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西科大自然基金数量少的根本原因是学校人才引进工作做的不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今年西科大自然基金数量是35个,已经连续几年自然基金数量都是在三十多个上下波动,说明现有师资队伍的潜力已经挖掘殆尽,无法依靠现有师资进一步突破。如果没有人才引进,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未来几年自然基金数量还是这个水平。
. [. ?, h! H% `, p: L# p: W3 l( U& t与西科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都理工近几年自然基金数量大幅增长,今年据说目前是一百二十多个,后面还有增加,预计总计将达到一百四十个左右。成都理工的新闻通报里提到自然基金数量的大幅增长是受益于多年的人才引进(珠峰计划)结果,现在进入收获期。如果成都理工不进行大规模的人才引进,还是依靠原来的土著老师,它的自然资金数量很难突破60个。  ?8 p2 h* i$ s" [2 w  b1 }5 ]
近几年,成都理工大学人才引进在四川省乃至全国都是做的比较好的:从中国地质大学引进的李超,贡献了2篇Nature正刊, 现在是杰青二期,给成都理工培育2个优青。从上海交大引进的2个老师,都在成都理工获得了大长江帽子(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推荐的人选年龄放宽2岁),其中一个今年给成都理工贡献了物理类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从中科院引进的赵宇鴳获得2025年青年A类,苏涛在2024年获得杰青。从四川大学调入的党委副书记帮助成都理工在2024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通过“珠峰计划”人才强校战略,成都理工大学近几年国家级人才数量大幅增长,带动相关学科快速发展,自然基金数量大幅增长。实现了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升级,整体师资队伍质量大幅提升。
( H% D  K: o/ ]3 h' ?对比成都理工师资队伍,可以发现西科大师资队伍质量较差,高水平教师严重缺乏,结果就是没有竞争力,在其他高校实现自然基金数量连续增长时,西科大自然基金数量停滞不前。要想解决自然基金数量停滞不前的困境,唯一解决方案就是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归根结底,没有人才,什么也做不好,不仅自然基金数量无法增长,就是博士点申报也困难,更别提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8 @! p" J' i/ ^& h( k5 j+ g/ A
高校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西科大需要大力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引进需要钱,需要资源,需要项目。目前唯一可行的路径就是转型军工行业高校,通过军工行业积累资源项目和资金,然后用于人才引进;人才引进增强学校科研能力,助力学校更好的开拓军工资源,形成正循环。学校就会一点点逐渐变好变强。3 p, A6 t7 O7 r* Y$ q5 |
随着人才引进逐步增长,学校师资队伍质量将得到改善,高水平人才资源增加,学校核心竞争力增强。新增博士点申报,自然基金数量增长,科技奖项的增加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http://www.simu001.cn/x32240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去年申报博士点全军覆没,这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材料这边已有的实验室已经不够了,希望学校新大楼修好了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帮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还是不少,确实好一点的985高质量博士太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没竞争力没吸引力,各方面(包括地理位置)都太烂了,好一点的人才基本上不会来的,这个问题大家都看得见。学校发展已经处于恶性循环了,目前看不到扭转的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个很现实的话,理工的珠峰计划核心是淘汰,把那些不能中基金的老师都给淘汰出去。你科这些年招的老师还是有部分拿不到国自然的。甚至某院长在理工都过不了珠峰计划。所以国自然维持不动就很正常了。而且你科的面上>青基也是个奇事,说明新人没有老人厉害,这值得思考是数量不行还是质量不行还是都不行,该怎么调整希望校上早日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不要过度悲观,综合各方面情况,西科大现在处于触底反弹初期,未来还是有机会。现在最大的机会就是转型军工行业高校。军工行业对西科大来讲,是希望的田野,要挽起袖子加油干!动作要快,相关工作要尽快开展,抢抓机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放权给有能力的人;二:找兄弟院校帮忙,特别是川内哪四个部属“92”;三:人才引进,既然挖不到院士杰青,建议挖有潜力的优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科大二级学院领导对人才引进其实并不积极,可以借鉴电子科技大学的做法。据说李言荣做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时,下面二级学院院长们对人才引进不积极。李言荣的做法是在学校层面成立基础与前沿研究院,设为人才特区,由校领导直接领导并负责人才引进,给予特殊政策,从海外引进了很多高水平人才,各个学科的人才都有。经过发展,很多引进的人才都取得了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称号。等到二级学院领导换届时,把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里科研能力强、个人素质好的杰青直接任命为相关学科二级学院领导,实现了对二级学院领导层的改造。通过这一策略,使电子科技大学走上快速发展轨道。西科大可以借鉴电子科技大学李言荣的做法,成立先进技术研究院,由祝校长直接领导并负责人才引进,设为人才特区,优先引进西科大博士点学科的人才,如材料、控制、机械、环境、生物学科人才。等这些人才发展壮大,取得高水平人才称号后,在二级学院领导调整时,直接将先进技术研究院里科研能力强的人才任命为相关学科二级学院领导,实现对西科大二级学院领导层的改造。使西科大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分析很好很到位。根源确实是人。但听说这两年学校引人政策改变后,进人质量大幅提升。据说这两年青基数量都大于面上,而且青基大部分都是这两年新进的博士拿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一个学部能拿70个基金,这就是人家的地位,西科大能做到吗?你说人家不是珠峰计划突破不了60,实际上人家珠峰之前早摸到这个门槛了。人家搞非升即走,西科大能搞吗?怕不是老师都跑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2 10:15 , Processed in 1.67486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