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顶尖高手短线攻略六法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0 05: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法例一:买股票前进步前辈行大势研判5 i9 v! z7 J. J+ o4 g' \

0 Y! ~+ W8 l. C  1、大盘是否处于上升周期的初期。2、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利于哪一个板块,该板块的代表性股票是哪几个,成交量是否显明大于其它板块。判断5-10个目的个股。3、收集目的个股的全部材料,包含公司地区、流通盘、经营动向、年报、中报,股东大会(董事会)通知布告、市场评论以及其它。剔除流通盘太大,股性凝滞或经营中出现重大问题临时又无重组希望的品种。
/ y# F- R) W/ J: K7 W  R% [, L$ h3 J8 h
  法例二:中线地量法例
" E7 A  }* G; @' S1 }. x9 c& J4 [8 _( q+ s+ i
  1、选择(10、20、30)MA经6个月稳定向上之个股,其间大盘下跌均表现抗跌,一般只短暂跌破30MA。2、OBV稳定向砂孟创出新高。3、在大盘见底时地量出现,以3000万流通盘日成交10万股为尺度。4、在地量出现当日收盘前10分钟逢低分批参与。5、短线以5%-10%为获利出局点。6、中线以50%为出货点。7、以10MA为止损点。
- }! s$ U# I4 E" q1 ~
# I( T2 c* Z  ^$ B& I& m; M9 S: u  法例三:短线天量法例
+ i# U2 ^# v6 n$ L  l& ^7 Q' O" r2 b/ P' x1 v4 I2 T; S% T
  1、选择近日底部放出天量之个股,日换手率持续大于5%-10%,跟踪察看。2、(5、10、20)MA出现多头摆列。3、60分钟MACD高位持续叉后缩量回调,15分钟OBV稳定上升,股价在20MA之上走稳。4、在60分钟MACD再度金叉的第二个小时逢低分批出场。5、短线获利5%以上逢急拉派发。6、一旦大盘突变当即保本出局,以利再战。
  [2 C9 z( ^- v' O( N
" Z7 v  |$ w0 F& q+ C! N& e- Z  R1 ^; n  法例四:强势新股法例  _3 h; W# {  e( |" a+ u+ R
/ P# G- y2 ]( n/ s6 G" L' {
  1、选择基本面良好、具成长性、流通盘6000万以下新股察看。2、上市首日换手70%以上。或当日大盘暴跌,第二天跌势减缓当即收较大阳线,光复首日阴线2/3以上。3、立异高买进或选择天量法例买点参与。4、获利5%-10%出局。5、止损设为保本价。$ ^" }7 ?" ?* C5 p  c, E6 z

/ p6 L& m9 N' ~# @  法例五:成交量法例; {2 W0 {9 I( c( R

* H& M, N. w% V  1、成交量有助于研判趋势何时反转:高位放量长阴线是顶部的迹象,而极端萎缩的成交量说明抛压已经消散,往往是底部的进场信号。口诀:价稳量缩才是底。2、个股成交量连续超过5%,是主力活跃此中的显明标记。短线成交量大,股价具有良好弹性,可追求短线交易机遇。3、个股经放量拉升、横盘整理后无量上升,是主力筹码高度集中,控盘拉升的标记,此时成交极其稀疏,是中线买进良机。4、如遇突发性高位巨量长阴线,情形不明,要当即出局,以防重大利空导致瓦解性下跌。1 \' x8 V8 z* k# V! @

6 k6 Y# R6 U+ d  法例六:不买降低通道的股票
% U# K8 v6 ^9 O# q
; T% M! {4 g# z  d5 F2 U  1、预测降低通道股票的底部是危险的,由于他可能基本没有底。2、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下跌的股票必定有下跌的来由,不要往碰它,尽管可能有很多人感到它已经太廉价了。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8051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16 15: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福,吃亏是福;什么是乐,知足常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4:32 , Processed in 1.34137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