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周末课堂:过顶大阳--股价强势启动的突破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 15: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部就班股评室地址: http://live.**/2719/1 f0 g2 @. F' V) Z# V
按部就班周末精选课堂:《过顶大阳--股价强势启动的突破信号》
& s( I4 ]* C* c1 K+ I- A$ |- J
- m4 r# v8 ~' @5 f; L; q; A. q
" Z" X. r# S; g- o) |通常在股票形态学里,股价经过阶段整理后可能形成一个圆弧底、也可能是一个矩形等其它形态。而后,以大阳线放量突破此形态,这将预示未来行情有望持续走高。单就突破而言,从股价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低位突破、空中加油突破和高位突破。在突破方式中,涨停板突破无疑是最强的一种突破特征,其次是大阳线突破。无论是中短线交易,我们必须重视这样的技术突破形态。
* K! t) p) O$ l* }" `/ C! | 在实战中,大阳线突破一般都是在重要的技术位。比如,前期阶段高点、趋势线压力位、前期密集套牢区以及重要颈线位等。而只有这些重要的位置被突破才有重要指示意义。另外,突破之时应伴随放量,成交量越大、阳线实体越大,这样的突破主力才能快速的拉升,同时吸引大批跟风盘协助股价持续攻击。
  O' a; p) T; K8 w2 }( g
' i) t. x, N+ y, B  g* R: n 如上案例图所示:此股经历了一波快速的上拉之后,在A点形成阶段性高点。从A点做一条向右的水平射线,就是该股日后重要压力位或者说是未来需要突破的长期颈线,这条线就是A-C的连线。股价开始从A点震荡回落,终于获得支撑并反弹到局部高点D点,从D点向右做射线,形成了D-E短线颈线位。之后该股开始盘整9个交易日,终于在F点放量突破。之后两日连续上攻,股价成功突破D-E短期颈线位,但最终还是在B点受到长期颈线A-C压制并回落调整,但并没有跌破D-E支撑线。再之后股价在G点以涨停板的方式放量突破长期均线A-C,之后股价一路飙升,气势如虹。
7 ^4 v$ `/ d: U- i(附录:G点突破当日的涨停板分时图)3 {- u. M1 X4 J( w$ e- ?9 g- Q
8 x8 Q, q- I8 M# d
形态突破需要时间做积累,正所谓“横有多久,竖有多高”。主力资金运作股价,通常就是以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来积累上攻动能。投资者除去准确把握放量突破的重要规律外,还需要注意几点:
+ T) Y' v% M* |; G8 g" V如果突破失败股价会重返箱体,要做好止损准备。而股价以涨停板气势突破时,还需要留意涨停时该上市公司有没有利好消息刺激或该股是否为当时市场热点范围。如果具备的话该股涨势会更加猛烈。
& t( U( s5 }4 w# D5 u3 H
8 h6 }& A6 U7 a% W4 ~本直播《十一月VIP包月》宝箱将已经发布,2 L) v: [5 U$ _
服务期为订阅日至11月31日,超长服务,物超所值;7 v8 E5 v) V7 c+ C' i
原价600金币,老用户5折优惠仅为300金币;
+ d/ W5 g8 e: ^1 b0 D新用户前20名6折优惠,仅为360金币!
9 Z% ^' \; D( m8 h/ X8 L% s' D$ s宝箱链接地址:
: t' D2 o/ U: J1 p. C; Jhttp://live.**/baibaoxiang/16833
http://www.simu001.cn/x1105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5: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5: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这么多的人都回了,我敢不回吗?赶快回一个,很好的,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 15: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为赚分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6 12: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30 21:36 , Processed in 1.38997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