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将其收入的一美元储备起来,便可利用这一美元在国内举行投资或购买国外资产,这代表了可贷资源(Loanable Funds)的两个方面:来自国民储备的资源供给;来自国内的投资需求,以及国外的净投资。0 c p. @' m g0 v( {2 ~) s
) J, K1 `) D1 X/ T$ p! v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资源资产增长了可贷资金的需求,无论该资产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由于国外净投资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它可以增长或淘汰可贷资金的需求,从而增长国内投资。而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和可贷资金的需求量,都取决于实际利率。较高的实际利率鼓励人们储备,因此而进步可贷资金的供给量。但高利率也使得借贷资源变得更加昂贵,这就拦阻了人们的投资意愿,并淘汰可贷资金的需求量。6 G1 G/ h$ B% o% _/ A9 F
, A' [+ ^# L0 l0 ]# t5 B
) m& F/ f' R3 i+ Z3 W- u' I4 m; b+ M$ G6 _; ]" u
实际利率除了影响国民储备和国内投资,还将影响该国的国外净投资。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将要通过两个共同基金(一个在美国,一个在德国)来决定毕竟是购买美国债券还是德国债券,就必须通过比力实际利率来作出决定。当美国实际利率上升时,美国国债对两边共同基金来说更具吸引力,因而就拦阻了美国人购买外国资产,并鼓励外国人购买美国资产。美国实际利率上升,着实是低沉美国的国外净投资。
' o& y" a9 i* Y) u9 d' F4 r5 e0 b2 c. d9 J& Z- _( s
那么中国资源是怎样流入美国的?中国通过贸易顺差和天量的外汇储备,购买了大量美国国债,以及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券,源源不绝地为美国运送着资源。这种投资型的运动资金增补进了美国住房市场,资助美国恒久维持低利率。2 d9 f! I1 ~; i) J
6 L& E* ^! ]' X4 @+ C' H 由于中国的高储备、外资连续流入和严酷控制国内付出,中国累计储存了大量资源,而凌驾近一半的外汇储备都流向外洋投资,出现资源如喷泉般涌出的征象。. @6 h* ] p$ m$ k' k, Y7 P4 J8 F. x, k
& e" _0 l# N3 I! l/ F 着实发展中国家往国外输出资源,而非把资源投入国内利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好比,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90年代的俄罗斯和非洲。通常来说,如许的资源输出很不稳固。发展中国家一样寻常都将资源投资在自己的发展经济体,而由尚未摆脱贫困的农业国中国,去资助一个工业化的强国之首美国,好像很不可思议。中国乃至没有得到精良的投资回报,好比1998年,中国为1300亿美元外债要付出匀称7%或8%的利率;但储备外洋的1400亿投资仅得到约5%的回报率。
% c/ s4 B( a1 {8 ^1 m2 v1 {( K% w# v W/ A* `2 ^ a& ^
但由于中美贸易存在逆差的缘故原由很复杂,当美国斲丧者购买中国产物时,中国制造商得到的是美元,这些美元被存放在美国银行。而当中国出口商须要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即通过这些贸易银行出售美元给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因中美贸易的不平衡,致使中国央行美元盈余,而人民币则出现短缺征象,因此必须“创造”人民币—这又导致了国内通货膨胀。* L# A+ |3 `# i6 G
, Y- B' S2 B; v7 I H# N
为了掩护中国的优点,中国央行选择了差别的办理方案:在某些环境下,央行用盈余的美元购入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好比美国国债。中国之以是购买美国国债,部门缘故原由是由于美国国债被广泛以为是天下上最安全的证券。我曾说过多次:美债就好似一群瞎子中的独眼龙,是我们无奈的选择。
. {6 @+ W- j5 F/ P _* B& x: l* T/ s
2 U1 j) n" O; |5 Q( N: ? 于是洪流般流入美国的中国资源,包管了市场的资金运动,使平凡美国购房者能享受低利率的房贷按揭,对此中国人民奉献巨大。但美国的政策订定者和品评家对美国经济面临的标题通常责怪外国人,以为来自国外的竞争对美国构成威胁。5 b4 B: i' w. k) {7 w
7 M/ f) ~2 L) H' R3 ^0 `. d% Z9 C: {0 d
但经济学家则更倾向于感叹美国人储备程度太低,低储备拦阻了增长的资源、生产率和生存程度的进步。由此可见,在中美两国的贸易中,如果中国资源克制流入美国,美国经济会发生什么样的状态,各人应该可以想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