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地产投资需审慎
! G, u+ n, J' [. j6 s* d
$ R/ W X# y) g) d7 k从2014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高度分化时期。在经济总量最大的30来个都会,由于公共资源良好,能一连吸引外来生齿,故房价仍存在上涨动力。不外,中国绝大部分三、四、五线都会,房地产已经彻底熄火,这些都会要么生齿严肃流失,要么增长迟钝,但都会合建立了体量巨大的商品房和非商品房,根本无法消化。若在这些中小都会的新区、郊区贸然买房,那跟掉入陷阱没有任何区别。& A4 q3 L. r7 x* T+ m
% V/ g. s9 V% X. W! w2、股市投资难做8 [, h# {+ U3 C
* A5 A( X* G+ Q; U* Z
中国股市将来会有波涛壮阔的大牛市,但必要满意以下条件条件:改革和经济转型得到紧张渴望,出现能代替房地产的新支柱行业,IPO注册制改革完成,证券市场真正做到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没有这些条件,牛市就像打了激素,假的。
9 y! c1 P0 ^4 D, P4 F, `2 e
% `$ y( n$ ?# j- ]2015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紧张年份,是人民币计价资产面对美元加息磨练的紧张年份,但一波以“稳增长”为目标的行情已经被发动起来。2015年股市将怎样走,充满了牵挂。如果IPO注册制改革被延缓,一波政策牛市大概会短暂出现;但如果改革按照既定节奏举行,那么当前行情已经靠近尾声。总之,2015年的股市非常难做,结构性机会低于2014年,股民弄不好就落入陷阱。
) |& ^* Y$ ^, u# H$ ` E" c8 l+ P: B: A9 H2 w
3、P2P产物不宜过多0 z# U% V% T& E y8 t! T1 K
1 B* t6 Y8 P* L$ G. p% b; A2015年大概是互联网金融蛮横生长的末了一年,预计从这一年开始羁系将渐渐规范、到位。随着大资金渐渐到场,行业竞争将更加猛烈。预计将有一大批P2P网站倒闭,一批老板跑路。因此,投资者在选择这类产物的时间必要服膺以下原则:在自己全部投资资金中,P2P投资不要高出三分之一。购买P2P产物的时间,注意分散投资,至少分投到三个网站。每家网站,必要观察其股东配景、司理人资质,以及公司的信誉。风险遭受本事比力低的投资者,最好不碰这类产物。
' N- ?. D& U, `/ Q/ X
1 G, {, m. X* A' ?) m4 w. P4、民间借贷成“危墙”& i1 ]$ d7 }7 B- V9 @' m. x
2 e E3 z4 x8 d( F1 p2 @
民间借贷的风险比P2P还高,以是允许的回报也比P2P高。2015年将是中国民间借贷风险会合发作的一年,此前安阳、邯郸、神木等地民间借贷风险已经连续被引爆。如果你尚有资金放在这个范畴,最好撤出来。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民间借贷就是当前最大的“危墙”。7 o4 e f. {& v `: a* k$ [
4 o7 X$ r/ z8 G# f% a' P" }5、煤炭、房地产信托产物违约征象频出) y: @ ~ T' Y) d, |3 a
) T$ D3 }1 H8 q( S从2014年出现题目标信托产物来看,紧张投向会合在煤炭、房地产等范畴。煤炭的黄金十年已经竣事,产能过剩、代价下滑,以是出现了比力会合的违约征象。房地产信托产物的违约才刚刚开始,估计将来两年会会合发作。三四五线都会房地产项目风险都比力大,尤其是这些都会的贸易地产项目,万万要警惕。0 ?# y9 A( C, S m* R$ Q
9 }! ?6 B7 Y; r, S+ D1 k
6、大宗商品将呈弱势
* x1 p8 y4 q, ~- F$ V# y
& N, U) F4 h! u0 q) g大宗商品的熊市在将来两年仍将继承,这是两大缘故原由造成的:第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第二,中国经济变化增长方式,房地产增速下滑。大宗商品的四大金刚:石油、黄金、铁矿石、煤炭等,至少在2015年都将出现弱势。投资不要与趋势相对抗,在现阶段,至少不要使用杠杆盲目抄底。" y/ o) a8 S3 ~2 S$ M( Z
9 D+ q3 g9 A0 }3 ^2 S; @
7、死守传统无异于“等死”
: [* G! _6 W0 z) q8 E" l
, R7 h7 [) I9 k s4 V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全面整合,将从2015年开始全面睁开。也就是说,经济范畴正在履历改朝换代般的巨变。在如许的期间,如果死守传统,不思厘革,无异于坐井观天、自困愁城。有传统行业的资深人士抱怨说,自己从业20多年,混到企业中层,但现在收入不比快递员高多少。这是太懒、不思进取的缘故。* c' K1 u l$ q4 C
! m, A1 N( \/ L. \& f9 Y
8、盲目创新风险更大
( d0 r6 u3 T" j9 C4 S. c
: c- x& o' f1 M$ S& M“等死模式”固然悲催,但好像比“找死模式”好一些。在大厘革的年代,每每会有一些人大概企业,在没有充实想清晰的情况下,贸然跟自己熟悉的行业、贸易模式决裂,转入全新的、未履历证的范畴,想赌把大的。我们都知道,当年一窝蜂做博客的企业,都已经死了;一窝蜂做团购的企业,也灭亡了99%;将来互联网金融,也将“一将功成万古枯”。盲目创新,实在风险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