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冤家棋逢对手!
o6 D% F: ?& O% J5 t3 q/ ]; B1 Y2 |! K
4月21日,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理的沈阳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上,王健林、马云两位大佬又上演了一场剧烈的唇枪舌剑,话题自然离不开当下最火热的“转型”、“互联网+”以及“O2O”。5 k) n2 q9 ^8 b! I2 i
3 }7 C* E0 h2 `' ^# A0 g8 XO2O不是个伪命题,而是当局命题& {/ D* q1 `2 m$ ^* {
2 U0 w! h/ O" \8 T论坛一开始,马云便抛给王健林一个题目:我听到你说整个O2O好的地方,但是我们都知道转型要付出代价。转型如同拔牙,要出血,要付医药费,找好的医生。万达变革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s6 d; Q; C) F& f3 {" I( i
+ }# y% e; g. b8 ^2 G王健林用万达历时27年的发展以及4次转型来答复,但马云似乎并不满意,“我听了半天还没听明确,到底准备付多少代价”。王健林接着答复:“我们也不准备付出多大代价,代价太大,我们就变穷了。”, D' v% u0 j$ I8 {7 d
8 n1 T# w N! x3 E+ v5 j8 H W之后,马云在主题演讲时提到,“O2O是一个伪命题,由于它原来思索从线下往线上走。有人讲为虎傅翼,我从来没见过一个老虎有翅膀的,那是想象力。坦克装上翅膀未必是飞机,坦克就是坦克,只有飞机和坦克的完全的团结,才气有将来。以是所谓O2O,是传统经济本身想象,说有一天,我可以飞到天上去……”王健林很不平气,反驳马云说,“先给你提示一下,飞机就是从地面上飞上去的,末了还要落地返来。”4 W ?: a% w( \8 i2 D
: {: e2 J" [9 ~5 d8 G% t
在以往,分别作为“线下商业地产”和“线上商业地产”的代表人物,王健林和马云已经激辩过数次,而此次两边再次过招,现实围绕的是“互联网+”,详细说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蹊径题目的激辩,按照马云的蹊径,万达必须为互联网+转型付出巨大代价,线上到线下才是精确蹊径,线上是主导。而在王健林眼里,传统企业转型照旧应该自我主导的从线下融合到线上,渐渐蜕变。
6 }! V, i; E# e$ d' D2 W9 [ J& q7 z a. D& l( k
由于转型是大量中国传统企业的“现在举行时”,照旧“摸着石头过河”,以是现在还不能说王健林和马云到底谁的蹊径对。但是只管云云,马云在演讲中所说“O2O是一个伪命题”,照旧值得商讨的,由于O2O不止是万达,而是现实中存在的N个万亿级市场,它以致被写到了本年的两会陈诉中,原文如许说的,“......加速建立光纤网络,大幅提拔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耗搞得红红火火。”1 P2 } ?% L- K2 j: M: Z
4 V2 p0 h; s" e% @4 n% B2 c6 UO2O不是个伪命题,而是个当局命题,毕竟上,即便没有“当局命题”,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也已经存在大量颇具规模的O2O企业,比如滴滴快的、大众点评、美团等,它们的估值规模都已经是100亿美元以致500亿美元。
+ l! B' X0 u1 B- z# B+ d4 ~8 E* I2 S7 c9 Q1 e0 P3 _/ L# J; N$ u) {# y& J* X
顺势而为,转型未必付出太多代价
7 Z3 d7 {) i$ c
: K& e0 |- E8 r U马云有一点大概是对的,那就是它以为企业转型必有代价,而这一点也是王健林所承认的,他承认,在以往的转型中,照旧付出非常大的代价。而万达之以是走上现在的蹊径,就是为了制止付出巨大代价大概尽大概少的代价实现转型,这也是任何改革者的共同想法。
$ q/ _. D. w% v' r% O1 F- ]6 O6 ^( M9 c7 s* s
那么万达要怎样找到代价更小的转型之路呢?实在总理两会记者会上的一句话可以为这些转型中的传统企业做注脚:找到风口,顺势而为。# y1 e8 s% C% n
* F7 Y! ^$ ^5 @ X; x从现在看万达转型的方向是精确的,互联网+已是局面所趋,转型的蹊径也没有什么错——传统企业做互联网+离不开O2O模式,剩下的则是最关键的:万达是否已找到代价最小的转型之路?
* _" A/ D1 @8 x3 R6 W6 h, T( `# {# y1 D( g; {1 h: N0 @$ B. o- H% Q& F
这要从王健林所先容的的万达线上线下的融合结构中去探求,捉住万达互联网+的“筋”。! u1 p* q7 c+ h2 l R
. N2 k% V( o R$ N6 H6 p5 f王健林的互联网+结构大概是如许的:起首万达团体已经把电商列入团体四大业务之一,通过O2O模式把万达广场的消耗者酿成万达O2O的用户,为他们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升级服务,从消耗者变用户,这是一大变;其次,捉住万达广场的商户,把他们生意业务搬到网上;第三,探索出互联网金融大方向。使万达由重变轻,“可以广泛吸引投资者,以致以众筹的方式,一起筹谋万达广场。别的,万达每年有近5亿的活泼用户,可向他们放贷。”,“我们盼望在五六年内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卡银行。”
2 l& Y: O3 X7 f- Q: T: ~
6 Z! o; p* {: h/ b% v- P8 N" F) z假如过细观察以上万达O2O结构,就会发现,在万达实现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找到的风口实在就是移动互联网、付出以及互联网金融,它是维系整个转型建立的那根“筋”,早在十年前,传统企业就纷纷实验转型线上,但根本上都由于流血过多而宣告失败,很大一个缘故原由就是由于这些先烈没有找到形成线上线下闭环的有用本事,而现在,这个条件已经开端具备。
& I$ ]- H" O) R; ?
- k) k8 N) z6 Z/ Y并购快钱使万达O2O发生化学反应
: c1 o+ d* s) z. B* r5 [ t2 n) c% [2 v, H/ O
移动互联网、付出、互联网金融,观察万达O2O结构,会发现王健林现实上已经捉住这根筋,由于在万达O2O中,王健林确实走了一步关键的棋,兼具这三个要素,一步走活了万达的整个O2O结构,那就是客岁对快钱的并购,在没有并购快钱之前,万达的O2O结构是堆积木式的物理搭建,而在并购快钱之后,则很大概使万达整个转型产生化学反应与激活效应。
/ R7 p V% ~5 e: @2 j7 A
; F4 {, }) L. Y: O q, y: a. r客岁12月26日,万达团体旗下的主业务务商业地产刚刚在港上市,融资288亿港元,创下了港股三年来的最大IPO记载三天后,万达团体就公布战略控股第三方付出公司快钱,在转型的蹊径上迈出关键一步。% I2 U/ T. [7 V$ S" X( e
1 U) }: k( q' H5 L+ L: H4 l) g
根据艾瑞数据,并购之前中国第三方互联网付出生意业务规模份额中,付出宝占比49.2%,财付通占比19.4%,银联商务占比11.6%,快钱占比6.9%,是中国排名第四的付出工具,是除平台付出工具外中国第三方付出的老大,万达团体通过此次并购,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线上付出企业之一。2 y' a( f8 Y1 Z# r2 w/ D+ C, L
# _& p7 ^( ^6 {1 T) }7 n4 e
一招落地,满盘皆活。
; R z, D% Q. h3 ^& I$ m3 M- y) e+ |7 Q
万达固然是正在向线上转型的传统企业,但与也正欲从线上落地线下的BAT相比实在也有本身的上风:他有险些最丰富、靠谱的消耗场景,把握着O2O模式的“末了一公里”。
3 O% I x; Y% m5 w9 ~ V
0 F- q( X% h# I王健林说过,O2O这个O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门是线上,下半部门是线下,相比力而言,O2O的线下更难做。你再有钱有人,把线下做大也要花十几、二十年时间,这是个力气活,没办法用巧劲。万达用了20年时间做成了线下,已经把最难过都做了。而相比之下,BAT三家要毗连线了局景,无论打车、医疗照旧辅导,这些场景都高度丰富、高度分散,须要大量时间和资金去补充。
, m; V$ ?: v3 V
! m0 r' ]0 F) x) D: m万达在2014年天下客流高达15亿人次,王健林要做的就是把这15亿人次从客户酿成万达用户,此中绕不外的一道关口就是“注册”,在并购快钱之前,王健林曾经声称要推出一张在天下的万达广场、旅店、度假区消耗,以致购房都可以使用的一卡通,在这张卡上聚集有扣头、积分、抽奖、增值服务等等功能。4 y# t7 L3 e9 c, w3 @
% p2 t3 p% S; Y/ m. S1 `! F/ E5 }但这个头脑照旧过于传统,而且难度很大,由于要跟银行的银行卡、光荣卡竞争,还要跟微信、付出宝等移动付出竞争,但并购快钱以后,题目自然就办理了。有了快钱后,万达业态里的全部预约、消耗、评价都可以用手机通过快钱快速完成,以致可以提供给雷同京东“打白条”一样的个人金融服务、出行车辆服务等等,更况且快钱的原有体系里已经积聚了上百万的商户和数据,以及服务的C端(间接服务)。
& f. Q9 o# K1 J& o+ t$ g) U/ t3 w1 a" v* @" R
万达不但有了用户,而且在用户体验上更上一个台阶。以是王健林才会决定要尽力做大快钱的付出规模,全团体要为快钱的发展提供支持,不但万达电商用快钱付出,万达广场商家也要用,“商管公司要一家一家去谈,动员他们使用快钱。研究推出一整套优惠方案,提供大力大肆度的支持”。
$ ?$ L3 b9 K' C1 m8 H
$ R6 _$ e# u ^, J, c% \: N) @快钱是让万达变轻的紧张抓手+ j7 R* n5 u9 [; P$ C$ F
, h o& S; @% B! T) T# ^ k王健林一直善于“四两拨千斤”,万达广场扩张提速背后一个关键因素便是“轻资产蹊径”。“我在深圳演讲时已经说到公司2020年的目标,就是商业地产公司净利润的三分之二要来自租赁收入。”王健林表现,其时间公司就不再是单纯的房地产公司,它还会使万达的其他财产发生变革,可以大概相互支持。0 m+ @1 M& O$ w1 ?8 s6 r
4 ]' o, n% P& u# o" D+ L在O2O转型中,万达固然也要只管“轻转型”,而且方法就是互联网金融,比如以众筹的方式,一起筹谋万达广场,贩卖建立、筹谋万达广场的理财产品;比如前面提到的向5亿万达活泼用户房贷;比如“成为中国最大的发卡金融机构”等,比如开发面向商家的云POS体系。这些互联网金融的玩法都离不开新并购的快钱。
" K$ r4 T( ^: e7 k# b z( R3 b, ~! y8 F/ p, }0 s9 P& A1 n' G
再轻的转型也要付出代价,万达具备丰富的线了局景,发展O2O,关键是向线上的融合,以及线了局景的连续高速扩张。这方面,万达早已做好结构。不但与线上腾讯、百度两家巨头同盟,办理Online流量的题目;而且投入资源建立线了局景(包罗对影业、体育方面的收购)。
, }3 K7 K: Z2 `. j
5 ?" w/ Q/ F! ]+ l$ X+ L5 H0 K8 a而这些线了局景的连续扩展,则须要金融的驱动气力,这也是万达客岁并购快钱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王健林敢于发动万达转型,不为转型流太多血,付太大代价,不因转型变穷的背后的真正秘密:万达要通过快钱发动5亿用户与商家“凑钱”帮它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