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敢问刚兑路在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性兑付在两种环境下最让信托公司头疼,一种环境是信托项目出险时,一种环境是信托项目创新时。

. b5 q9 p2 }# U- S' @/ h4 V% K' L$ r* }1 f
信托项目出险时,信托公司戋戋几十亿的自有资源大概几单项目下来,就要资不抵债了,此时,刚性兑付就像卡在信托公司脖子上的一把枷锁,稍有不慎,就能让你小命呜呼;信托项目创新时,信托公司起首管理的标题是项目到期后能否实现安全退出,可以或许否包管投资人的本息安全,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根本的要求,只好拜拜,此时,刚性兑付就像套在信托公司头上的紧箍咒,稍微想发发力,却硬生生被紧箍咒给逼了归去。

! [4 D+ U6 w  ~9 ^2 L& X! q5 S
' L6 r$ k: K8 W
枷锁大概让人没命,而紧箍咒却容易让人止步不前,刚性兑付似乎是信托公司与生俱来的命,挣不脱,摆不去,剪不停,理还乱。
. i4 F7 a  G3 I* d
/ t$ n, i: t( t# ?
那么信托公司能不能摆脱这个枷锁和紧箍咒呢?这取决于三方面因素:市场、羁系、信托公司内功。

2 V1 E# d0 s* U* X1 o) @( t1 x* ]" E
市场方面,大概能造成信托公司突破刚性兑付的缘故因由是两个。第一,某年某月某日,某家书托公司项目大面积出险,其自有资金也罢、股东支持也罢、市场资金也罢,总之就是齐备方法利用过后,照旧不能满足投资人本息要求,不得已,这家书托公司公布不再刚性兑付了;第二,也是某年某月某日,大部分信托公司都出现了项目出险情的况,而且出险项目还比力多,信托公司们一合计,法不责众,各人一起反了吧,于是各人默契般的都不再刚性兑付。

2 {' b' n+ K( W3 r
0 i% o2 G+ t2 \/ D
上述两种突破方式,是市场倒逼的“硬着陆”。固然,信托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突破了刚性兑付的魔咒,但是这种“硬着陆”式的突破方式无疑对信托公司的伤害也是巨大的。曾多少时,信托公司就是依靠刚性兑付取得了投资人的信托,创下了自己在资管行业里的金字招牌,许多投资人也是基于信托高收益和刚性兑付的特点才选择投资信托产物,一旦刚性兑付的铁律被突破,信托公司不再为自己发行的产物提供光荣保障,说真话,信托做的项目原来就是市场上的次级贷款,你的产物还能不能继续得到投资人的青睐还存在巨大的变数呢。

) S  y: n3 J9 a' o0 f9 @5 v! q
* a/ J( ?" P! ]" ~' V. j7 _5 Y
羁系方面,羁系的态度有点拧巴。一方面,羁系积极提倡“卖者尽责、买者自负”,提倡终极风险由投资人负担,例如本年下半年银监会代国务院草拟的《信托公司条例(代拟稿)》第三条就明白提出了这个要求;但是另一方面,羁系却又积极想让信托公司做到刚性兑付,比方2014年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羁系的引导意见》就明白要求“信托公司股东允许诺或在信托公司章程中约定,当信托公司出现活动性风险时,给予须要的活动性支持”,这被以为是羁系对信托公司刚性兑付责任的强化,从前刚性兑付只是信托公司自己的事儿,如今连股东都要对刚性兑付负担责任了。
' B4 z6 O+ F! E0 N# H, O

  [. z& L* k& z1 {
以是说,羁系的态度很拧巴,但这大概是羁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拧巴,现实是不能由于信托公司出现项目风险影响社会投资人利钱,理想是信托公司什么时间可以或许摆脱刚性兑付的魔咒成为真正的资管公司。真真应了那句老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9 n: H# i( A( m! n5 }, d+ `6 o
( a, i( e: U* ?3 n
信托公司内功方面,信托公司面临出险项目能否义正辞严地说“我不刚性兑付”吗?最少如今为止,似乎还不能,我也总结了五个必须刚性兑付的方面:第一,凡是以规避羁系为目标的信托产物均应刚性兑付,概规避羁系已经使信托项目存在违规猜疑;第二,凡是天然人委托人均应刚性兑付,概天然人明白的预期收益就是固定收益,且信托公司在推介产物时存在违规推介猜疑;第三,凡是信托公司出具了保底允许函或活动性支持函的均应刚性兑付,概其出具翰札自己具有法律效力;第四,凡是在尽职观察不充实或尽职观察中存在敲诈等活动的均应刚性兑付,概尽调不充实属于信托公司严峻不尽职;第五,凡是信托公司项目信息披露不充实的均应刚性兑付,概信息披露不充实,同样构成信托公司未尽受托人职责。最少在这五个方面,信托公司是免不了刚性兑付责任。我敢说,如果哪家书托公司蹦出来说“我不负担刚性兑付责任”,你只要说“那好,你把你当初全部的审批文件和尽职观察文件摆出来,如果你能做到一点瑕疵没有,那你就不要用负担”,我信赖险些全部的信托公司都不敢拿出来让你细细去查、去看。这就是信托公司简单粗暴的近况,活糙气不壮!

6 a" f/ A  J! q/ u+ z0 V( j% {6 x
: p" ]2 I  D( z. `- J2 x
信托公司自己专业管理本事短期内未有实质性提升,羁系态度拧巴,如果信托公司一旦被市场倒逼刚性兑付,我信赖,那是对信托公司以致信托行业是一次扑灭性打击,信托公司辛辛劳苦耗费十余年时间和精神打造的“百分百兑付”的荣誉也将毁于一旦。

' l: h3 ~5 d: I; B% v* t  X6 r9 q5 v8 {  s# X6 n( [3 B# ?. i
岂非信托公司面临风险项目只能岑寂舔舐伤口吗?
) A& u+ Y" H# L, v( ~# y1 C0 b
1 m9 ]: ~8 R3 d) w# y4 R  |+ O
岂非信托公司面临创新只能岑寂脱离吗?
/ `- H8 u5 l9 ?$ `0 h
9 q  j+ u& K0 m* Q% V6 }5 c# g
岂非信托公司在未突破刚性兑付的环境下就只能听其自然了吗?

: @. H% k6 o3 X" q9 v- M
' ^4 Z2 n" |( i7 r- k7 H# g
固然不是!!

' O- v: N( u) v  b
  h1 ]  |/ T# w1 ^1 g! x
那么,出路在哪儿?

+ [  I! k7 o$ y, M
  d; {' z) v; m6 `( m
出路就在《信托公司条例(代拟稿)》中。代拟稿第十一条规定,信托公司可以根据业务发展须要设立专业子公司,子公司是用来干嘛的?
! G4 n# V6 F! r% B5 g
% p% h8 z' B9 c: |2 V1 M$ N( y. }5 t
在我看来子公司的目标有二,其一是通过子公司打造信托公司在某一范畴的专业本事,比如子公司醒目商业地产并购,可以在公司内部设立完备的前中背景设置,可以或许会合最大精神提升地产并购专业本事,发现新代价新需求,进而举行金融创新;其二是实现子公司和信托公司风险隔离,一旦子公司项目出现风险,可以不殃及信托公司。那到时间信托做什么呢,信托公司就做自己最善于大概最本源的资金服务抑或资产管理负责,包管客户资金的保值增值,为客户选择最得当的资产设置方案,而不是如今“融资为主、捎带财产管理”的定位。

% Z; B, W1 t0 d: z& l+ |7 N
. J& I) w6 }4 J
大概,在不久的将来,信托公司的架构是以信托公司为核心的资产管理群,围绕信托公司的是无数专业子公司,创新由子公司提起,风险由专业子公司把控,而信托公司只要做好资金管理就可以。
http://www.simu001.cn/x12103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6 07:44 , Processed in 3.09319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