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5日发布的两个数据引人注目:一是2014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58万亿元,创出单月规模汗青新高,1.33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也创出近4年来最高程度;二是1月存款骤降9402亿元。' H# K( M! w" Z q9 @0 z/ e
; _: d; q( s( O4 @+ z: ^2 M! v
1月贷款猛增不难明白。1月信贷激增一方面源于年初各行信贷筹划较为充裕,且第一季度多投有利于进步贸易利润,1月份信贷投放动力较强;另一方面,2013年年末信贷束缚较紧,部分贷款也顺延至2014年1月发放。这些因素有利于1月份贷款多投。
' h5 }1 b$ N" o% J1 q; z3 v5 [' a4 B) \) v) i3 E
至于央行1月17日召开聚会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要公道安排贷款投放节奏,防止资产过快扩张”,根本属于老调重弹,对金融机构年初“早放贷、早受益”的惯性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
7 ?) y# a4 O" z6 G& {# d2 D% g% s* H* w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人民币存款镌汰9402亿元。这是个令人吃惊的数字。钱都去哪了呢?
% D( N; \% m7 p" _, M1 f. C; `9 ^- _0 G4 C5 G# u4 l% Y
一是理产业品的发行吸纳了大量资金,二是互联网范畴反复推出的吸金产物分流了相称部分资金。这是一种趋势,不是短期征象。以是,存款分流的征象还会一连上演。/ }6 A9 G2 i9 M0 I9 [! z
H' G1 z" r" k$ {9 s2 T 存款分流至少会带来两大深刻影响———
0 N' X4 n8 ]4 p8 x$ ]
( f" d7 ]: v4 N- ~ 一是对国有贸易银行恒久的把持和暴利产生猛烈打击。原来国有银行把持了存款渠道,人为压低存款利率,银行用储户的低本钱资金为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中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等发达发展,各方对资金的争取白热化。存款加快分流,推高了现实上的存款利率,压低了利差。因此,存款分流是把持大银行不得不将暴利向其他竞争者和储户做某种程度让渡的过程。银行“躺着也赢利”的局面将渐渐改变。别的,如果存款搬家一连下去,或将在某些时点对银行活动性造成打击。
7 r/ Y; v9 x) N! B. s0 ^3 `/ t+ p
. Y9 t7 @# t% a3 T+ ]) d! W- M# B 二是不停推高的利率程度会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固然贷款的竞争会使贷款利率并不与存款利率同比例上升,但陪同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预计央行利率中枢或有进一步抬升空间,这会加大实体经济的谋划本钱,减少实体经济的利润率。思量到产能过剩企业、地方融资平台以及房地产企业对资金代价并不敏感,受资金代价上涨的影响较小,预计受负面打击最大的将是中小企业。0 U; N3 X5 u% _! ]
$ a0 P6 N7 `0 W% G- F" W7 \) ]
经济学家刘煜辉以为,只有当资金需求端受到有效克制之后,利率中枢趋势性下移才气发生。而需求端将来状态的改变重要是看三件事是否答应发生:关厂(地方当局答应一部分僵尸企业、过剩产能企业退出)、下马(地方当局缓建或砍掉部分项目)和违约(名誉体系的刚性兑付被突破)。只有这三件事发生,才意味着减杠杆实质性开始,否则无解。. W% w9 ~$ T9 ]. J: {9 C+ j
! D+ M+ w/ r# B0 _: O* U- O0 A* W# V
简言之,刘煜辉以为资金需求受到克制才气推动利率中枢下行。这没错。但存款“大搬家”的征象提示我们,现实运行中,大概先通过存款分流和利率中枢上升,克制资金需求,再造成利率中枢下移。这个过程发端于利率市场化,并通过反复反复震荡才气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业免不了一番痛楚的折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