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织管理类结构化问答题1 E- w" [7 P; y8 _. z& \ 
假如去偏远山区支教,你都要做什么准备?$ q" [$ u; n! m* Z/ v 
【参考回答】 
' y! S9 I8 ]: ^% @分析:这个题目主要回答的是组织管理中的事前准备的环节,注意关键词一个是“偏远山区”另一个是“支教”,所以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心理和物质准备、能力和素质准备等方面入手。  
( N! w7 y. ^& q! q参考答案:(目的意义)偏远山区是教育欠发达的地区,去偏远山区支教有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锻炼个人能力,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要去偏远山区支教,会从以下 几个方面做准备。 % n! ~3 g/ X% y: t( R# a/ @ 
(具体做法)首先是心理上的准备。我会事先了解支教地点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当地的学生和同事进行沟通,便于后期支教工作的开展。另外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虽然偏远山区一般条件比较艰苦,但我会把这种艰苦当做对自己的一种锻炼。 + q: \& D" h- _- t  w 
(能力与素质准备)做好这些心理准备之后,我要做好支教的能力与素质准备。第一,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授课能力,制定教学计划,为未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习能力做好专业准备。第二,沟通能力:与学生、教师、学校、家长等的沟通交流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人要随和,易于与人相处。第三,经济能力:能维持自身生活所需,每月节约开支,但也应 有所结余,以备不时之需。  
( d: g8 d  V3 ^) e8 b1 s(总结提升)总之,我愿意投身到祖国更需要我的地方去进行支教,这样更能够实现我的自身价值。如果有机会去偏远山区支教,我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为教育好偏远山区的孩子付出努力。 
8 Y0 N. m+ t' g* T* p职业认知类结构化问答题* ]0 n, o4 u- N* ?6 _8 |5 Z2 D 
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我的骄傲”,你怎么看? 
: {, `" s0 _/ f7 e) E  Y7 P【参考回答】 
4 r. b! [- ]/ p% q5 [新课改学生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生命个体,老师要看到学生的潜能和长处,对学生抱有期望,在学习、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但是学生还处于身心发育不完善的时期,对于题干中的情况,我们要辩证地看待:1 \! a& |7 S4 l2 ~9 N4 J$ _ 
首先,我们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不可否认有一些学生主观能动性强,能有自己正确地价值观取向。老师通过把这些学生当作榜样来鼓励更多的学生向他们学习,以榜样示范法来挖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潜能,使大家都能够积极向上地学习、发展。符合新课改的学生观要求。 
' v4 T& ], d- q/ y$ y4 P2 Z3 r9 N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学生身心发育不完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同时学生之间也有个体差异。如果老师盲目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好榜样,就会造成学生的错误认识,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其他同学的不正当模仿,产生消极影响。对此,我们在鼓励学生的同时,要正确的选择,多看到学生的优点,但也要正确对待学生身上的不足,做到长善救失。 
9 u$ Y. [3 B, J( ?! i1 G2 _/ P总之,如果我有幸成为一名老师,我会正确看待学生身上的优缺点,使每一位学生能全面发展、健康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