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商学院的学生毕业以后,拿一个卡片来打洞,买一只股票打一孔洞,那么,终其一生,一定是卡片上洞洞最少的学生成为巨富。) q7 U' i9 c& |- A
: C u6 d) J. h( h
0 l( C+ ^7 E0 T, n“钱在这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许多精力旺盛的有进取心投资人财富渐渐消失。”" W: D! @% q- k! A3 ?6 w
, ?5 I; m$ c' `8 V从某些交易单上可以看到,获利最多的月份交易次数往往是最少的;相反,出现亏损的月份往往伴随着频繁的交易。
2 `1 T% T$ L8 @" @9 C. A& s. }& p( q* G" l! d+ y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 y: ?; `/ R) w' L( u0 ^) f6 M- b+ ?# S( r$ P# x* _$ Z5 ~' w
' d0 V8 X/ b8 e% Q
因为如果是顺势交易的话,需要做到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亏损的时候,需要及时止损,所以持股时间很短,表现出来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交易次数比较多,盈利的时候,需要拿住单子,表现出来就是一段时间内交易次数减少。# Y+ ]4 a: p; |$ o9 e9 F/ H
+ x+ [$ v4 ^/ O" V+ w. _
无论是来自投资大师的教诲,还是自己的实践都充分说明减少交易次数的重要性,这是从无数次金钱损失中获得的深刻教训。频繁的操作,不但使得自己迷失方向,从一个弹坑跳到另外一个弹坑,却无法躲避亏损射来的子弹,更别说带来交易税、手续费的巨大费用支出。' u) `6 O. D8 K! s( H
4 J' ~2 Y% _& r由此我们可否从限定自己开始,一个月交易次数一开始最多不能超过3次,习惯以后每月逐渐减少,慢慢的把少操作、不操作当成一种习惯。
0 W+ ?9 E( p" {期市取胜的关键不全是靠技术,也取决于你的心态。不追抄底摸顶,不频繁交易,这是一个成功投资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8 Y5 |+ |8 s! ~* N* @# [- R) k6 r: U
9 l& t2 j" N* G7 Y+ l5 G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 W+ S8 w8 R3 G7 C/ s( o
并不取决于它有多少块长木板,
% T' [5 g; F: }5 | V3 g! [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
9 |8 X7 J1 o* l! e- ?如果围成木桶的木板绝大多数都是长的,
. p6 H$ U I% e3 n% g0 F# M9 K* [惟独有一块是短的,
c C) ]7 T8 x o/ y! p" _2 R那么木桶里的水就会从短木板处流走。
7 C. l: J( |) W9 z; t% a& @这就是传统的木桶理论,或曰“短板效应”。
8 Q! t9 d f0 F5 [3 y% a% _; x- C6 Y4 |. \$ z. J# Q6 d7 B
/ N8 G0 g1 i: w4 S7 A
市场中“长木板”相当于投资者的长处或优点,而“短木板”相当于人的短处或弱点。一般来说,投资者大多数都是有一定投资技能的,有的擅长基本面分析,有的擅长技术分析,但为什么会常常出现投资失误呢?原因就在于投资的最终收益往往不是取决于投资者擅长的方面,而是取决于投资者最不擅长的方面。+ z6 v' L+ d0 }$ D0 A B
2 M! k4 B: H5 @' E& H9 |9 ~/ g2 @
在所有的“木板”中,最短而又最重要的那一块,莫过于投资者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这些弱点包括缺乏耐性、贪婪恐惧、浮躁冲动、患得患失、随波逐流、眼红手痒、不甘寂寞,等等。一句话,总是跳不出圈外,从而总是迷失自己。- Y8 C! `# g! ]+ T
8 Z/ r9 O3 X! Z0 v7 W' {; _5 {% Q可以这么说,只要你是一个心理正常的投资者,那么以上人性的弱点肯定会或多或少的在你身上体现出来。但是在投资中,它恰恰就是那块“短木板”,往往是致命的。而成功的投资人生,就是不断克服“短板效应”的过程。
4 W* H5 c: b" E/ V6 z. H
. O7 w3 Q; p# x" I; ?但是,做比说难上万倍,知与行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经历一轮完整的牛熊转换,不经过金钱的累累亏损,你是绝对体会不到的,因而也是很难成熟起来的。一旦你知了也能行了,而且成为一种习惯,那么,你会发现成功的投资其实是,既简单又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