009年10月)邻近,徐世国不光只还了90万元的利钱,还在当年4月30日因涉案被捕。条约一到期,浦发银行,李捷克作为第三人,第一次向温州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温州中院”)提起了民事诉讼。; z. Y& J# r0 t. J( j
今后的5年,官司不绝未曾“开打”。
! `: p0 ~/ j8 q当年12月,温州中院以温州云天房地产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世国同时又是温州佳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而佳和房地产公司因非法集资案已被司法部门存案侦查的缘由,乞贷条约纠纷有大概涉嫌犯罪,驳回告状。
4 y( ~' i3 S9 e) W2 E对此,浦发银行和李捷克曾表现不平,上诉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10年3月,浙江高院宣判维持原判,但表现,如果经刑事侦查途径,影响该案诉讼历程的因素消除,仍可依法诉讼。
2 m8 P1 b1 n* M$ }' v* E* x+ i. J2011年,变乱似乎迎来了转机。
8 s# b$ ^& T _; @9 b9 a当年6月1日,徐世国因非法汲取公众存款罪(涉案15亿元)被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 T: P c, K# [0 C& \
正是由于有了讯断,2012年10月,浦发银行和李捷克第二次提告状讼。2013年3月,温州鹿城法院同样出于该案大概涉嫌犯罪,停止诉讼。两边继承上诉,再次遭到驳回:徐世国有案在重案,因此维持原判。
$ E! |6 a* {3 H3 `) U* ]两次告状,两次上诉,都由于徐世国涉嫌犯罪而无法审判。未曾想,徐世国的非法汲取公众存款案子重审之后,到2015年1月判断,李捷克的案子被归并入了徐世国另一个非法汲取公众存款案子中。! p9 e# l7 L- S- K# u
从2014年1月,徐世国涉嫌非法汲取公众存款一案重审,整个过程,退回增补侦查两次,延伸检察限期3次。终极,该案查出10亿多元(不含第一次查出15亿元),未归还5.6亿元。此中,李捷克有2.4亿元列入被害人的非法汲取的公众存款范畴中。
7 Q" `* V( F* e' q; L委托贷款的非法化路径
0 I! l8 c7 u& ~$ z& Y- Z# q5 ]& O% z
一笔银行委托贷款,怎么就变成了非法汲取公众存款?司法层面的法律依据到底怎样?( _) Q: l2 t' G7 f1 N: h
必要分析的是,在1.1亿元的委托贷款中,包罗李捷克(1113万元)在内,一共有9名债权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的干系证据表明,上述8人通过转账、开票等方式把资金交予李捷克,由李捷克在浦发银行开设了委托贷款账户。
# {6 C/ E0 q) d- n但有证人证词表明,李捷克收取了徐世国除银行利钱之外的额外利钱(包罗银行利钱在内,月息3分),存在徐世国向李捷克汲取资金的毕竟。别的,证词还指向其他债权人和李捷克之间存在委托署理毕竟。显然,题目就出在这个环节。但这一个环节存在的争议,如今也没能理清。
, o: S& y+ t/ q) W2 m/ D而李捷克的辩护状师,浙江诚鼎状师事件所状师盛少林以为,除了房丽萍及别的两名不在本案债权人之列的证人证词表明,并没有徐世国和李捷克之间的款子往来根据,也没有其他证据支持有额外利钱的毕竟。而两份《委托贷款条约》可以证实,贷款人为浦发银行,乞贷人为徐世国,李捷克为委托人。在此前的诉讼中,李捷克也是不绝作为第三人,委托贷款的法律关系没有贰言。- V$ ?, u3 R# M! {
就李捷克和其他债权人构成委托署理关系,盛少林反驳称,并不存在符合委托署理法律特性的毕竟和证据。
" M; E) ?: D, \8 I# b* j* f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1月,浦发银行、李捷克和温州云天公司签订过一份类似的2500万元委托贷款条约。温州云天公司没有按时还款,其时告状讯断的结果,是处理抵押物予以全部实行。
/ @' r9 j# I" z- ], O$ r2 M险些类似的案件,为什么前面的被认定为委托贷款,背面的被认定为非法汲取公众存款?( {, c1 J4 a! }
对李捷克而言,当委托贷款变成非法汲取公众存款,原先自己优先受偿的包管抵押物,也就是其时估价为2.5亿元的滨海园区B601B-2号地块,就要按照1.1亿元在徐世国一案全部债务中的比例,和其他债权人一起受偿。换句话说,原来李捷克案件中的抵押物被放到了徐世国涉案的资产大池子里。
9 o; ^; x9 N. C5 k2 g1 X司法层面的差别认定,也令这笔贷款争议不休。作为追债方,以为本地这一处理有肯定的“不公”因素存在。于是,一边通过法律追讨,一边则启动案外的申说之路。5 r7 E6 ?; [. K A. q
“徐世国的公司早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主观上非法占据他人财产故意非常显着。徐世国的案件不光被司法构造分割处理处罚,而且予以重罪轻控、轻判,显着有别于温州同时期的法非集资案件。”李捷克在《关于要求克制公司不公、惩治司法腐败的告急陈诉》中如是写道。
- M& P- k/ F8 I9 a; n2 }对于2015年1月的最新讯断,认定李捷克和徐世国之间有2.4亿元借贷金额,且认定已经归还1.5亿余元,李捷克表现非常不解:自己和徐世国之间,除了一笔已经实行完毕的2500万元,和不绝哀求诉讼的1.1亿元,并没有其他的借贷关系,何来2.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