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违规发放养老金8000万,该正视这个问题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违规发放养老金8000万,该正视这个问题了!-1.jpg 8 S% B3 Z8 j6 i6 B) m0 |2 v$ ?
近期,26个省份公开当地2024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7个省份审计报告指出:一些地方违规发放养老金,涉及资金总规模超过8000万元,其中包括向死亡人员、服刑人员发放养老金。
- B3 m6 [6 ]# `( e; E这就是活见鬼了。以前是你交的养老金在跳广场舞,在暴走团,现在是你交的养老金烧给死人了。7月15刚刚过,大家给老先人烧的都是冥币,这回烧的是真钱!这种“真钱”在阴间是没法流通的,那必定是人间的人领走了。所以最好不要担心阴间的通货膨胀问题,该担心的是真实的人世间。: ?, Q, q3 g6 J$ N/ l9 q
当然这个事情根本不必大惊小怪,8000万,也只是冰山一角。大锅饭模式必定如此,不发生这种事,反倒是奇怪的。
; ~0 U0 T  w" Q+ |- a4 @, F  V& F在这种新闻底下,看到的留言基本上都是痛骂养老经办中心的工作人员,要追查到底谁把这些钱拿去了,要追责问责等等。这反映了社会公众的思维确实是幼稚而顽固得无以复加。0 A3 o# N7 V: x; c% r# ~
这种事情,你指望能追责问责个啥呢?结论我现在就可以预测:就是审核把关不严嘛!其中原因会归咎于有些老百姓偷奸耍滑,在认证的时候欺骗了工作人员,或者归咎为部门信息共享不到位。然后,底下的工作人员只要能证明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写个检讨、通报批评,最多就是给个处分,大概率就过了,事后恐怕连一点响声都没有。8 Z) j: m1 S& ?- I
紧接着,由于认证系统存在漏洞,部门信息共享不到位,要扩张预算,优化完善认证系统、进一步扩大大数据共享平台的覆盖范围了。# l# Q1 b8 s' t
记住“GOV第一定律”: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就是成功。因为这都是扩张权力和预算的良机。
8 k! Y0 n4 ?& c/ k不信你等着瞧!/ g' g2 E8 D4 B0 h1 {9 O
公众思想的幼稚和顽固表现在,即便出了这么多事情,处理了那么多人,人们依旧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只是有些人把经念歪了,而政策本身是个好政策,事情本身是个好事情,现在只要把制度完善了、把人管好了,就会变好的。
# n/ K9 }# f4 ^6 O1 \人们几乎从来不会反思这套制度本身。这不是偶然现象,不是谁道德卑劣,不是制度不健全,而是官办体系必然如此。米尔顿·弗里德曼讲花钱办事的四种模式,其中一条就是“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把一部分人的钱征收回来,给另一部分人发养老金,就是这种状况的典型。指望其办事的时候没有低效、浪费、腐败问题,这是违背科学原理的,是不可能的。
) L2 K- c, s9 z, _" V8 H再进一步,只要你指望它会做好事,那你就一直不成熟。它从不做好事,你要做的只是防范它更多地作恶。
8 k4 L  ^  p' b% M1 S可悲的就是,人们顽固得要命,就是一直相信它。而且令人惊奇地给国家和个人的行为赋予了双重的、矛盾的伦理标准。想想看,如果这是一家私营企业,它将立即声誉扫地,破产倒闭,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将会被作为盗窃犯和诈骗犯被关起来;而一旦是“国家行为”,这一切对其毫发无损,机构还是那个机构,人员还是那些人员,运行还是那样运行。8 Y: @! T" C( m6 {0 x
仅仅就这一条,它没法破产,根本不受市场法则的约束,就表明了它从根本上就不会拿你当回事,那怎么能担当得起你的信任呢?
! C3 z# P- W+ \全世界的一大奇观就是,哪怕利维坦怎么搞,即便是人们有质疑有意见,人们却都信任它本身,觉得它可以通过完善自己而做好事,从来不会跳出这个思维的牢笼去思考问题。这绝对是一种最强大的宗教。人们有时候把它当成慈父,觉得它可以照顾自己的一切;有时候把它当成自己的儿子,它犯的一切错误都可以原谅。7 p2 f# |. J5 s3 V4 t9 X% s; [
现在最根本的,是要思索社保制度本身的问题了。
/ g, R0 _8 F5 ~2 v$ K5 H不从制度本身去反思,而是想着修修补补,那是行不通的。因为它就不是一个修修补补能解决的问题。这种“现收现支”的大锅饭模式,注定行不通,因为它必须建立在经济不断进步、资本不断积累、未来年轻人足够多、而且好找工作、工资率还不断在提高的基础之上。
; e8 w4 N/ X& p& S3 j但现在的问题是,老年人在不断增多,医疗技术进步还活得足够长,所以年轻人的供养负担越来越重了,而同时,不说各类管制和干预造成的经济衰退了,就是经济稍有波动或者减缓,池子就见底了。事实上,早就开始每年税金补贴几万亿了。然后,雪上加霜的是,年轻人本来就负担重,经济又衰退,工资率下降,更不想生娃了。# D6 b6 b) h* y9 u$ o
这边是年轻人不想交、交不动了,未来年轻人还变少。那边是老年人越来越多,还嫌自己的养老金不够多;老年人时间还不值钱,整天在网上呼吁,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r3 [+ S/ K( x- F3 W1 ~& ?7 q9 d/ U
你说这种状况怎么可能持续呢?这不就是一道简单的小学数学计算题吗?
, h% `6 h7 x0 a1 u4 b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了,回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坦率说,这已经刻不容缓了,早解决比晚解决要好,而且解决的难度更小。问题不断累积,将来就是个大麻烦。2 P: z+ g  l/ W! L2 a+ b- b
首先,公布养老金收支数据。; z1 l# k$ I+ c, N. p% M, i
现在往进交的有多少人,往出领的有多少人;交进去多少钱,领出来多少钱?纳税人一年到底贴进去了多少钱?亏空到底有多大?根据人口结构,10年以后、20年以后,是个什么趋势,交的人和领的人的比例是多少?到时候亏空又有多大,为了弥补这个亏空,又需要多征多少税,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
0 h8 F4 \3 h7 A5 ?* g) t3 F, P这个账很好算,公布出来,不需要讳莫如深。老百姓看不懂,有人能看懂,老百姓不爱看,有人爱看。把实情告诉大家:国家负担不起。这才是正视问题的态度。/ J( z& F# D0 S4 Y" A5 }+ R" |
问题的关键还不在政府,而在于大众,是大众整天在知识阶层的鼓捣下认为这一切都要由国家来承担的,国家不过在在回应公众的诉求。所以就更要把问题坦诚地公布出来,让社会大众看清楚。全民都要有正视问题的勇气,不能把头埋进沙子里自欺欺人。0 y5 o1 H: r. D7 q2 l: y
其次,开展社保问题全民大讨论。
" [3 Y8 K# V8 M社保的实情,就是现收现支模式,年轻人交进去的钱,不是存在那里让你退休时去领的,而只是一个记账数字,收回来以后马上就发给退休者了。那么根据公布的收支数据,让大家自己算一笔账,看看这个事情到底能不能持续下去?然后决定到底何去何从?5 S; H- G; n" H# E' L7 i( `# N! ~
来一场大讨论,搞一场思想洗礼嘛。) A% R- y9 x: Q  u; ?1 L, O
社会大众不能总是沉迷于幻觉之中。套用托马斯·索维尔的一句话:人们认为自己管不了自己的养老,却认为自己能管自己的养老,同时养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这事情怎么看都是匪夷所思的。当然,大家的想法都不单纯,都是想往养老金池子里少交一点,而多舀一点,大锅饭嘛。
. u5 C* f! X' W1 r2 b4 P+ G可是这都是最大的幻觉。它无视人类生存的基本事实:稀缺性。大锅饭的结果是大家都吃不饱饭,这个我们有惨痛的历史教训。希望每个人都能铭记这一点。而且,必须指出,大锅饭的锅越大,就越是问题严重。一个小公社,挨饿的可能是500人;把范围扩大了,挨饿的就是5万人。放在社保领域就是,“统筹”的范围越大,带来的问题就越多。: X3 E; I- E  `6 E7 }/ s, n* q
通过社保问题全民大讨论,才能形成一个共识:它到底行不行得通?共识达成了,才能讨论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
( S9 I' g+ ]# a8 a$ O2 |* R所有人都要有诚实勇敢地面对问题的勇气,不要心存幻想,不要总想着从别人口袋里掏钱。
- B# g: Q& i* ~0 v2 Y% {0 M7 \7 j通过大讨论,也能让已经退休、即将退休的公务人员和城镇职工认清形势。他们现在一直觉得自己养老金太少了。讨论完了他们才能真切地意识到,自己拿的太多了,年轻人负担不起啦,财政负担不起了。这不是你想不想让步的问题,而是必须让步,否则就等着将来一起沉没。. G: `  p% P& l: f
担心公布数据和大讨论会引发动荡吗?可能会的。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大痛不如小痛。必须去面对。只要善加引导,理性讨论,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我们要相信民众的理性,要相信诚实这个“必杀技”。事情摊开了说,反倒会稳定,一直捂着,才会出事。
2 F7 B. F# L% Y9 ^( e( [当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多么敏感的事情,都能放开说,现在社保这点事,有什么不敢说的呢?要相信民众的理性。
  `6 }/ W# m, ^$ N  H' k' H7 z2 a第三,节省开支。) |4 C$ o6 H$ S+ f
讨论完后,如果还是担心引发太过激烈的矛盾,为了平稳过渡,那么边际改善的办法就是节省开支。
$ ^7 d% E: v% |! I# E入不敷出,解决的办法无非就是增收节支。但是在社保这件事上,不能搞增收。因为增收会进一步扩张池子,前面说过,这只会导致今后的问题更加严重;而且,增收就必须不断征税,不断通胀,这会毁灭资本,打击生产,杀死实体经济,导致年轻人更难找工作,且实际工资率下降,生活水平下降。都找不到工作了,收入都没法过活了,你指望他们还能如数地上交养老保险?不可能的,人要活的。; A" f0 y+ k) X6 ?! ]9 ~9 Q
如果真要增收,只能考虑填补现在的亏空,而不是进一步扩张。那么办法是把国企市场化了,这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推动经济进步,也是减轻财政负担的办法,然后把年轻人的缴费降下来。, H# p% i- G, B7 D, i. X
所以根本的道路只能是节支。3 S& q: `- _) U5 O3 Y/ c/ H( g' Z
先把广场舞和暴走团的养老金砍下来嘛。身体壮如牛,不工作却拿得比工作着的年轻人还多,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w; P0 F* E2 V/ B/ F& C. N
退休公务员要带头降低养老金,在职公务员实行裁员和减薪。形势如此,公职人员当然要带头,要时刻走在前。既然是为人民服务,现在降一点待遇共克时艰咋啦?0 w, U% A1 H3 M( t" G/ t
为保障平稳过渡,从现在起,绝对不能再进行财政补贴,冻结一切福利的增长,并实行养老金阶梯式逐年下降。一直下降到每人每月500块——以中国的物价水平,够吃了!这是养老金,是保命的,不是让你天天暴走、旅游、打卡、下馆子吃烧烤的。随着开支下降,税收负担降低,资本进一步形成,物价还会再下降。
. c; v# e! j6 C9 v( ?然后就把这个养老金数额直接冻结,不得调高。到这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聊胜于无的事情,有了更好没有了无所谓,这就为开启全面彻底改革奠定了基础。4 N# S4 Y& k7 }0 N/ f/ g! X$ Q
这样搞,砍下来的数额高于给农民增加的数额,总体上是节支的,而且有利于缓解阶层矛盾。- z) C& C6 l: j# h
总而言之要坚持一个原则,开支必须压缩下来,只要养老金支出减少了,就是边际改善。
$ ^/ l; v! E/ J6 u6 ?# @) [第四,社保,不要强制。
# ~; @3 o. s# T7 g既然是保障,怎么能强制呢?要给民众以选择的机会。, C0 Q0 {2 K  I- |
有些民众,特别体谅国家的难处,不愿意让国家管自己的养老,要自己管自己,有什么不行的呢?鼓励才对。  f5 x5 S$ L6 @/ B2 a
有些劳动者,跟企业协商好,不交养老,就想多拿一点到手的工资,又有啥不可以的呢?每个人都有现实的处境,要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不是强迫他们,强迫的结果,必然造成他们的效用损失。自愿的契约,应该去维护,而不是鼓励出尔反尔和敲诈勒索。0 I2 v$ g7 \8 ]4 ^9 p/ R
放心,资本家没法剥削他的,他自己会算账,腿也在自己身上长着,劳动者机灵着呢,谁少给他一分他都不干的,别人多给他一分他都会跑的。
2 _* Q6 z; c' A第五,推动养老金市场化。
3 C' c$ h& V1 }+ X% R/ q( C1 K有了上述这些思想洗礼和过渡措施,那么真正的、触及根本的改革就可以开启了。7 }- X# N5 x: U: b$ u6 a, N
有一部分人,依然会相信国家,他们说现在交了,未来老了有一份保障。可以。跟他们讲清楚,学习社保发源地欧洲、德国、英国的做法,你们每月上交收入的50%,68岁退休,国家把这些钱给你管起来,你愿意相信、愿意承担风险,没问题。但是前提条件是,实行“双轨制”:你们可以这样搞,但是不能拉别人入局,也就是不能“统筹”别人,人家愿意自己购买商业保险,愿意自己存钱压箱底,是人家的事情,你们就在自己的池子里慢慢分。' f' {* ^3 R6 F6 m6 F0 R$ j- w
还可以借鉴一下香港模式。! u2 I% i& e- ^; h& t) A3 H
7 m+ u  Y* D9 R3 X% a5 E/ L* j. g
违规发放养老金8000万,该正视这个问题了!-2.jpg
- ?8 B4 l9 |( E1 g7 s1 `, t0 D 违规发放养老金8000万,该正视这个问题了!-3.jpg % h% w. N$ t7 \) k& r+ t% ?4 E
香港养老金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是个人账户积累:“强积金”的核心是完全积累制的个人账户,你账户里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完全属于你个人所有。不存在现收现支问题。
8 }) h/ I5 Q8 D! Y1 P2 R然后进行市场化投资运作。“强积金”由私营的受托投资公司管理,参保人通常可以在其计划提供的不同基金(如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保证基金等)中进行选择,以期获得投资回报。
# {- n& g* T# b6 u& \" f参与的成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累计的全部权益,也可以选择分期领取。
0 h- Q2 l% Y0 W2 ^' z% z7 T这就根除了现收现支模式的根本性弊端,消除了转移支付问题,你交多少钱,将来就能领多少钱。尽管这并不是完美的模式,但是相比于现收现支,是一种边际改善。6 p+ `5 n  }% m( v: a' R& ~3 k
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改善一下:只要交了钱的人,不是等到退休才可以支取,而是随时可以支取。这毕竟是人家自己的钱。这样做,能够给那些私营养老金机构以强大的挤兑压力,一旦它出现弄虚作假问题,立即就会暴露,一旦经营不善,缴费者还有自救的机会。
% v# k$ |# l1 H) T/ }当然,走到这一步的时候,民众就会认识到,这是脱裤子放屁,那还不如自己的钱自己管。改革的目的就达到了。
4 Z  L: ^0 z( M0 m8 Y到这时,我们就回归古老而健康的养老模式:自负其责,养儿防老,家庭互助,市场救济。这才是养老金危机的根本化解办法。从此以后,我们要确立一项根本性的原则,永远不得改变——格罗弗·克利夫兰总统说:“国家依靠人民的纳税供养,但是不应当反过来供养人民”。
* C; ?8 \" Q5 z" ?$ z( ]! ^3 ^这没有什么激进不激进的,它不过是人类生存常识。它就是正确的,正确的必然是激进的。也只有理论的,才是现实的。一个在理论上根本不可行的事情,在现实中更加不可行。修修补补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掩盖问题,延缓问题的发生,并且不断加剧问题造成的矛盾,导致将来造成的损失更大。
http://www.simu001.cn/x323076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它们干的,它们正在想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没人发点给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来造谣生事挑拨离间。楼主但凡你出来讨论一下,你就不是狗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人养老保险强制建立个人账户自主投资免税(个人工资基数4~12%自主选择);统筹部分统一为统筹地区社平月工资为基数的4%,企业缴纳或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退休时按统筹地区退休当年社平月工资的计算比例领取至终身以保证维持最低生活(为确保参加人员人数及,考虑每交纳一年领取上年社平月工资的0.4%,必须缴纳35年才有资格领取)。仍在工作的作为中人以前的年限部分仍按原方法计算,新办法实行后的年限按新办法计算,历史原因导致的养老金资金缺口通过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补充。已退休的老人养老金按现行工资方式纳税.为确保统筹部分养老金持续可行,所有人交的个人所得税纳入专户用于统筹养老金兜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从来不是问题,能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你也说了,国家是不存在破产的,所以想让他改?难啊,难于上青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力只对来源负责,拿了你们又能怎么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是取消社保制度?
& P9 @$ |% Y$ I- g3 Q! y! s你问问主流国家几个取消的?
+ ^9 D5 i( n$ L0 f  h4 j# v社保是保险性质5 M* r8 M4 q  o; U1 s
保证参加的人活着就有钱领最低也能生存2 ]" i/ d# O* v- C9 J: [
既不是谁存的钱全都是谁的
7 g3 C% r! j2 |% q2 N, P8 T  K万一退休后活得长人还在钱花光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又是吹啥风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13:47 , Processed in 1.32933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