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化+ N% B2 ^( C) b0 a5 e3 `
1.一流学科攻坚突破
5 N9 G% P, i" l& G学校以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为目标,重点推进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优势学科的建设,围绕老年医学、生命健康产业等领域凝练学术方向,强化“大平台、大学者、大成果”的培育机制。例如,湖北时珍实验室作为全国中医药领域首个省实验室,将在中药研发、临床研究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助力学科实力提升。同时,学校计划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增设适应大健康产业需求的专业,如人工智能医学、中医康养技术等,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 。- H+ b" a; _1 o9 W* a1 T
2.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Z8 r. [. E* k" m! ?6 k
深化“时珍国医班”“时珍国药班”等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医教协同、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例如,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项目,强化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产业服务能力。此外,学校将优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定期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保持至少20%的专业调整比例,以提升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8 k- A, k/ ~8 y1 a0 O1 S6 v$ J
二、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加速& `$ n3 j3 q# v
1.科研平台与项目支撑
- E1 K; i( Q5 E2 z; {& {9 |% j依托湖北时珍实验室、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聚焦脂代谢重编程、糖尿病并发症、抗衰老机制等前沿领域,开展高水平研究。2024-2025年度开放基金项目涉及多个国家级课题,显示学校在科研投入上的持续发力。未来三年,学校将加快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开发中药新药、健康产品等 。
, _4 T5 Q. q, l& b( u7 e2.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
3 ]1 H( c7 }* H响应“新医科”建设号召,推动中医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例如,引入人工智能课程,开发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提升中医药现代化水平。同时,学校将加强跨学科团队建设,培育省级特色优势学科群,争取在中西医结合、中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 。9 r- \3 v J: ~9 H* n6 x" o
三、国际合作与开放办学拓展 Z7 W0 o- y7 _/ O
1.中医药国际化战略推进
' H3 a; r9 Y: ~" z0 Q持续深化与东南亚、澳门等地区的合作,扩大海外联合培养项目,例如与印尼纳兰达学院、泰国清莱学院开展中医学留学生联合培养。学校计划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建设海外中医药中心等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
( k4 v: q# B7 F. t( N% f2.中外合作办学提质扩容
5 N, N. N b( z现有中美护理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教育部许可,未来可能新增中白生物技术等专业合作项目,吸引更多国际生源。同时,学校将加大海外游学计划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机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医药人才 。, C( V) M# \' d/ T
四、师资队伍与基础设施优化
* f- ^+ C, K" @) h$ A1.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l0 D" s! A" Z6 j( q" S
实施“四航”培育体系(长大引航、发展助航、名师领航、扬帆远航),通过校本研修、教医研一体化培训等提升教师能力。学校计划引进国医大师、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并通过专项招聘扩大师资规模,尤其是理工类学科和交叉学科领域。同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与责任感 。( \, @1 O" P" U. ]1 ?
2.校园设施与临床资源升级
; h! @+ I9 \) V8 w# n' _8 B/ ?6 A/ V黄家湖校区作为现代化主校区,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智慧教室等设施,支撑教学与科研需求。针对附属医院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将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争取新增直属或非直属医院,提升临床教学能力。例如,通过深化与湖北省中医院的协同,整合临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
% c3 ?8 G. E% L! X/ W# Z, ?五、应对挑战与战略调整9 ]3 e" z) ~3 u8 ]9 g
1.生源质量与招生策略优化
, L( w X1 Q, O针对近年来投档线下滑的问题,学校将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如医学类毕业生三甲医院就业率超70%)增强吸引力。2025年招生计划中,物理类专业占比显著提升,显示学校在理工类学科上的布局调整。此外,推出同等学力申硕等灵活项目,吸引在职人员深造,扩大生源基础 。
, [5 }0 F0 \7 S2.排名提升与品牌建设! \; ]/ e) o( W
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对标一流高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学校计划在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等ESI前1%学科的基础上,培育更多潜力学科(如化学、农业科学),争取进入全球前1%。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李时珍医药文化论坛等活动,强化品牌影响力 。
" K6 ^" l. o' n7 M: \; g六、政策支持与区域协同发展
5 E( B2 B* x E$ f0 H1.省级战略资源整合2 ^4 F4 K i' R8 p# }7 f
湖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建设中部地区中医药高地,湖北中医药大学作为核心载体,将获得更多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例如,对接湖北省“71020”高校学科创新体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整合全省中医药资源 。
" s: E- |1 Z) l4 A6 W2.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
# D* M. [! f! ?9 e# f学校将紧密围绕湖北省突破性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需求,加强与本地药企、养老机构的合作,开发中医药健康产品与服务,助力银发经济。例如,开展中医康养技术培训,推动中医药在老龄化社会中的应用 。5 R) i) G2 T! T/ j! l3 y1 m
总结 V0 S2 h+ q9 |6 S
未来三年,湖北中医药大学将以“双一流”建设为核心,通过学科攻坚、科研创新、国际拓展、师资优化等举措,全面提升综合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