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安部联合缅甸执法部门,在缅北的深处当阳地区抓获1079名涉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其中763人是中国籍。看到这则新闻,我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长期以来,这些诈骗窝点不仅伤害了无数人的财产,更直接威胁到了我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如今,打击行动取得如此重大突破,我不禁想说:这些人,终于得到应有的下场了!4 v7 V. @3 T+ j/ p% s$ ?
诈骗窝点,“靠嘴吃饭”的黑色产业2 q9 V2 \8 C, `6 e; Z$ A: k
如果你没接过诈骗电话,那绝对是“幸运儿”。这些诈骗分子打着“客服”“公安”的名义,编造各种谎言,骗取钱财。我记得朋友小刘曾经就差点被骗。他接到一个“客服”电话,说他的快递丢了,可以双倍赔偿,但需要提供身份证号和银行账户。幸亏小刘机警,没有上当,但骗子的手段之多,听得我直呼“太专业了”。. C9 M3 ^6 L1 H
而这些“专业话术”正是从缅北这些窝点里流出的。警方缴获的大批诈骗话术脚本,条理清晰到让人不寒而栗。比如“假客服”剧本会标明每句话后续该如何应对,“扮公安”话术甚至会教骗子如何威胁受害者,逼迫他们“乖乖配合”。真是把“骗”当成了事业。4 k* p: i/ R) P @; F5 D
% i( m. S' X5 X- }
* c* p+ f8 d* O% {
大网收紧,763人落入法网
* c% H9 e- u8 X这次在缅北当阳地区抓捕的行动,称得上是一次“清剿”。763名中国籍犯罪嫌疑人被移交回国,其中还有69名网上在逃人员。这背后是中缅双方警务合作的不断加深。从去年专项工作开展至今,中方累计抓获了5.3万多名涉诈犯罪嫌疑人,连同缅北的“电诈园区”一起被铲除。
' c. H: r% F$ n6 H, v8 @) {然而,诈骗窝点又像野草般从缅北边境向纵深转移,从万海到当阳,再到妙瓦底,他们妄图换个地方继续作恶。可惜,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次,他们跑不了。) w$ r/ l$ [& o
电诈之外,暴力犯罪更加猖獗& z' Q# P; s* J, i. h# a( k0 }
电信诈骗已经够可恶了,但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的手段不仅限于“骗”。在这些窝点里,还衍生出非法拘禁、故意伤害甚至绑架杀人等暴力犯罪。尤其是被诱骗过去的同胞,他们有的因为拒绝参与诈骗,被拘禁殴打,有的甚至被非法买卖。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不禁想问:那些打着“高薪招聘”幌子的广告,你们的良心在哪里?
7 k3 m, F' A. V, T: q; _9 y高薪诱惑下的“陷阱职业”6 `: |2 g9 y0 A) k4 m5 K% j5 i# G+ P
我觉得,除了打击犯罪,防范教育同样重要。许多人上当,不是因为“傻”,而是因为骗子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贪图高薪”。比如,某些招聘广告写着“包吃包住、月薪数万”,却不会告诉你,你可能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3 m" l8 K! ]' W- D3 L% G对于这样的陷阱,公安部也一再提醒:不要轻信境外高薪招聘信息! 不要觉得“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正是因为心存侥幸,才会掉入深渊。3 R7 i1 ^, C. c' Z# P- O6 K8 `
霖得泓言:守护安全,人人有责, r! h z, r2 P# b9 Z8 R
打击跨境电信诈骗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上海霖得泓律师事务所,我们始终关注这类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件。如果您或家人曾遭遇电信诈骗,或者对境外高薪招聘心存疑虑,欢迎联系我们4006606869,我们将为您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 b7 I* s! ?" r7 `" v4 C# ?
法治社会,人人都是建设者;诈骗犯罪,人人都是受害者。愿法网紧密编织,让那些毒瘤无所遁形。
: Y* G) L7 N; i原文链接:https://www.lindehong.com/xyxw/2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