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电脑公司步调员,趁为济南某证券公司做技能支持之机,潜入证券公司利用配景,盗取了40余万条股民信息,并将其贩卖给网友。网友依赖荐股赢利数十万,并给部门股民带来侵害。克日,涉及该案的3名被告人均获刑。
9 P7 n& h; d" V: P+ f8 c
@! K" d2 }8 g* u0 D 广州的小伙晓鹏,大学毕业后不停没有找工作,闲时在家中炒股。2010年4月,他发现一条内容为“如需购买股民资料,请QQ接洽我”的帖子。看到帖子后,晓鹏突然想到这大概是条发财蹊径,想借股民信息向炒股的市民保举股票从而取利。很快,他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个名叫“证券前锋”的网友。 , c9 K! F: t6 t" l3 b8 n
% G' y) I2 U: t 接洽到“证券前锋”后,其便成了晓鹏购买股民信息的固定卖家。晓鹏先后从其那边购买了8000多条济南某证券公司的股民信息,后通过打远程向山东股民保举股票,从而借机收取服务费。
" e0 i: t" j0 Z1 m3 {; y
$ C+ I$ @0 ^+ m( s- T 由于购买的股民信息中,包罗股民姓名、身份证号码、接洽方式和居住地点等真实信息,晓鹏在拨打荐股电话后,轻易取得了部门股民的信托。 9 F8 x! x! A$ y
2 r' U# k% L$ _+ |
为了方便荐股,晓鹏又假造了身份,自称是某股票公司司理,有所谓的“黑幕消息”,只要股民信任其所保举的股票信息,肯定可以或许得到丰厚的利润。但其条件是,必须每季度收取3000-8000元不等的信息服务费。
$ B1 Q( S& ] v; O) Q0 O e" v& b) T
$ p9 o0 V* a% k4 R+ b 在晓鹏的甜言蜜语下,很快有股民上了当,先后有20多位股民听信其谎话,缴纳了统共35万元的信息费。但晓鹏提供的所谓黑幕信息,却坑害了多位股民,那些伪造的股票信息,让不少人亏了本。 " t0 `+ ^% a& T& b8 S+ l
$ j) `2 ~ r, W. ~) _6 r- b “拔出萝卜带出泥”>> 幕后黑手相继就逮
2 W6 T. M6 U3 ?! \3 F0 ]- r d9 J% x& H; `
由于晓鹏的贪婪,他频仍向山东股民举行骚扰,有鉴戒的股民选择向济南某证券公司报案。随后,警方到场相干观察。在晓鹏落入法网后,为其提供相干信息的“证券前锋”也浮出水面。
. g" k k& V3 @" N3 K' A- P9 b2 H$ |' b) X; p+ V; U
“证券前锋”名叫雄师,其专门在网上倒卖股民信息。通过搜刮“股民资料”、“股民电话”等信息,他随机找到出售股民信息的卖家,以每条0.05元-0.1元的代价把股民资料买过来,然后再以每条0.1元至0.15元的代价卖出去,从中收取差价。 1 f4 l( i) q* k4 ]* C
1 o) ^$ C0 g9 W. N 短短8个月内,雄师就倒卖了股民信息近90万条,赢利3万余元,此中15余万条信息为济南某证券公司的股民信息。
% o; }4 f$ J& ]# c/ |5 X5 [- Y3 q7 a% R! O( X( h
根据雄师供述,另一条“大鱼”浮出水面:为雄师提供山东股民信息的某电脑公司步调员王雷,便是最初从证券公司最早得到信息的人,其也正是此案的“始作俑者”。 I _9 w1 `2 `- L
8 H$ n( I2 Y. a1 ? b4 C5 i( c7 @ 步调员记下暗码>> 入侵证券公司配景,复制40万条信息 3 D# M* {" D2 g1 V3 \5 K
% n/ W; v/ }: T" ^ 28岁的王雷,毕业于福建某大学信息与盘算机专业,是福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职员。 " C, }6 B+ n: P2 |
' s7 w9 g- t& p, V2 `8 T% d 案发后王雷交接:从2009年起,他地点的公司承接了济南某证券公司营销管理体系的开发业务,体系交付使用后证券公司并没有修改暗码。发现这一毛病后,王雷使用维护配景数据库之机,趁证券公司工作职员的疏忽,把股民的资料复制拷贝到了本身的条记本电脑上。 ( I2 y% Q! u. B+ H
: p7 q4 p% C( z( h+ ]9 ]) U 他先后从证券公司的配景数据库中盗取股民的信息资料40余万条。接着,他以每条0.03元-0.1元的代价,通过网络出售给他人。“证券前锋”雄师,也是此中之一。 6 `' b* j1 T" V. z: J" E* Z+ D% p
4 E, M! Z" V: s8 U) ? 克日经法院审理,晓鹏和雄师分别因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和八个月。案件的始作俑者王雷,则被判处缓刑。
+ g. D4 [- b) a D3 Z) v, ` [: \
0 I0 o. J6 d" r 【相干链接】 6 M* k/ U' ~% f$ a0 X$ n
& c$ y' A# o' c
个人信息防盗法网有待美满 5 t3 y; p/ h+ W* y1 ~" M$ A
9 k0 U6 j$ o* q3 G- R
随着山东首例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的落幕,不少人提出疑问:信息泄密变乱频发,是否是由于法律不美满的效果?
' c0 n% u; J* I5 S) m+ x& ?+ k9 i1 E3 C, [
记者相识到,固然针对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内容较为分散、法律法规层级偏低。据统计,现在我国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及近200部规章涉及个人信息掩护,此中包罗规范互联网信息规定、医疗信息规定、个人名誉管理办法等。 ) {6 l/ y6 e9 M4 [- f2 t
" H1 j, ~+ c8 d1 L% X8 K! Q9 f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中规定,国家构造大概金融、电信、交通、教导、医疗等单元的工作职员,违背国家规定,将本单元在推行职责大概提供服务过程中得到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大概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大概拘役,并处大概单处罚金。
' w7 X' _, H O, j; Q% _# D" B* G
' R- U5 @; i/ R7 W8 q/ | 据先容,克日,《信息安全技能、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体系个人信息掩护指南》已正式通过评审,正报批国家标准。此中“最少使用”的原则是指贸易公司在获取个人信息量时,只要能满足使用目标即可,并在目标到达后立刻删除个人信息。有业界人士以为,现在不少信息泄漏都是涉及行业内部,所涉及的泄漏途径通常也非市民所可以或许触及,怎样对行业内部会合泄漏信息举行监督,仍须要某个有针对性的机构来举行同一“羁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