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 净资产总额匹敌万科?' m3 @: {; P( [% x3 u
+ t2 z/ n) U3 E. Y( x+ b( Z% R1 {/ r& i9 Z+ l! ~1 V: I
宝能方面表示,“据某权威估值机构给宝能地产出具的最新评估报告显示,宝能地产目前的净资产约是1200亿元。相较于舆论盛传的宝万之争中宝能‘蛇吞象’的角色设置,这完全是一个令人侧目的数字。”
X1 u, H3 P( L _3 v" @6 ^0 F/ ^ h! u, ~
; x; j( W/ F' K9 H5 J @7 {1 Z
; F8 H; W3 L( d) J$ ?- w而据记者了解,2015年销售排行榜前10的房企中,只有万科、恒大地产、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万达商业这5家房企的净资产在1000亿元以上 (A股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港股截至去5年上半年),保利、绿地、碧桂园、融创、皆是“甘拜下风”,并且万科、恒大、华润置地的净资产也均在1200亿元左右,宝能地产自己宣称的净资产总额,已经足以匹敌国内2家年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的房企龙头,并且超过碧桂园、绿地控股净资产近一倍。此前刚刚表示货值高达4400亿元的融创中国,净资产更是被宝能地产甩出一条街,仅是其六分之一。. O- \5 G5 J; m4 Y: S+ l
* s5 ?0 q/ Q7 x. a3 b7 p2 r
) @" }! @; M+ J y. |不过,拿出这10家公司的任意一家, 在销售额这一数据上,宝能都难以望其项背。根据宝能地产的财报显示,2014年公司销售收入仅为8.37亿元,在前几名的公司中同期销售额最小的华夏幸 福,2014年完成销售金额512.5亿元,两者相差逾60倍,而其与老大万科的差距,更是高达257倍,还不及万科当年销售额的0.4%。此外,2015 年上半年,宝能地产全部16个在售项目销售业绩不到30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2.7亿元,实际上回款2.22亿元。
8 F, ?0 W" v3 O: O. X- N4 h# V
0 [5 a& E2 F7 A& M" b9 y$ \
- q9 h; w1 r6 X2 B实际上,根据宝能地产 2015年10月份在深交所提交的债券募集说明书显示, 2014年—2015年上半年,其总资产为470亿元、514亿元,负债余额分别为349亿元、 397亿元,净资产则为121亿元、117亿元。这也意味着,宝能地产的净资产在半年中就暴增了逾10倍,增加的金额高达仅1100亿元。) O$ u/ ^/ p8 O0 d E
& D# r; Z- H! C
/ S" }& k3 M: M, B8 T! t" _5 `对此,有关分析指出,宝能地产在半年内净资产的大幅度提升,主要是来自于其对土地部分的增值计算。
. g1 X& Y$ F F! U
# k6 E8 v& q, }3 z' D: g2 @- I ^0 A- q" c+ d
根据宝能方面提供的数据,宝能地产在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储备约2800万平方米,累计增值超过约600亿元。比如,宝能地产2014年6月份进驻合肥,其 中合肥宝能城占地1183亩,招拍挂拿地价299万元/亩,仅仅12个月后,与项目紧邻的两个地块,拍出1070万元/亩及1880万元/亩的高价,片区 土地价值至少翻了4倍,项目仅土地溢价就高达100多亿元。
4 I% C1 E) Z6 P% o% o! F i5 G3 t( l* M! y9 `0 }
. J s% T- }0 w5 ?4 `
在宝能地产透露上述数据的同时,其并没有直接说明净资产大幅增值的原因,也没有透露“权威估值机构”的其他信息,只是称有关数据并非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而是内部财务部门整理所得。
+ i1 p& n* T0 E" U. J& E
N4 F7 l9 l: p
% L# {) c9 s7 m1 `' x1 H此外,宝能系方面表示,地产业务仅是宝能集团多元化进程中的核心板块之一,其还拥有金融、物流等核心业务板块同步发展。% ]3 M; a( q" O, V% ]. X
. i% v1 _$ g! k3 m! e5 Y
+ T6 N- o& g6 Y& G* K
万科复牌推迟至3月份
4 ^ w, C) t8 d* T( h& r$ q' L; F( |: P _
% S0 F+ _& o' J4 J# T8 Q0 p而在宝能系为自己辩解后不久,万科也对复牌一事给出了回应。1月15日晚,万科发布公告称,因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极为复杂,涉及的资产、业务、财务等各 方面核查工作量较大,相关工作难以在1月18日前完成,无法实现A股复牌,申请继续停牌。同时万科表示,将在3个月内,即3月18日前做出重组预案的披露。
3 g! L- A- U5 K" `- a! a1 g3 J. n7 O+ ~ ?- [" w% v$ b
5 c( Y( M$ l% L" s' Z
公告还显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中,万科预计将收购多项境内外资产,如前述收购全部成功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地产核心业务、新业务和海外业务方面的市场地位,并完善公司产品线布局。1 {' ]. N5 h* a: E' I9 b
5 D1 q9 V- ~: l# U2 e
) O; ?% X7 T2 V
对于万科选择继续停牌,有业内人士指出,“‘万宝之争’已经让王石充分认识到万科股权结构存在的致命缺陷,他也希望可以利用这次重组,彻底解决这一问 题。同时,在没有准备好重组方案时复牌,一方面不能解决万科的股权结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可以借由近期大盘深度回调,让宝能系的资金进一步承压,但并不一定能让宝能系爆仓,达不到击退宝能系的目的。”" m" t2 Q+ j* U0 R
9 @ P! \+ a; U9 L
7 w7 a5 r; q G. ]( Z& o1 F此外,从2011年起担任万科独立董事的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近日第一次通过媒体就“宝万 之争”表态。不过,由于万科尚未召开董事会会议,华生表示是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接受采访。华生认为,“宝万之争”的核心在于宝能是否要收购和控制万科,但宝 能至今并未披露其真实意图,这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猜测。此次万科面临的危机首先来自万科管理层自身的懈怠与失误。宝能如以收购控制万科为目的,两强相 争必有一伤,甚至两败俱伤或多败俱伤。最好的结果,是各方把趋势和风险看清楚,在规则的范围内做互利的妥协。" v+ L, c: `1 ~/ g, r$ @8 y
0 f2 g; W8 J& i: L! k: X* u3 M/ ]
$ ^* T! M! z5 t$ F; y# F5 Z* A
& F; \4 P/ O7 \6 M+ X, j( P
私募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