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在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落地,85 后男性直接面临 63 岁退休的新常态,90 后男性更是要到 65 岁才能卸下工作重担,女性退休年龄也普遍延迟 3-5 年。身处人口结构剧变的时代,85 后、90 后必须认清现实:父母那一代 “退休金比工资高” 的美好时光,几乎难以复制。+ _) r; u3 F4 X3 |
之所以不能只依赖国家养老金,背后是一道简单却残酷的数学题 —— 现收现付制。- R, c% }5 f: g5 G6 |" Q4 G
当前的养老金体系,本质上是当代人交钱供养上一代人退休。父母辈处于人口红利期,工作时交钱的人多,退休后领钱的人少,所以体系运转良好。
* d+ U. I$ [) S, n) {3 e% b但到了 85 后、90 后这里,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出生率断崖式下跌,交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人均寿命显著延长,领钱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且领钱时间越来越长。这就如同一个水池,进水口(年轻人交社保)的水流越来越小,而出水口(发放养老金)却开了好几个,而且越开越大,长此以往,水池的水位压力会非常大。, [3 |" ]$ I+ w% H6 X% s
所以国家推出 “延迟退休” 政策是必然选择,这一举措相当于同时做了两件事:一是让出水口晚一点打开;二是让进水口多流一会儿。对于个人而言,这意味着工作年限变长,可能 65 岁甚至更晚才能退休;养老金替代率可能下降,养老金与在职收入的比值会降低。% q. c% q" A! M" C
而养老金替代率,即退休后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的比率,是衡量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异的关键指标。世界银行建议替代率需70%以上才能维持生活水平,国际劳工组织最低标准为55%,但我国未来替代率或低于该标准。若退休前月薪1万,退休后可能仅能领4、5千,生活水平将大幅下降。仅依靠国家养老金,很难维持退休前的生活状态。
. q( s# @% @! X由此可见,85 后、90 后若想在退休后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就不能将养老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国家养老金,必须掌握养老主动权,建立个人养老账户。' p5 X2 a' T, c" m+ U
面对养老难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规划迫在眉睫。我们可以借助 “养老金字塔” 模型,分三步搭建起稳固且有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 j3 D; l- \ V: P! w: b9 a8 M2 t第一步:筑牢基础盘,社保 “缴对缴足”1 ]6 K1 T) e) e
社保作为养老保障的底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缴纳社保时,有三个关键细节需特别留意,它们会直接影响我们退休后的待遇。# E4 B( F/ B# b
做什么 有啥用 一句话提醒1 i3 `* m# a5 c6 W/ m
选对缴费基数 基数高,退休后领得多(月薪1.5万按实缴比按最低缴,月领多3000元) 别为省小钱亏了养老金
. t( c# K: z( q缴够年限 2030年起最少缴20年,不然影响退休领钱 换工作必转社保,年限能累计2 A* t7 i( C& `2 q& Z1 h
延迟退休(可选) 男性多缴3年,养老金涨20% 身体允许就划算) Q' Z" M3 x* H4 u- j" c( Q
第二步:搭建增值层,保险开启养老双引擎1 U4 w' _" k' p: R- |9 `
仅依靠社保,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若想在退休后提升生活品质,就必须启动个人增值计划,而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
, o( Z5 {- T7 W个人养老金账户:国家给的 “养老红包”
; i) j) n( k6 Z- d核心维度 关键信息
6 g. u; p/ l Z7 o* p定位 国家发放的“养老红包”,补充社保养老
- |! u! y* `4 E8 {0 G缴费规则 年存额最高1.2万元,支持顶格存入7 R. b l7 J" }; I5 D7 d; s6 q( F5 b
税收优惠 缴费抵税、投资免税、领取时按3%单独缴税) l- G8 I) k+ F- h
收益参考 年顶格存30年、年化4%收益,退休累计近80万元
) N, ~, N& C8 M4 N6 L3 Y建议 尽早开通并顶格存入,享足政策福利
- @2 {' ?& J6 E& {$ X+ [储蓄型保险:锁定终身稳定现金流6 z. M/ G! V0 z0 t' `: _. V
35岁后建议逐步配置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作为社保养老的核心补充。0 } [1 l/ U a* E* V. ?; m5 z
保险类型 核心优势 养老适配点# e6 \# H+ y) V1 n! X7 W
年金险 收益稳定、退休后固定现金流、强制储蓄、抵御通胀 匹配退休后每月稳定开支,替代部分工资收入! `* V/ E3 u. u. f" d4 z
增额终身寿 保额/现金价值复利增长、资金取用灵活(减保)、利率锁定(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应对养老突发开支,兼顾灵活支取与长期增值
# q3 l$ [/ s9 J1 r3 M第三步:保持续航力,筑牢赚钱根基
5 }9 O+ B; n4 Y5 s养老的本质是“工作期养退休期”,持续赚钱能力是核心保障,可从三方面发力:
4 j" c4 G8 F; M. J发力点 核心做法 养老价值9 g4 ]$ w' ^+ U: d
深耕职业技能 聚焦核心领域成为专家 避免35岁后收入停滞,保障主业持续增收
S' t2 f# B! P3 ]8 K开辟第二收入曲线 发展自媒体、设计、咨询等副业,收益全投养老账户 长期积累成退休“惊喜收入”,加码保障, M4 p8 i; p- O7 M& E9 B
关注企业年金 求职优先选有企业年金的雇主(企业+个人缴费) 企业缴费是“免费养老投入”,2040年覆盖率或达80%! ]5 P5 U( ]2 I" S
养老规划避坑指南% u3 L o6 O% J- G
在进行养老规划时,85 后、90 后还需警惕一些常见误区,避免踩坑。
, R. [. [8 @1 y3 g; q) q& N# G" v误区一:"现在没钱,等赚多了再规划"3 d: Q4 [: H- ~ [7 P! K) m0 Z$ S P
真相是,养老拼的是时间而非起点。25 岁每月存 500 元,按年化 6% 计算,60 岁能攒下 83 万元;40 岁开始每月存 2000 元,同样利率下只能攒下 77 万元。早启动 15 年,反而能多拿 6 万元。! E2 r9 E' P! j# c: d9 i
误区二:"靠高收益产品快速攒够养老金"& F' A T* W3 V: w5 z' ~
养老资金是 "保命钱",安全性永远排在第一位。盲目追逐比特币、个股炒作等高风险投资,一旦亏损可能彻底打乱规划。记住:养老投资的关键词是 "稳健增值",而非 "一夜暴富"。
$ Z. V% @2 ]" @- h养老是自己的责任,现在就行动
9 P5 e. Y. G! c9 D# b# M$ C延迟退休不是养老的 "句号",而是重新规划人生的 "逗号"。对 85 后 90 后来说,我们有长达 30-40 年的准备时间,这是父辈从未拥有的优势。$ ]9 s D+ p6 h4 k. @
从今天开始,把社保缴足、把账户开好、把技能练强,当 63 岁或 65 岁到来时,你会发现:退休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而是自主生活的起点。毕竟,真正的养老安全感,永远是自己给的。& I9 ^, U1 L5 h& l
养老,终究是自己对自己应负的责任。今天规划好的每一步,都是送给未来那个年迈自己的最好礼物。
$ @% [4 J3 f! ^5 h O我是Anny保险理财工作室保险岗的吴涵。你有退休之后财务规划的焦虑吗?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如果需要个性化定制,欢迎私聊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