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外资入股中资行“婚变”始末【田维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23: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年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全面着花;2008年底,外资股东开始抛售中资行股票。    战略投资者进退之行业
( n5 T3 P9 z% m/ M& g+ m$ ]    核心提示0 g& b6 |, R3 p) }
    2008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业履历了一个迁移变化点。当日,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中国银行的股份解禁,瑞银团体(UBS)悉数抛出其持有的34亿股中行H股,双方三年的互助就此竣事。这拉开了外资股东减持中资银行的序幕。. A  K  x; B8 S2 o6 A% U
    从2005年到2008年三年时间内,外资股东参与中资银行的态度为何前后迥异?本文试图从回顾中厘清外资行与中资行之间的恩怨纠葛。
( [' N! ^0 {! G; Y    爱情 摸着石头过河
" N2 q( |. |% q4 m1 U    2004年,我国大型贸易银行引资首战告捷。摸着石头过河的金融业改革终于找到了方法。( F/ I1 Y1 l5 h0 d% v! c- ^
    1999年9月9日,中国银行业初次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这一天,国际金融公司(IFC)与上海银行签订了股权认购协议,IFC持股5%。以后西安贸易银行、济南贸易银行等城商行也实验引入洋股东。9 m* Z+ D2 @: r8 @
    不外,这仅仅是打开了一条门缝,门里门外的人都还在观望和摸索,也并没有引起外界过多的关注。
; K5 z" V8 w0 x9 d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让这场引资运动迫不及待。根据我国加入WTO时做出的允许,中国金融业在2006年底将全面临外资开放,这意味着这扇门必须完全敞开,带有官方色彩的银行业必须举行市场化的改革。
! {( i6 ^4 E4 B( }3 W    对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给出三个来由:一是国有银行改革应从根本上改变产权结构单一性,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如许国家财政才气不再为贸易银行的谋划亏损买单,从体制上消除道德风险。二是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不光可以或许优化国内银行业机构的股权结构,改变国家股一股独大的僵化局面,还可以带来先辈的管理履历、技能和产物,加强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引入国际着名的股东,能提升国内银行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有利于国内银行外洋市场的发展与融资。而这些都终极为中资银行的乐成上市铺垫了根本。
& s0 Y1 B% q( j1 Y+ Y, l! o* F    2001年7月,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吸引外资参股的操持获有关羁系部分的允许,大型贸易银行开始实验引资,但是会商过程非常艰苦,直到2004年8月才终极敲定,我国大型贸易银行引资首战告捷。* w7 z" ]! ~6 X0 e
    在交行的会商之后,政府开始主导国有银行财政重组,通过注资改善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增长与境外投资者的会商筹码。2005年国有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全面着花,外资入股中资银行进入高潮:6月17日,美国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行9%的股权;8月30日,工行和由高盛、安联、运通三家景外金融机构构成的财团签订了备忘录;9月27日,苏格兰银行、瑞银团体、淡马锡入股中行。
! Z! J: w! y  q7 [+ E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克制2006年12月尾,已有29家景外机构投资入股21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190亿美元。) {) d2 S- A0 a% Z( o
% S4 R+ e! Y, r& C
    插曲 引资遭平沽质疑. P7 T& N' c  W( c% l& }: x
  随着外资行入股中资行运动全面着花,银行平沽论”、“外资投资者威胁论”等各种质疑之声充斥业界。( o' T! T  Q0 x; D9 i8 T7 ~1 [
    建行15%左右的股权换来了约40亿美元,中国银行10%的股权换来约30亿美元,工行10%左右的股权换来约30亿美元。部分专家学者指出,从被入股的银行在中国经济生存中的实际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来看,几十亿美元的代价太自制了。. [$ a" c: [+ f, G; s* M! b
    对于这种说法,经济学家吴敬琏驳倒道:“之前国有银行,我们搞了很多年,资源金酿成了零,以致负数,如许一个银行让投资者怎么信任呢?第一个进来的人须要负担风险,厥后的投资者才会随后进入,代价才会越来越高。第一个投资者假如不进来,背面上市的代价是上不去的。”8 M5 [, v* S4 \0 z" r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5年底发布会上特殊做出澄清:“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的价位都高于银行的账面净值,并不存在着平沽的环境。”
1 \% w, @7 X( Y. B: @; j+ z2 h6 v* H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刚此前继承媒体采访时指出,资源追逐利润是经济法则,境外资源是为寻求利润而来的,但同时也要负担风险,假如遇到不良贷款大幅反弹、谋划效益降落的环境,他们的投资就难以得到回报。战略投资者的入股代价也要思量风险因素。
* C* N8 c5 |8 x. T: b6 }    着实,为防止境外投资者谋利赢利,银监会在2003年12月颁布的干系规定中,就对战略投资者的资格条件和持股比例做出了限定性规定,比如占股的比例不低于5%,最短的股权持有期必须是在三年以上。
. H# J; Y! e' y% {6 {/ P  P    蜜月 中资外资共享优点1 c1 \4 z( ^: ]
  境外投资者的引进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进步。境外投资者也尝到了入股中资银行的优点。0 y: s) N- T( \+ r
    境外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之后,为中资银行到底带来了什么呢?
* O1 h' \) Y7 @# Y7 H4 Z) S    进入中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在名誉卡、理财、公司业务、个人产业保险等方面与中行互助,并帮忙中行开设中资银行首家私人银行。汇丰银行入股交行后,汇丰派出1名副行长和2名董事到场管理,而双方互助的清静洋卡已经开始运营。加入工行的高盛、运通等机构允许提供技能和专业协作,紧张互助范畴在资金生意业务、资产管理、个人理财和投资银行业务等方面。
8 E0 B, _8 y0 n( r) f' {- M    境外投资者的引进给中国银行业带来最根本的进步,是公司管理和监督机制方面。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国际金融公司(IF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约请了同一位董事———摩根士丹利的蓝德彰。他在上海银行和南京贸易银行的董事会反复投反对票,不隐讳与董事会睁开剧烈的辩说,他公开演讲大谈董事会的作用,剧烈主张要把审计委员会从监事会下面拿过来转而向董事会负责。他反对银行掉臂资源金的束缚盲目扩大资产规模,发起银行要多发展不占资源金的中心业务等等。
% f$ `0 X! V+ G0 Q5 L  V, T    “究竟表明,交通银行、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中资银行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后,促进了中资银行公司管理结构的改善,同时使中资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得到不绝完满,也促进了中资银行资源富足率的进步,提升了银行业务和产物创新本领。”2005年3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访问汇丰银行主席艾尔敦时称。; V. d' e  x3 r
    境外投资者也尝到了入股中资银行的优点。美国银行在建行发行前投资25亿美元,占据9%的股份,以后股份增至19.9%,建行公开上市时,再认购5亿美元的股份。新加坡淡马锡在中行股票发行前投资了31亿美元,占10%的股份,发行后再增持5亿美元的股份。花旗银行在2005年即与浦发银行签订协议,允许将浦发股份由约3.8%增持至19.9%,并在五年内维持积极互助关系。; |+ M; {# H& o7 z; ~$ I

; P' A/ M$ H+ p; y4 b: i
3 K3 u& z6 k: i1 W" b6 }( w    分手 金融危急撕毁互助0 f' C. c% g0 n' d
  随着会合解禁期和金融危急的一起到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互助随即破碎。
* X' a8 h3 w4 t    甫一解禁,中行和建行的外资股东就开始抛售其持有的股票。
. ^# j5 e2 s& a  a# S    外资股东的抛售很快被明确为其自己的财政须要。中行发言人在回应此事时直接用了一句:“是他们(外资股东)自己出了标题。”
7 j; W7 \: Y9 L# U* o, y    但从另一方面看,中国经济也受到了金融危急很大的影响,银行业受到的影响亦非常显着。% \3 R, S* N3 C: k5 i. p2 [
    2007年次贷危急开始显现苗头,到了2008年9月份,金融危急的狂风暴雨以华尔街为中心,席卷环球。不绝被以为受到影响较小的中国也在下半年出现经济下滑。
- o; @6 I4 m# L7 q    从一样平常投资的角度看,多数投资者都对于银行业在这一阶段的投资代价产生了猜疑。着名基金司理王亚伟在其投资战略会上公开指出,银行业被列为2009年其不会涉猎的行业。# L% S& x! O1 E' }$ g- B, E
    贸易银行自身也认同这一点。工行副行长王丽丽指出,在2009年,中资银行须要关注两个标题,一个是利差缩小导致的红利降落,另一方面则要防止不良率大幅攀升。
2 C0 R9 V$ o& H# t9 h    外资参股中国贸易银行(部分)一览表
5 g  e+ Z& k6 ~( Z7 G3 s; g2 Y            外资入股时间 外资入股方9 ^0 U' N$ g: ^
    交通银行 2004年8月6日 汇丰银行
3 B+ d" R2 x$ \3 j) a    民生银行 2003年10月 IFC
) [: l; L4 @& `    2004年10月24日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 C; ~$ i, n! C" D8 B- |
    深圳发展银行 2004年6月 新桥投资
% }6 Z; x, T! h  S7 S) z/ d' B    西安贸易银行 2004年10月27日 IFC、加拿大丰业银行* p# h$ F5 W/ \: I$ Y3 H& I
    济南贸易银行 2004年11月 澳洲联邦银行. W: D5 b, e' z. A, W
    北京银行 2005年3月 荷兰ING团体、IFC
! a2 d1 T- b+ j    杭州贸易银行 2005年4月21日 澳洲联邦银行6 B- o# }( A6 X* i9 v7 g
    中国建立银行 2005年6月17日 美国银行
http://www.simu001.cn/x115506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4 08:13 , Processed in 2.15019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