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行如许做,显着就是在耍花招,自作智慧的钻国家法律法规的空子,我们浦东发展银行真是太低估了银监会等羁系部分同道的智商了……”2008年6月17日,一封来自南京萨家湾的机密匿名信,爆料者言辞犀利,直指浦发银行存在违规征象。2 M' a! ]! C5 [) o
* g; j/ O" B; k: H3 A' n在这份长达32页的机密匿名信中,细致的曝光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下简“浦发行”)7年间累计约为41.34亿元不为人知的违规“福利房贷”黑幕。 : [2 d/ ^; w. v% A' F
* E- \7 D4 \) J1 v! b. i7 g匿名信中所指的“福利房贷”就是,浦发行在天下范围的正式员工,都可享有福利性子、贷款利率极低的员工购房周转金乞贷。信中,身为浦发行内部员工的爆料人称,浦发行发生在2001年至2007年间累计约为41.34亿元的“福利房贷”,存在着诸多悬疑。
" H' j% n6 H, j, l+ p" j* Z
( r. B/ u, `4 R, f9 j+ V f: u一:挂“乞贷”之名,行“贷款”之实?
0 U& E" A9 ~$ S) ]& {' [) g4 M9 ^0 ^0 O$ s D6 A6 L/ x
爆料人称,浦发行内部通用的“员工购房周转金乞贷”,挂“乞贷”之名,行“贷款”之实。员工购房周转金乞贷的利用情势、乞贷所签署得条约、贷后管理方法等均与浦发行其他正常贷款无异。但是,浦发行在积年对外公布的报表中却是将此类“乞贷”归入到了其他应收款内核算,未在正常的贷款科目内核算。 3 |) F, m( I; S- n8 m
1 k {8 ]9 Z7 e) {! f* J
爆料人指出,浦发行贷款的钱从何来?贷款所产生的利钱收益又到那里去了?偷换概念的本质,又是想要掩饰什么?无人知晓。 # W+ \) Y/ Q1 u5 |$ b$ f/ s1 g
; o# e! h7 p5 Y* f. k: r9 C
二:利率极低,扰乱房地产市场? % q7 a! h- R6 b( q
6 ?# X8 r0 D* M$ k3 ~6 Z1 W3 D在爆料人提供的资料体现,浦发行的赵姓员工在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福利房贷”利率为1.65%(赵姓员工的借贷限期为15年),直到2005年1月才上调至1.875%。 / ?) D9 Y. ]4 u5 k& g# B
5 C6 l) W. U2 ?( z/ a
而央行网站公布数据体现,2002年2月, 5年以上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为5.76%。 9 A4 g% N$ |; _* Q% w
) u, @, ~' S/ f' G$ ]爆料人称,且不说,浦发行贷款利率大幅低于央行同期利率的“福利房贷”有无违规,就单从国家严抓房控的宏观配景下,浦发行极低贷款利率本身,就存在着扰乱房地产市场的怀疑。 # P9 c! }8 m9 y' r. i9 K2 h
) d# K# ^6 G+ {. }" [三:管理松懈,资金风险随时引爆? " ^6 c# O- d$ M
" X2 U- i4 `5 C5 k% `- t浦发行的“福利房贷”爆料人以为,“福利房贷”部分采取员工相互包管,在人才频仍活动的本日,这种放贷情势将使得银行资产置于极大的不可控风险中。别的,不清除部分浦发行员工将“福利房贷”,直接用于投资或炒股,购买有价证券等,银行风险又遭遇重复放大。
, \" H0 s* Q8 ^3 A, G$ c
% n! k8 ^7 S |! W, ?( k/ ^这在大案、要案频发风险防范形势严肃的当前,浦发行面对的风险是极大的。
; ?5 f+ @6 l8 S; v+ a! ~" f( E
1 O7 w3 E. B- [2 [# E爆料质料体现,在2001至2007年间,浦发行报表中披露的“其他应收款——购房周转金”项目,在2007年末,已经到达了32.07亿元。七年间累计发生额为41.34亿元。这七年间41.34亿元的来龙去脉,浦发行未在报表中做出细致阐明。 , S; S' c1 n% j P# J* F b5 G
8 w) C4 }: t$ i" ?! i" b% K爆料人以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福利房贷”完全属于违纪违规乃至违法,并存在向投资公众虚伪陈诉,以及陵犯股东权益的大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