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民反诈,筑牢防线——2025年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深度解析与警示: ?6 ]6 P! O3 C2 y9 Z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呈现高度“精准化”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提升全民识诈防诈反诈能力,现深度解析2025年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及真实案例,望广大群众引以为戒,共筑安全防线。
' |) V8 f+ Z" H: N9 G( U! k4 c7 E一、 “刷单返利”诈骗(发案量第一): D5 `+ C- ]4 X# E. @
核心套路:以“轻松赚钱”、“日结高薪”为诱饵,先施以小利骗取信任,后诱导垫付大额资金进行“任务”,最终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并拉黑消失。
% }% j" G( `0 K5 g1 k }! @警示案例:深圳某公司职员小王,被“短视频点赞赚钱”广告吸引,初尝甜头获利百余元。随后被诱骗垫资进行“高级任务”,累计投入8.7万元后,平台无法提现,客服失联,辛苦积蓄化为乌有。
$ [- k" I* T) |防范提醒:所有宣称“刷单赚钱”、“点赞返利”的行为均属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图小利必吃大亏。& s! g& ^6 B+ M9 _; i" v5 s6 s$ K
二、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单案损失巨大)
" I6 a: t6 o9 [( K) H) E+ E核心套路:打造虚假“成功人士”人设,通过婚恋交友或社交平台建立情感信任,诱导受害人在虚假平台进行“投资”(股票、期货、虚拟货币等),初期或允以小利,最终卷款消失。
: h/ x7 ?9 }% R3 C) H/ h警示案例:杭州退休教师李阿姨在某社交平台结识“贴心男友”,在其诱导下于“某国际证券”平台投资养老积蓄。前期小额盈利成功提现后,李阿姨追加投入共计62万元,平台瞬间关闭,“男友”人间蒸发。- X6 ^0 |' w- y9 N P3 a% [; ?9 \
防范提醒:网络交友需谨慎,凡诱导至陌生平台投资理财的,必是“杀猪盘”!高收益伴随高风险,不明平台绝不投入。
: A0 C& l5 e- T& l% x: j$ E三、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发案增速最快)& a& A, j5 I: {3 k
核心套路:冒充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客服,谎称商品质量问题、快递丢失或误开通会员/服务,以“退款理赔”、“取消扣费”为由,诱导受害人下载屏幕共享软件或点击钓鱼链接,窃取账户密码、验证码盗转资金。
. V) ~6 \# S |' ], ~3 P警示案例:广州网购达人小陈接到“某宝客服”电话,称其包裹丢失可获双倍赔付。小陈按对方指引下载“理赔”APP并开启屏幕共享,银行卡内5.8万元被瞬间转空。7 I3 w/ {, x( X3 [5 d: R
防范提醒:任何退款、理赔、取消业务均应通过官方APP或平台内渠道操作!切勿下载陌生软件、共享屏幕或透露验证码。' q. W9 ~: K' X7 v, i. _, a
四、 “虚假网络贷款”诈骗! `4 x5 X, f2 ^- b( T
核心套路:以“无抵押、低利息、秒放款”为噱头吸引受害人,后以“银行卡号错误需解冻”、“刷流水验资”、“缴纳保证金”等名义要求转账,不放款仍持续索要费用。& ?0 j7 M8 {+ [
警示案例:个体商户张先生因急需资金周转,在网上申请贷款。对方以“账户异常需解冻”为由,诱使其多次转账“验证资金”共计12.3万元,贷款始终未到账。
, N6 u& m1 v% l Z3 q防范提醒:凡贷款放款前要求缴费(解冻费、保证金、验资费)的,一律是诈骗!正规贷款机构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 {; p# q6 n( z5 D! V6 v/ T4 [
五、 “注销校园贷/调整征信”诈骗
: `$ D( X% b4 n, R; Q核心套路:冒充金融平台、银行或监管部门客服,谎称受害人有过“校园贷”记录需注销,或声称征信不良可帮忙修复,诱导其到网贷平台借款并转入“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算”。
$ {6 s" i9 S' [* P8 f警示案例:刚毕业的小刘接到“银监会工作人员”电话,称其名下学生贷记录影响征信,需立即清理。恐慌之下,小刘按指示从多个网贷平台借款18万元转入“清算账户”,损失惨重。, k4 i( j2 C1 ^+ ~. C
防范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无法人为“修复”或“注销”。凡以影响征信为由要求转账或借贷的,均为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