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创新与融合:2014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大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2 17: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范畴不停地有创新的变乱发生,既有互联网企业向金融范畴的舒展,又有传统金融机构积极拥抱互联网。业内专家分析以为,通过对各类创新案例的分析和观察,可以看出,2014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显着出现出“多元化创新”和“跨界融合”的大趋势。
* ]! J2 S* p2 v/ n
7 Q+ w% V! }, Z  多元化创新
) s4 m7 Y: a$ i4 n% {% b/ f- J+ i$ W( @$ W+ L; ~2 d5 r
  1月12日,工商银行电子商务平台“融e购”商城正式上线业务。这一变乱被业内人士当成了2014年传统银行业反击互联网企业的一大标志。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2013年年中工作集会会议上曾表现,这一综合电子商务平台聚集网上购物、投资理财、网络融资、斲丧信贷功能于一体,即“付出+融资”。/ |- a+ {  [; E8 D) @( y( l
# @! g2 _! ~0 b! r& P: q
  此前,建立银行已搭建“善融商务”平台、交通银行推出“交博汇”网上商城,农行推出“E商管家”、中行推出“中银易商”,民生银行七大股东创建民生电商等。多家银行业机构积极拥抱互联网,扶植本身的“互联网基因”,渴望通过学习和鉴戒阿里巴巴、京东团体做好电商平台的方式,延伸金融服务链条,特别是积聚互联网大数据、开展云盘算、扩展征信体系,把大量“长尾客户”揽入怀中。' \8 f6 D( A4 m4 F/ B& H( j* _: O6 f

% ?* q( x( W% U0 R! Z  d) y  1月16日,安全团体的壹钱包内测版正式上线。该产物由安全团体旗下安全付研发。此次推出的壹钱包测试版重要具备转账付出和交际谈天功能,随着壹钱包产物的进一步升级,中国安全的金融全牌照上风将让壹钱包的功能拥有更多大概,将来将成为一款能“赢利”、“费钱”、“省钱”、“乞贷”、“打电话谈天”的电子钱包。作为一家综合金融企业推出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终端,投资理财大概是“壹钱包”的独特上风。
* X2 x7 t* q7 O" C/ k6 ^0 U6 c7 I1 Q
  安全团体的互联网金融详细战略也在同一天初次公布。安全团体董事长马明哲先容了壹钱包为核心的“1333”交际金融服务平台战略。他表现,安全的互联网金融驻足于交际金融,将金融融入“医、食、住、行、玩”的生存场景,依托1个钱包,实现3大功能,覆盖3层用户,历经3个阶段,以及渐渐推出333项生存场景应用。
- S% H5 e0 U# ^4 Z4 _3 ~  x  I7 f. S
  安全团体作为当今少有的全牌照金融控股团体之一,最早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广阔远景及大概对传统金融业的巨大打击,并知行合一、赶早布局互联网金融。2013年年底之前,安全与阿里、腾讯合资创建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已正式开业并开卖干系互联网保险产物。进入2014年,安全团体重点开发和创新推出的壹钱包,体现了其抢占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至高点的战略意图,如果顺遂发展,当其客户到达上亿级规模,那么安全系互联网金融将成为将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中最告急的一大“板块”。9 U3 l: N7 y$ J1 E, W; ^) Q

, H" o! X( x, F: I/ Q/ u/ l# r  2014年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好戏,不但传统金融机构接过了客岁互联网机构创新的接力棒,而且互联网企业和已找到乐成商业模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将上演一出接一出更悦目、更刺激人们眼球的大戏。
) b8 ^  x( C! n3 x" c5 y* e  ~; F; F8 m$ N( v/ S
  1月7日,新浪与付出宝公司在北京公布,将全面买通微博与付出宝账号,推出“微博付出”,使微博平台上的在线生意业务及线下商家斲丧均实现“一键付款”。据相识,双方自客岁5月启动战略相助、买通微博与淘宝账号并推出微博淘宝版之后,高出5亿的微博用户享受到了这一更轻便的购物方式。现在,微博与付出宝的二维码扫描已实现互通,并将在O2O层面睁开进一步相助。通过此次相助,双方将进一步强化微博“欣赏-爱好-下单-付出-分享”的社会化营销闭环上风。
3 y3 b/ z* n7 [8 R' V! o- F% @  v% `+ R' r3 l4 ^
  1月15日晚,腾讯公司推出微信理财产品——“微信理财通”。微信理财通提供商为中原基金,即中原基金旗下钱币基金“财产宝”。微信理财通的操纵很简朴,只必要将个人的银行卡与微信理财通绑定即可,绑定后直接点击存入即可完成购买。简朴快捷的操纵使“理财通”的受众人群更为广泛。业内人士推测,基于微信现在约8亿的用户数、高频次打开率,微信理财通将是将来最有潜力对抗余额宝的产物。
2 |" }0 N: B/ [: j  B, r, N
3 L) T7 l, j& x  进入新年,余额宝的“打击波”效应还在连续,至1月15日,天弘基金余额宝规模已高出2500亿元,客户数高出4900万户,该基金现在的资产管理规模在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行业中大概排名第一。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都认识到“余额宝”模式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都在暗地里调兵遣将,开发创新“类余额宝”产物,渴望挑衅“余额宝”。“微博付出”可以视作阿里巴巴扩大“余额宝”战果的积极布阵,“微信理财通”可以看成腾讯向“余额宝”挑衅开疆拓土的“新战场”。其效果很大概是共同把“蛋糕”做大。
8 N1 z$ l+ u+ j) b' ^
4 j6 ^; K. S+ y  r  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融合( Y3 g. I8 H- D; A0 U

: V) d3 B! t1 `  1月23日,中国银联与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新浪付出科技有限公司公布告竣三方相助,通过整合各自产物、客户、渠道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互联网付出服务,共同打造开放相助、互利共赢的互联网付出生态圈。8 i0 [- ~' L2 r/ R" m' v  Q/ l

* l! y& V+ u$ o. Z7 S5 N5 a  这一变乱是范例的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相助、创新商业模式的办法。着实,自一开始,在互联网企业与金融跨界融合的同时,传统金融机构即开始举措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融合的进程。只是这一过程是渐进的,但是到2014年这一进程显着加速,很大概会取得告急突破。
! O. w( k) a, e; ~5 V$ N0 h& j- Y2 A4 n8 e
  此次新浪付出在得到央行付出牌照后正式接入银联网络,从事线上银联卡收单服务,为包罗5亿新浪微博用户在内的持卡人提供便利的互联网及移动付出服务。将来,三方还将探索更多付出应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相助,满意商户和个人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付出需求。
4 Q0 s$ _) g" A( t
% F' v0 H. k4 D0 U: c  此次银联与新浪相助探索互联网付出创新,不但有助于提升网络交际、移动互联等斲丧场景下的客户付出体验,也将助力提升行业创新本领和服务水平,推动付出和互联网行业共赢发展。因此,这一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金融的相助创新将带来多方共赢格局。
1 V. c7 v) X# `" l' ]8 w4 ~7 M
0 O( p4 g; N1 i, k1 _' E, s% P  当前,银行业机构开展电商平台的创新实践,可以归于金融机构与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这将加速“金融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着实,我国银行业机构比力早地使用了信息化、互联网化技能本领,来开展金融服务,如开通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但是大多只将互联网当成一种产物和服务贩卖的“渠道”。如今,银行机构开始认识到,要顺应互联网化大趋势,要用互联网头脑和方式满意已往不敷银行风控“尺度”的约70%至80%的用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恰恰这70%至80%的“长尾”用户已经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志在必争的巨大市场,如果银行业机构举措再迟缓,那么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终会给银行业机构带来致命的打击。; I* _& W7 t: x% c: f' e, C" I

+ p: _  I9 d( @: w5 c7 C  2014年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融合及其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融合趋势将出现许多热门,令人目不暇接。5 m: X" C5 G8 Y. h( u$ e/ p

: R: e" d! S1 ], x) u  “微博付出”是新浪这家互联网流派与付出宝这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第三方付出)融合创新的效果,“微信理财通”是腾讯及其旗下财付通(第三方付出)与中原基金这家基金行业机构融合的创新理财平台……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变乱和案例的出现。
1 O0 g/ [. Z0 c, l  S3 g0 {0 }4 o6 e6 ]
  可以预期,环球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海潮将催生出无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促使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多层面、全过程举行融合,由此形玉成新的今世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
http://www.simu001.cn/x106148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9 09:43 , Processed in 1.5624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