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十年前坏账阴魂未散5 |/ ~ ^/ Y/ z4 H$ V7 X9 C, W8 z* ]
1 z( Z2 F! W0 c: T6 R1 g0 }
% N) p {9 f; H7 [
/ Q( o1 v$ _1 X. C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万亿不良资产挂账,中央财政的“共管账户”模式酿成“左兜掏右兜”,国家要想核销这笔坏账,将计提2009年10%的GDP,天下人民酿成真正的埋单者。5 J w6 I8 z- F n
' R3 k) B. ]5 _" l6 `! G- K
6月28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达股份”)在北京召开建立大会,拉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下称AMC)的转型序幕。遥想当年国家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行,同时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进入AMC,现在四大行都上市了,AMC也开始转型了,1.4万亿不良资产核销却成了潜伏在GDP之中的巨大泡沫。! C6 a5 c: a) i$ N0 s
/ |: M6 [1 h% i* G* f$ ]0 ?7 G2 X3 }
四大行坏账游戏
; i. j; C7 |# y, N. k0 _
& ], Q' ]. U5 \5 F' F+ U( Z. u) l! r 1999年财政部分别提供100亿元充当资源金,设立AMC;央行向AMC提供再贷款5739亿元,AMC共向四大行发行金融债券8200亿元,大抵以1:1先后购买四大行总计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 a, W( W- `) o: e ^8 C8 j
. b2 q1 N* T: ]( r% c4 k- ]
在银监会官方网站,关于AMC最新数据停止日期是2006年一季度(见右图),这一数据袒露了AMC处理不良资产的机密。按此数据推算:AMC购入贷款原值应为1.26万亿元(8663.4亿元/68.61%);假如不良贷款全部处理完毕,现金接纳大概到达2631.69亿元(1805.6亿元/68.61%);加上非现金,资产接纳大概到达3049.2亿元。以上推断都是基于现金接纳率和资产接纳率稳定。但实际越到厥后剩余贷款处理难度越高,两个接纳率都会降落。
; B) F/ k7 }7 |
4 `$ H$ `9 j3 ]+ E' ?3 Q 2006年6月尾,时任财政部金融司副司长的孙晓霞表现,AMC累计处理不良资产1.17万亿元,占继承总额的83.5%,现金接纳约1870亿元,接纳率为16%。当年年底AMC皆公布圆满完成不良资产处理,根据公开数据,AMC累计处理不良资产1.21万亿元,累计接纳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审定目的超收286亿元。
% v' y4 R6 m4 C7 s. L& X" B6 q/ p$ d$ ~* w
回到银监会的报表,现金接纳2631.69亿元,资产接纳3049.2亿元,假如不良资产数字用主流声音的1.4万亿元计,那么AMC辛辛劳苦十余年,现在不良资产尚有1万多亿元(1.4万亿元-3049.2亿元)。
* j8 o9 V% H: y2 I; P, ?! ^! ^) R* H- n
按照再贷款和金融债券年利率2.25%盘算,AMC每年需付出央行和四大行利钱300多亿元(1.4万亿元×2.25%=315亿元,忽略发债的批次),10年来接纳现金全部付利钱都不敷。
5 R, f7 y$ I) e7 ?! F4 s5 q. I+ p" T
AMC不良资产的处理费用高昂,接纳服从低下,其间审计署一度发动审计风暴,银监会也提出过严厉的整改意见。十余年,AMC势必新增费用多少,如按媒体披露的7%的不良资产处理费用率,现在的坏账大概不止1万亿元。
9 g) d' H) g2 a6 x Z1 P' S" s" x
: D9 o) j% L. B9 t 以是,从AMC吸收不良资产开始,这就是一个数字游戏,即所谓的“政策性收购”。4 f/ b* p" d! D% t+ S3 s6 y
9 V+ C- p! Q$ f2 }
AMC中的经济泡沫, p) ~& [3 C& N8 T
- ]" T: C7 F0 ~; H0 k: j
随着信达股份建立,“共管账户”的转型方案拉开了AMC转型的大幕。1 w/ n6 c, I+ `1 ^
# Z& T4 j! I; |" E5 o 现在,信达资产尚有不良资产2000多亿元,根本是无法收回的真正“坏账”。但在转型方案中,其与财政部共设“共管账户”,将2000多亿元巨额挂账丧失剥离至此账户。" R6 q- s: L8 T
6 W' E" t5 j8 ]5 R 引入“共管账户”,财政部不需立刻付出现金化解丧失,信达的报表焕然一新。对于“共管账户”的归还,财政部将账户存续时间开端定为10年。云云,信达制止了被遣散的运气,财政部也将买埋压力再度留给未来。3 n" p. o: H' m- L
8 L& r( Y) u; ]% I7 ^ x7 N AMC欠四大行的8200亿元,也有了行止。中行6月末公告称,其接到财政部关照,持有的东方债券到期后延期10年,利率稳定。客岁9月,建行持有的信达资产的2470亿元债券已率先获延期10年。别的,AMC欠央行5739亿元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央行资产负债表没有股东权益,资产负债大抵保持平衡;左侧每增长一笔AMC债权,右侧就印刷一笔钞票与之相对应,从而注入一笔运动性;左侧AMC每归还一笔贷款,右侧就注销一笔底子货币,从而回流一笔运动性。现在AMC挂账,就是左侧不再归还贷款,右侧也不再缩减货币,运动性停顿在流畅范畴中,就大概导致全社会的通货膨胀,全体人民为AMC埋单。
/ m9 \% m8 D' V, V' I. t1 C2 w1 _) G( o( S
着实早在2006年,信达、东方两大资产管理公司就成为首批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企业,将烂账打包发行CDO、CDS一类次级债。但在2008年金融危急后,银监会停息了不良资产证券化。颠末2009年靠近10万亿元新增信贷的疯狂,新一轮不良资产日渐涌现,化解就只能直接拿资源市场开刀。2009年是信贷跃进年,2010年肯定是融资潮起年。假如现在已公布的操持均能顺遂实现,本年银行业融资总规模或超6000亿元。9 b8 a7 _/ v/ ^: L
/ }; l4 `& i4 {1 D
无论是不良资产进入“共管账户”,照宿债券延期、央行挂账,都是债务“左兜换右兜”,在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差异科目下举行的调解。但债务就是债务,企业核销要靠利润,财政核销要靠纳税,央行核销要靠通胀。现在这些坏账潜伏在银行效益中,蜗居在GDP效益中,它们才真正是中国经济的泡沫。) D0 k, l( s# _
. t6 Z9 d1 a" T( e9 l5 W, } 3万亿改革资本相称于GDP非常之一
2 T' t' m" ]/ a$ x9 }4 S5 A/ v
; O: Z0 |. ^, T! @ 银行的坏账实际上是整个经济改革的资本。中国搞的是渐进式改革,对于改革的阻力,接纳迂回、包涵方式,沉淀为改革的资本。# o* f' Q2 k7 e7 L5 L
+ s$ s; j- d) D* w* J
改革之初,资本多由中央财政当期直接付出,但到厥后,由于国家财力有限,银行开始充当“第二财政”,渐渐形成为巨额坏账。
# F; @+ y# t/ H+ m" f
! a; u6 R$ a6 ? 央行研究局在2002年下半年的一个调研陈诉表现,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有80.7%是渐进改革资本的转移造成的,具体缘故起因包罗红头文件、企业政策性关停并转、国有企业谋划不善、地方当局不当干预等。银行坏账积累到肯定程度,中央当局就要想法相救,银行就会举行财政重组。0 ^ ^: |0 @3 Y/ s$ v
2 ?6 v. x/ b( t 第一种情势是银行用自身利润核销坏账,这是企业运动。但用这种方式核销的只是少少部分。8 q& h" n" E9 {0 o/ t
3 N* O; s* V5 i, s& t
第二种情势是国家动用外汇储备重新注资。如中行和建行用中央财政的全部权冲抵1970亿元丧失类贷款后,两行各得到225亿美元的外汇注资。
# J/ l. c1 l3 m# [# Z. l; o: b
8 Y1 Z6 \! ^ d0 F 第三种情势是AMC向四大行发行了10年期中央财政包管的金融债券8200亿元,用于收购银行不良资产。2005年4月,工行将2460亿元不良资产置换成等价的金融债券后,划归“共管账户”,并委托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举行处理。
/ x2 g5 m0 |5 y6 C9 F1 \* V' _; I' A$ k* A9 @
第四种情势是AMC通过央行再贷款或央行票据收购银行不良资产。1999年—2000年,AMC用5739亿元央行再贷款按账面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资产;2005年工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按账面代价置换为央行票据,再以账面代价26.38%的匀称中标价出售给AMC。+ ?7 O# X+ Z# A. E j
# K' j" I! v. o9 k/ j# c 银行财政重组付出了改革资本吗?只有第一种方式是被直接付出了的,由于利税本应属于财政部。其他三种方式,都只是完成烈革资本的再次转移——本来已转移到国有银行的改革资本,颠末财政重组后又转移到中央财政与央行。
3 A5 U' ?+ ]( ~5 B* x
3 R5 ?" I8 a$ {2 P- U0 O. \+ j 外汇储备直接向银行注资,相称于直接增发划一数目的人民币。第三种情势又是通过隐性包管这种情势,仍旧不是直接的、一次性的埋单,而是由中央财政间接的、延期的付出。第四种情势由央行负担,实际上末了通过广泛的物价上涨,由全体人民埋单。
b1 Y) ~2 c+ }2 f8 H: q) s- D' }( T, H/ h
必要引起鉴戒的是,改革资本在被转移、被延期付出的同时,还在被放大、被恶化,这是一个更加恶劣的题目。
5 ^5 I# a# {2 k" ]) }
+ h2 S+ V3 U$ s. F 2006年,西南财大中国金融研究中央副主任陈野华做过测算,中国渐进式改革资本估计有23979.38亿元,这个数字还没有包罗农行的股份制改革资本。
+ k# b. `- n4 ^3 T7 ]8 M, t1 n9 V F7 I3 k" x
农行股份制改造过程中,财政部和农行设立“共管账户”,置换8156亿元不良资产,存续时间15年。这相即是农行持有财政部年利率为3.5%的等额债券,财政部每年付息285.46亿元,15年共4281.9亿元,连本带息12445.1亿元,农行改革资本又凌驾了1万亿元。固然,利钱也照旧财政部从农行的利税所得。
0 u+ ]; ^, U5 m+ K7 P" F
* L! \+ y9 w+ O: @! _7 ~, ^) x+ y 按陈野华的测算,停止到现在的中国改革资本:32135.38亿元。假如加上财政部付出给农行的利钱资本,则上升为36424.48亿元。
8 u2 }2 s3 j- C# c6 d+ [# [+ K' t
. u, y" ^( g* {5 u 按照统计局修订后数据,2009年中国GDP总量为340507亿元,假如一次性核销这些资本,就只剩30万亿元多点儿,10%就没了。中国GDP可以或许计提10%的拨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