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20220317阿亮戒烟戒酒多忍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8 1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住,自律,简单, ?# h" @4 U4 I9 j
1戒烟戒赢,尽量不喝酒,非不得已也就最多喝1瓶啤酒
3 u/ A% I& \+ J2经常参加运动,俯卧撑跑步尽量隔天跑# D4 h; Q( m7 W8 E% W7 V3 J& G
6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三餐饭正常准点吃,吃饭一定要在客厅,不要在床头,尽量不吃夜宵,要吃也意思下
9 v, t( U# t' X+ Z+ v, U7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拖拉,有些事情尽量大胆尝试,尽量用记事本加微信群记要做的事情,和有用的知识
; o- B6 e1 y! @0 s7 l8少说话,到现在为止,总算明白了,人们都喜欢话少的人,话多让人讨厌,言多必失,尽量不请客,绝对不发红包,绝对不借给别人钱,请客发红包借钱都会被人当人傻子,对他们好,还被当傻子,要节约。
$ O# \1 Y! S+ y. b$ l$ g9 x8心不要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有耐心,遇事情多思考,不要冲动,不要发脾气,要学会忍耐
http://www.simu001.cn/x256281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古丁成瘾的机制
+ H6 ?0 @, Q: K5 z2018-06-08 18:00! L) f2 N. r- Y4 S  ~( S0 w$ B
戒烟吧$ x6 A6 A* t; Q9 T; J# Z0 c) g

& j+ x1 y% R& B& W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大部分吸烟的人也曾经想过要戒烟,但是只有少数人会戒烟成功。美国有过一个统计:80%的吸烟者想过要戒烟,但是如果不借助尼古丁替代疗法,只有3~5%的人会戒烟成功。为什么戒烟那么难?
6 r0 o, m8 ^4 E2 w除了心理、社会的因素,主要就跟尼古丁有关,因为尼古丁是类似毒品的东西,能让人上瘾。
7 P# C) \3 d$ C! ?/ v * Q% t% x$ ]% U6 ]; e# ?
在人的大脑里头,有一块区域被称为奖励中心,在人从事某种对生存、繁衍至关重要的活动时,例如喝水、吃饭、交配、社交时,奖励中心会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从而激励人们继续从事这些有益的活动。但是在抽烟、吸毒时,虽然这些活动对人体有害无益,奖励中心同样会大量地释放多巴胺加以奖励。
7 F- W' c2 k& H9 z# ` 7 _, O# |2 U) r; ^) |: z
例如在吸烟时,吸第一口,几秒钟后,尼古丁就会通过血液抵达大脑,进入奖励中心,刺激它释放多巴胺。这个过程非常地迅速,也就非常容易让人上瘾。一个少年只要吸过4根烟,就有可能终身对吸烟上瘾。也就是说,烟草里头的尼古丁绑架了人脑中的奖励中心,让人产生吸烟有益的错觉。) a. V; W) l' A( Y' N% S& B& |- h3 e
且不说烟草里头含有大量的致癌物等有害物质,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有毒物质,4根纸烟所含的尼古丁如果全部被人吸收的话,就足以杀死一个人(幸好,在吸烟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尼古丁会被吸入)。尼古丁本来就是包括烟草在内的茄科植物为了防止害虫和草食动物吃它们而进化出来的天然杀虫剂。这种天然杀虫剂是怎么绑架了人脑的奖励中心呢?6 u# b4 y; ~/ w2 d$ M2 N; J- `6 y

4 S& [1 m; l( p; f* Q9 H- @' w. _人脑中含有很多神经细胞,如果你在显微镜下看过神经细胞的话,会发现它们和其他细胞在外形上很不一样,有长长的突起。神经细胞就通过这些突起相互接触,来接收和传递信号。神经细胞突起相互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仔细看的话,两个神经细胞的突触并不是连在一起的,中间留有间隙。信号怎么通过间隙传递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类化学物质来当递质了。其中的一个神经细胞接到神经信号后,在它的突起末端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穿过突触间隙,到了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突起末端,这些末端的细胞膜上有很多特定的受体,神经递质与这些受体结合,信号就传过去了。
  O+ T3 J$ C; D最早发现的一种神经递质叫乙酰胆碱,和它结合的受体叫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实际上是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离子通道,通道平时是关闭的。乙酰胆碱和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被打开,细胞外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如果在奖励中心,这些后续反应中就包括释放多巴胺。然后乙酰胆碱很快被降解、清除掉,受体上的离子通道再次关闭,等待下一批乙酰胆碱的结合。
, Q7 L* p0 O' M* J% ~
4 n. N5 t5 Y, k: {  e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结合,就像钥匙和锁孔的结合一样,是很特定的。但是尼古丁就像一把伪造的钥匙,碰巧能够跟某一类型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这类受体就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打开离子通道,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而且,尼古丁和乙酰胆碱受体还结合得特紧,不像乙酰胆碱那样很快(数毫秒)被清除掉,它的半衰期(人体内代谢掉一半剂量所需的的时间)长达2小时。但是离子通道不可能一直就开着,如果钥匙一直插在锁孔里不拔出来的话,通道也会自己关上。这个过程叫做脱敏。0 |; N3 U" f" }3 n
在吸烟者持续吸烟的过程中,其体内一直含有尼古丁,其结果是大部分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都被尼古丁占着,而且处于脱敏的状态,不能对乙酰胆碱起反应。
+ P3 O2 m3 r" V4 q但是神经信号还得传递啊,怎么办呢?神经细胞只好制造出更多的乙酰胆碱受体,让它们能够跟乙酰胆碱结合,保证神经信号正常传递。所以在吸烟者的神经细胞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数量要比一般人多得多,大部分被尼古丁占着不起作用,剩下能起作用的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才和一般人的差不多。如果吸烟者长时间没有吸烟,例如在睡觉,或者在戒烟,体内尼古丁逐渐被清除掉了,原先被尼古丁占着的那些受体空出来了,也可以跟乙酰胆碱结合了。这下就出问题了,空出的受体比平时多得多,都跟乙酰胆碱结合,神经信号的传递就乱套了(乙酰胆碱数量比受体多,能结合多少是由受体数量控制的),身体就出现了种种不适,出现了戒断反应,吸烟者就感到特别难受,想要尽快吸一颗,让体内空着的受体数量恢复正常。
4 I& V5 [: V% N3 D: L
. g# Y8 ?' J% j& N* J所以吸烟一旦成瘾,已经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是为了避免难受。
  s3 Y: Z" o7 W4 k1 T( L幸好,这个过程是可以逆转的。如果坚持长期戒烟,多余的乙酰胆碱受体会逐渐被清除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戒烟6~12星期后,体内的尼古丁才被完全清除干净,多余的乙酰胆碱受体也才开始被清除,之后受体数量才恢复到正常人水平,就不再出现戒断反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4 20:12 , Processed in 0.86007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