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第一任校长,任期1984年-2004年,共20年。20年,创建了一所省级文明 单位、国家级重点学校。
$ N1 K4 J2 i) P0 m安享春光桃李艳;有缘秋色果实丰
3 p* [2 J7 h6 H0 s# O0 m, Q: n——著名诗人书法家蔡祥麟赠联
- n, L$ S0 r! w庆林千株桃,澹台手自栽。# M; |7 N) W/ H0 f, m* J+ S6 j9 A
——甘肃省委副秘书长陈克恭赠条幅" Z# Y* z- y" d4 c8 Q+ N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校长0 g) a) y$ s! r2 i# n/ w6 t
1984年后半年,地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找我谈话。他说,关于有人反映你是三种人的问题现已查清,没啥问题,官复原职,当你的林业局副局长去。但是,在下文时却通知我到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任职。诬告我是“三种人”的那个不齿小人却因有后台而如愿以偿,成了地区林业局副局长。
! e4 u1 D8 ^% ~" M# b% @我满怀不平无处诉说,决心离开庆阳。我到省林业厅联系工作,四位厅长都一致同意接收。他们说,只要庆阳地区放你,我们这儿没问题。随后,就传来一股风,说是省林业厅要调我到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当院长。当时我找地委组织部领导、地委领导,整整找了半年没有效果,非要我到林校上班不可。一些朋友劝我说:“你再别找庆阳地区了,如果你到兰州当了甘肃省林业勘察设计院的院长,庆阳地委的脸面往哪儿搁?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孙猴子再能终究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人家大权在握,不放你就是不放你,你还翻天呀!你要再胡拧跐,不把你压到五行山下,也要给你念念紧箍咒。”是呀,这就是现实。正如民谣所说:“干部是一块砖,领导随便搬。”“德才做参考,后台最重要。”“纵然你有奇才,不用就是不用。”没办法,只好于1985年的3月份,到甘肃省庆阳林业学校上任,走上了教育之路。
' w3 b4 }/ A& h% l! l. d( V, w k这一上就是二十年。二十年,耗去了半生精力,白了头。6 Y _* y7 D: ?- e, h8 O3 F0 D/ y
有人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创新。” 我更认为“教育是未来,未来的前景在于奋进。”所以,搞教育就是奉献、求真、创新、奋进。 D$ ?& |9 d" P- B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的思想决定学校的办学思路;校长的意志决定学校的办学方向;校长的综合素质决定学校的发展前景。
. t) F, v+ U. Z5 c5 N9 L校长责任重大,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创建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校长。而办学,我是门外汉。所以,自挑起校长这副担子,二十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决心把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的校长。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四条规定。一是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每周不少于两个半天。二是坚持走出去,到名校参观学习。我先后考察了广州林校、山东林校、辽宁林校等十多所林业院校并应邀参加了香港国际教育博览会。三是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一方面带课,一方面结合当地林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科研活动。在林校我是科研的倡导者 ,也是积极的践行者。从1986年开始,我主持完成了《新疆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河北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及推广》、《子午岭野生山楂移栽、嫁接同步进行试验》、《中华寿桃栽培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工作。其中,《河北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及推广》获得庆阳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苹果品种园及优良品种采穗圃》获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苹果品种园内有50多个新品种,成为陇东乃至全省品种最新、最全、质量最优的苹果品种园。
( p5 Y- e7 S2 O' `# `为了开展科研,搞好科研摄影,我于1986年9月到1987年10月,还参加了《中国摄影函授学院》第二期摄影专修班学习,成绩合格,获得了结业证书。
7 _( C" \7 a$ j5 u7 j( t# h* u二十年来,我撰写林业生产、科研、教育论文30余篇。其中教育论文《办学十年之点滴》,编入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大典》一书。《中专学校特色建设浅议》一文,在香港国际教育博览会上交流,发表于《中等林业教育》、《中专教育园地》,并编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发行的《现代教育文集》一书中,荣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优秀职教教学成果评选三等奖。《运用新理念 构建新学校》发表于《中国林业教育》等,荣获人民日报社等举办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大赛一等奖,并编入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文献《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亦编入由香港当代教育杂志社、中国山东省教育学会、韩国外国语教育学会、新加坡中学华文教师会、菲律宾华文教育研究中心联合编辑、出版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一书。还发表了《创一流学校 育一流学生》、《教育的灵魂是创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做人,永远要放在第一位》等多篇论文。0 [3 T8 U, u* K
我要求教师要成为科教型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每位教师承担一项教科研课题,掌握一门适应市场经济的技术特长,能带两门以上的课程。倡导在学生中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校制订了“庆阳林校教研、科研奖励规定”。通过这些工作,我校逐步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科研气氛。至2000年有20多名教师参与科研工作,获省林业厅、庆阳地区科技进步奖、星火奖9项,有29人次撰写各种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6部,25人次参加编写教材10余部。1997年我校被国家林业局授予“科技推广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有2人荣获“甘肃省林业青年科技奖”荣誉称号;在“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中”,我校学生承担的“澳大利亚宾黎引种试验”获甘肃省一等奖,“子午岭树木标本采集及制作”获甘肃省三等奖;2名青年教师研究的《黑木耳袋装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生“兴趣小组”蓬勃发展。/ h: u0 K6 W E1 S: A
在林校的二十年,是奋斗的二十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的努力获得学校广大教职员工、上级领导部门的认可,获得了社会媒体的关注。这二十年,成为我人生丰盈的季节,获得了一生主要的荣誉及成果。
, R/ J# `$ o/ |8 a3 K1997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教师称号”,颁发甘肃省“园丁奖”奖章一枚。
- R6 M" U* P4 z3 J- n% ^1998年在曼谷召开的迈向二十一世纪世界华文教育论坛大会上获《育才精英奖》,颁发一枚奖牌。
) L* c: l( d/ Y4 l3 T' W0 c% V1999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颁发“甘肃省劳动模范奖章”一枚。
) R8 A2 q& t0 ~, A; S5 }1999年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成人教育优秀教师称号”。并頒发了荣誉证书。
5 z$ m2 I$ b; A1999年为学校档案管理达到“科技事业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管理标准”做出了贡献,受到国家档案管理局颁证表彰。, g" W, Q4 G1 k2 O3 C
2001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书法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外联部主任、诗人书法家蔡祥麟教育基金奖。蔡先生并书联:“安享春光桃李艳;有缘秋色果实丰”相赠。0 H3 `5 }0 W" R8 I0 ^; k) x8 ]9 x0 K
2003年,中共庆阳市委、庆阳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科技管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K% X! U' ?4 c/ p
我的传略,有幸于1994年录入林业部编写的《中国林业专家大辞典》。1999年录入人事部编写的《中国专家大辞典》第六卷。还录入《甘肃省志·林业志》中。亦被人民画报社、人民画报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人民画报《走向世界的中国》(专家学者寄语篇)大型人物画册所收录。
9 M+ j2 Z7 G( e) a在学术组织中的任职:中国林学会会员、杨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西北森林经理学会理事。甘肃省林学会理事,甘肃省林业职工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森林经理学会理事。庆阳地区林学会理事长。中国林业教育学会理事。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被相关单位聘任为:香港国际教育研究中心高级会员,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发现杂志副理事长,《庆阳科技》编委、编委副主任。
# O7 C, w( n* k2 ~% Y2 _2 x" w有幸于2001年,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经济学家2001暨2002年国际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2002年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大会”。# D% d# j, J# i! J% a
工作业绩曾被《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工人报》、《甘肃广播电视报》、《中华的骄傲》、《新世纪风采》、《改革的丰碑》、《庆阳科技》等报刊、书籍报道。《中等林业教育》杂志,曾把我的照片单张刊登在2003年第2期封面,作为该杂志的封面人物予以宣传报导。《庆阳电视台》做过专题采访报道。
* o& j' j! e6 R4 Y1 c 以编委、特邀编委的身份,参加编写的著作有:+ V: W S2 j% n7 G, l0 r8 h
1、《甘肃杨树》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6 I( w5 l4 ]6 K8 \0 \- Q
2、《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由香港科技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人的“运用新理念 构建新学校”一文收入此书中。
" m1 h) T0 B* I3、《中国实用科技成果大辞典》,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人的论文“河北杨扦插技术”收入本辞典。' `+ D5 k. c6 Y* ]9 h _4 J4 X, _
我被一些媒体誉为林学家、教育家、诗人。面对这三个称号我甚感惭愧。其实,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勤奋尽职的教育工作者、诗词的爱好者而已。0 t* P, j% N+ Z2 R9 p( u2 X
2002年我到退休年龄,省林业厅要求我继续留任校长,留任两年后,在我的多次要求下才得以退休。( R" R; t4 @. ~6 W) _4 d# d( ^; W% H8 |
2004年3月,我退休了。虽然我离开了庆阳林校,但我的心始终在牵挂着它。盼望它发展壮大!2014年是庆阳林校建校三十周年,我写了一首词:
8 l5 P/ J1 K$ k; @/ c K2 }: {9 s《巫山一段云·庆阳林校成立三十周年寄情》
( a+ Z6 t, k% b% N6 A" `& }日月飞流去,! D% S/ l( z) G% i2 w9 k, b
一忽而立年。: `+ ]% E" j0 d, H V& \
莘莘学子傲山川,
. S7 t5 H# I* X' o" N彩笔绘新天。( F1 u; ]! G. w
大海多风浪,
# C5 _( g+ I5 [. U轻舟畏巨澜。
( ?" m7 X; S* s |, h8 X# P9 W乘风打造远航船,
7 C$ l$ K1 c: q+ Q+ A; L" N破浪跨峰颠!
& E: C: H$ U( f这首词,不仅是我2014年对庆阳林校的寄情,依然是我今天对庆阳林校的寄情!愿它随着时代的朝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朵奇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