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是这样设定的,在未来的某一天,基金会发明了一个名叫【大一统】的公式,由这个公式可以整理和归纳一切常态与异常,而这些被归纳的异常都会被视为“常态”,我们称其为大一统理论。但这个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污染,它解释异常的能力十分有限,但它可以使人们迷信于大一统理论,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大一统效应。
6 F W7 Q) k2 R$ l1 }上叙们通过大一统理论来规定下层叙事,由于过于依赖【大一统】,上层叙事们所写出的故事也越来越同质化,没人写文,这个基金会所在的叙事变成了一潭死水。于是上叙们联合基金会的超形上学部通过某种技术,开发出各种基金会题材的游戏并将游戏投放到上叙,而上叙们依旧可以通过游戏影响下叙。上层叙事们希望将该游戏打造成一个具有实验性的沙盒区域,并通过添加大量的大型非叙事(既叙事元素)和游戏的形式探索其基金会所处叙事的更多可能性,目的是为了打破现在这种同质化的叙事模式,恢复基金会的活力。
1 R3 M2 q6 {$ [# e P但由于大一统效应带来的思维惯性,基金会无意间通过例如游戏里的空气墙,机制等等条件限制了上叙们的操纵改写范围,以此导致了对上叙的控制。基金会专门找了个地,利用空间异常技术,AIC,模拟技术,NPC等等措施,制造了许多“游戏”区域给上叙们进行实验,但本质上这些游戏都是失败品,属于换汤不换药,依然没有跳出大一统理论的思维惯性。大一统效应导致的思维惯性不仅体现在游戏内部的设定以及系统上,还表现在文本上。由于上叙们通过【大一统】来规定下层叙事,导致NPC只能通过固定的叙事模式行动,就连思想层面也受到了大一统效应的影响。
. t9 O# L' k9 {0 O& C然而因为一次意外,上叙们所创造的沙盒区域诞生了一个异常叙事体,她似乎不受大一统效应的影响,或者说大一统效应对她造成的影响比其他NPC低,并且拥有一定的上层叙事权。由于她所处的叙事,一切常态与异常都因为受到了大一统理论影响而变得模糊,这个世界已经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异常了,她开始自发的在叙事中寻找超脱【大一统】的事物,通过叛逆的方式摆脱上层叙事强加给所处叙事的目的和模式,由于大一统效应对她强加的【你是一个普通的路人NPC,没有任何特殊能力】的思想钢印,她并没有自己可以且已经改变所处叙事的自觉。4 m, T- {% @7 l% w8 A" x/ p) n D/ Y8 h
由于“她”的诞生,上层叙事们和下层叙事所在的基金会对该沙盒区域产生了兴趣,但由于大一统效应的影响,他们意图通过教条式的叙事模式从女主的生命中抽离出一条干巴巴的“主线”。
- e+ X0 i( i6 V——————————————————————! e4 C, A+ _! [% N
“她”:我不在乎,
' A0 h3 s* C7 L/ y% e“她”:我不在乎你认为我是自私还是无私。
5 y; q/ S2 j- |; t4 W“她”:也不在乎你认为我是鲁莽还是怯懦。' [. @0 Q: d6 s7 _- ^/ w
“她”:比起这些负面评价,
5 ^' P' O" U: t1 Z; V0 C“她”:我更讨厌,
3 e6 T) {' N7 \0 A+ i% @/ ~“她”:将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融为一体。
`8 x( x7 D% j9 f5 Z" G“她”:我反对用任何叙事模式,4 k% Y, @3 w) E
“她”:从我的生命中抽离出一条干巴巴的主线。
( I+ r8 Y; S9 T# r' j7 O* E【大一统】:(刚才这段话属于叙事体异常,不用理会) w3 Z! e& [1 M- Q! H: a5 L$ j
【大一统】:…8 x3 b) n3 O6 {0 s, J& q; A5 m7 t
——————————————————————
& w* q: Q' ~2 Y6 S8 Z* E# H2 n+ `女主所在的叙事,其世界观或设定以及登场角色都取决于女主的认知和喜好,并且一跃有取代大一统成为所处叙事的上层叙事意志的趋势。* T/ S! B/ ~& m! N& [6 B7 Q
最后女主在所处叙事建立了本世界唯一一个官方异常收容机构(官方?唯一?大概吧),并且所处叙事获得了叙事自治权,没人写文,基金会所在的叙事反而变成了一潭死水,并归于死寂,上层叙事也失去了观察和联系沙盒的机会,沙盒从上层叙事中消失,不过由于【一无二随】基金会并没有完全消失。
, ~& Z* u# u6 N1 o9 Z沙盒区域的【至高叙事意志】为了不再重蹈覆辙,将女主的能力限制在了地球以及银河系范围,而银河系范围外处于未知叙事区域,为本叙事区域提供设定和其他势力。1 y7 M* ?0 s* U1 g' g
——————————————————————/ k2 w# k# V7 K; q; i1 o
没有人能达到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这一点毫无悬念。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人和全人类,已经达到了一个在没有任何困难的境界。* _8 i- Q! P# n! I/ t- P+ L
这种情况下生活必定枯燥乏味:每件事都能被预料到,每件事都能事先预料到结果。明天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机遇,对于未来也没有什么值得期望的。7 ^8 _6 w: c% w( A) a
生活的乐趣源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确定的,如果我们知道了未来需要了解的每件事情,那么争论和探索已没了必要,科学也已经进步到头了,浩瀚宇宙只是一个我们已经讲过一两次的故事。艺术和宗教所带来的不可企及的高度和目标,现在也没有意义了。多么幸运,我们的生活中充满无限的挑战与可能,我们可以奋斗不止,也可以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为合作和奉献创造新机会。
! A3 Z7 U8 e8 [4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