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算清大资金 的成本 更易赚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31 13: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大资金坐庄实在就跟开公司,经商一样的,也有投资成本,用大资金坐庄的最后收益减往成本后的余额才是其最后的利润。散户在选择庄股前应当先替大资金算算账,核算一下大资金在今朝的价位是否有获利空间。, F) c4 @: V, y" \

& {* D) r: Y0 _% E6 o% w  假如,在今朝价位大资金获利较少,甚至股价低于大资金的坐庄成本,那么散户此时买人,获利远景则较为可观;除非这个大资金有问题,自身套住了自身。据`!3,0`、E7E财经作家张松龄统计,大资金也有相当的比例吃亏的。* f) C1 k  [$ Q- Y; t7 k
; Q: {6 x3 o( @$ N; p
  假如此刻的价位大资金可以或许有丰富的利润.那么散户此时进场一般不会有太大的收益,由于大资金不会再处心积虑地拉抬股价,而是在考虑出货的机会了。所以,盘算大资金的成本有助于散户判定大资金下一步的举动标的目的。
+ n% }- O) C+ ~, h  [
7 t. S7 q* h6 g5 |4 P" `" _! a  然而,此中大部门类型的成本我们是难以估计的,一般可以或许估算的只是大资金的持仓成本。盘算大资金的持仓成本大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8 ~# G$ A0 H" i! t- v3 S: U- c- g5 s" O1 {5 w
  1.测算均匀价" g* g- _( f6 N9 \* _8 A% h
0 y2 ~) m: L7 y  M0 B3 j
  大资金若经过持久低位横盘来收集筹码,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均匀值就是大资金筹码的大致成本价钱。此外,圆形底、埋伏底也可以用此方式测算持仓成本。大资金若是经过拉高来吸筹的,成本价钱会更高一些。
& q1 D, Y2 N4 a0 w! Y! a2 S+ I- h! E. S6 o4 J
  一般而言,中线大资金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个交易日,即8~12周,取其均匀值为10周,从周K线图上,10周的均价线可以为是大资金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必定的误差,但误差不会超过10%。作为大资金,其操盘的个股升幅起码应在50%以上,部分为100%。' i# k" c! B) W9 y4 y+ H) ~

! H) x6 }- j* x6 n/ z4 g  一般而言,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大资金的正常利润是40%。
( S+ N; W$ \1 h5 f' |
2 |9 c9 M& f1 @' a$ K: V$ }  我们把大资金的成本算出今后,即可知道大资金的最低目的价位,不管途径是何等波折,股价早晚城市达到这个价位,由于大资金若非必不得已,毫不会吃亏离场。. T2 Z, s7 T3 B$ V2 Y+ K/ E2 K' n
- D0 I- ~# R# `6 j6 L& E1 i
  2.测算最低价8 L- J4 X( V8 c' Z

: U- {1 |' s# W6 M0 ]  u8 {9 q  在最低价位之上成交密集区的均匀价就是大资金持仓的大致成本,凡是其幅度高于最低价的15%,30%。
( U" b, W5 I( V5 I/ l
! L4 o, x" h; z  3.测算股价4 P* f5 d, `% f5 ^& N

) y4 F4 F: v: I5 t  y) S  P2 V  以最低价为基准,低价股在最低价以上0.5~1.5元左右,中价股存最低价以上1.5~3.0元左右,高价股在最低价以上3.0~6.0:元左右为大资金的大致成本范畴。
8 r, t9 i, O# U9 h2 y0 E
5 U- R2 p* o: |! j4 Z  4.测算新股成本7 x2 _) j4 g5 y' m: C
; C/ E3 H0 u! A6 F/ l7 v
  新股上市后,股价的运行一向坚持较为强势的特色,假如在持续几个交易日股价总体向上,换手频繁,而且一周之内换手到达了100%以上,这种情形下,股票的均匀价钱就大致接近大资金的成本。
% Z% j1 Q) E8 q% e
* W% [- `4 P% W  上市当日换手率超过60%的新股,大资金的成本价在上市首日开盘价与收盘价的均匀值四周。这是由于,新股上市当日,一级市场申购成功者大批抛售套现,此时恰是收集筹码的最佳机会,看好该股的大资金凡是出场大举吸货。
0 J% a5 L& H, @1 K7 G$ W
' J4 w1 y( _: \/ w" T" `  是以,上市首日换手率一旦超过60%,当天的均匀价必定是大资金进货的成本价。  S) H9 k# A) A8 P: N
4 r5 ~+ ~. A1 ~: n* Z+ l, v2 l
  尤其是在弱势时,一些中大盘股或行业属性不被散户看好的股票,上市后低开低走,大资金正好乘隙大批吸货。9 y7 J& }0 |* W- N2 `) c3 T9 A) O

5 F) J- r. b' H  一旦大资金完成收集过程,日后的拉抬幅度往往是首日收盘价与开盘价之均匀值的2—3倍,甚至4—5倍。
( z4 a1 k4 s  L! R( J6 h1 Y. P; o7 u3 ^! R
  散户只要在此区域进货,持股3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常有惊人的获利。
3 C+ E1 o( l/ n. E8 r+ u
; s. u4 I" \* @! F" x3 {4 T; }  上市首日换手率不足50%的新股,大资金成本一般在6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之间。大部分大资金收集筹码不成能集中于一日,上市首日若未能收集够筹码,大资金则须要必定的时间吸货。
0 s, c4 T( ^' c- Y" L% |
3 M9 R, ]* k1 y' L- `  对大部分刚上市的新股,大资金假如当即拉高吸货,往往成本较高,所以须要慢慢吸筹。大部分大资金收集筹码一般须要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收集完毕之后,在大势适度活跃时择机拉抬。
, u' M+ C/ d/ g$ \: i& P" Q* x+ p/ f% z1 G. s
  动员一波行情。是以,60日均线与120日均线之间的价位往往是大资金的成本区域,散户在这个区域择机参与,取胜的把握较大。' t7 C5 r3 ]3 D) I3 ]

" {2 g# o+ H2 @' r& l  5.测算老股成本
7 M/ L! b5 H" `7 G
: }- R5 a( E8 s6 k  冷门老股的大资金成本在底部区域、箱形震荡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均值处。
) {( h! m. E; h8 z5 B9 E
5 [' G' I+ s) l4 Q) M  一些股票因利空调剂得十分充足,股价已深跌,无人关注,此时有心的大资金正好赶来捡廉价,然后发挥操作技术吸筹。但要想骗出散户手中的便宜筹码并非易事,独一的措施是重复拉抬、打压。
8 J' t9 V; k# m' |8 H8 I, I$ r
7 m& F8 ]0 Z2 u) l6 q8 q* ?2 E3 \( \  这时股价K线图及成交量的特色是:K线小阴、小阳或持续阴线并随同成交量萎缩,之后忽然来一两根太阳线,同时随同成交量的放大。然后,又是成交量萎缩和持续阴线或小阴、小阳,如此重复几回,股价高低成箱形震荡,成交量距离性放大。
( e* ^# J7 `# {/ s1 Q
" G+ o: K; D* j) z3 g# C  I  大资金的成本就在箱顶与箱底之中位四周。散户在箱底或箱体中位进货潜伏,未来大资金筹码收集完毕一定发力上攻,涨幅会很是可观。
1 T4 s# M) U4 S6 B% L4 p: J0 H$ G  _  @8 K* y* Z! _
  慢牛股大资金成本凡是在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之间的黄金通道内。# L5 h0 ~& g5 K) Z3 P

! d) U" }0 j8 @! r! }  有些向阳行业潜力股,大资金因看好该股基本面,在里面持久驻守,耐心运作,只要该股基本面不产生重大变更,大资金就不会出局。其走收关点是:
% D4 V! T6 D. O: }5 N8 d1 D; E% i* g" ^6 @$ j/ F) I
  股价依托10日均线或30日均线震荡上行,迟缓攀升,大资金技术不紧不慢,不温不火,股价偏离均线过远则回调,技巧整理几天,一碰着30日支持线就上行,成交量既不放得过大,也不萎缩得太小,始终坚持一个比较适中的程度。- E( ^, p' d, j1 X% ?
" Z0 K5 O+ K5 D# `6 i0 M  J
  这种慢牛股的大资金成本区域就在10日均线与30日均线之间。散户在此区域合适进货,赚钱的概率极大。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5746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相关帖子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6 04:1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君,我来啦,想我了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1:10 , Processed in 0.87665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