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看GFP还不如看看产业动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30 08: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吧友对今年青岛市的GDP不满,抱有很悲观的态度。我觉得没必要嘛,GDP就是一个数字,是一个果,而不是一个因。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很多,我们要分析的是这个数据背后的因是什么,而不是在这唉声叹气,整出一些宿命论的悲观论调。
5 s* z2 }5 b9 ~$ J其实现在青岛市已经进入了产业深度的调整阶段。以前青岛靠的是啥?家电,纺织,港口,轨道交通。再就是前两年全国狂欢的房地产。但是现在房地产明牌寄了,家电,纺织,轨道交通这些产业还没啥增量。所以说过去依靠这些产业的我们必然会经历一个阵痛期,这个阵痛期的过去,依赖我们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
. @' M- |6 h. n那么我们现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如何?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词:成效显著,任重道远。什么叫成效显著?有的吧友天天盯着AI,宇树这些极其前沿的东西不放,觉得没有这些我们就没实现转型。但真的是这么回事吗?产业转型升级是全国性的任务,而我们要想实现必然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我们有浙大吗?有电子技术相关的211 985高校,研究院吗?都没有,所以说这方面我们先天就是一个劣势。我们的转型,一定是建立在前人打下的产业基础上来的。我们过去有家电,那就进一步转型变成高端家电,消费电子,再进一步延伸出芯屏产业。我们过去有橡胶技术,那就转型做轮胎(这是个很大的产业,不要小瞧)。有化工产业,那就做高端化工和新材料。实际上青岛市就是这么做的,也有了突出的成效。芯屏起来了,消费电子以歌尔为代表也慢慢起来了,轮胎已经起飞了,新材料董家口那块也有眉目了。这就很好嘛,转型一定要搞出自己的东西。
8 P6 P2 h+ g3 D% k那么什么叫任重道远?就和吧友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学的地方很多。例如我们怎么利用资本,风投来孵化新产业?怎么让产学研更加的顺畅?怎么让本土企业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在海尔海信之外有新的代表性企业?这些都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但我觉得这些课题不是看GDP哀嚎就能解决的。现在有的课题我们做的很好,例如风投基金,我们引进了很多,相较于18年之前进步巨大。有的课题我们还做的不行,例如我们很多研究成果都得到外地孵化。任何的成就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不是吗?1 K, p' N6 ]) \. B2 X5 F
我看近日青岛还在低空经济和固态电池上有所突破,这就是巨大的进步。之前我们很少能摸索到如此前沿的领域,现在已经摸索到了。我觉得如果大家真的关注青岛经济,还不如去多看一下固态电池搞得怎么样了?低空经济代表性企业发展如何?我们的芯屏产业有没有上什么新项目?新能源有没有什么新进展。。。而不是天天看着GDP,高了就无脑欢呼,低了就无脑唱衰。这不好,不利于我们用长期主义去思考问题。2 j+ V1 m6 C  v9 V% _; \) J
现在已经不是房地产大行其道的时代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绝对不是一两天就能够看到成果的。因此我们还是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用耐心和信心去跟着产业长大。我觉得这样对于转型期的青岛来说更有利。
http://www.simu001.cn/x306075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0 08: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客观来说,我不是很建议大家去盯着杭州。杭州天然的禀赋和当下的资源,支持力度在强二线里都是很夸张的存在。如果大家真要找一个去对标,观察的对象,其实合肥更合适一些。虽然合肥也有政策因素,但合肥也是实实在在从GDP七八十名发展到今天的,禀赋也一般。他的做法相对于杭州普适价值更大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0 08: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新年愉快!深度好文,这是目前吧里最有深度的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0 08: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国家级科研平台家底,外加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布局。
4 X# \2 Y' {5 R9 I: R$ s* j; ]! n6 l. m
看GFP还不如看看产业动向-1.jpg
+ h- _" ^3 O1 t% }0 I8 M# Q; `4 [/ ]! F$ U8 H9 D+ {
看GFP还不如看看产业动向-2.jpg 2 S9 ?' S' U! O6 |
0 }  w: v0 O+ g" ]; Q# {) Y
看GFP还不如看看产业动向-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0 08: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划和经济数据分析,青岛要在未来进入全国GDP前十名,需在多方面持续努力并克服当前挑战。以下是关键路径和策略总结:
# [9 X( M4 z" T3 {7 e) R: L### 一、当前基础与挑战- Z' C2 y# o% x6 W7 S) Q: {$ F
1. **经济规模与排名**
  g3 H) f$ i7 N0 R青岛2023年GDP为1.57万亿元,全国排名第13位,与前十门槛(如2023年第十名南京1.74万亿元)仍有约1700亿差距。短期内(至2025年),青岛需超越宁波(差距692亿)、天津(差距976亿)等城市,但两年内实现难度较大,需依赖长期战略。
# V$ n' w* u6 R  k! |; W2. **竞争压力**
( M, i/ F9 O6 G青岛面临“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局面:宁波、天津增速稳健,而身后的无锡(差距304亿)紧追不舍,若增速放缓可能被反超。# h4 S, a' x8 h* ]
### 二、关键发力方向
* z5 h, e' f) R% Y0 z* f1. **产业升级与新兴领域突破**
4 V( K; l4 p, K- X! c% B- **强化先进制造业**:依托青岛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的优势,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例如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
1 L$ ]& L5 @8 |  r- w" o-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如卡奥斯平台)和新能源产业,提升附加值。* b/ f$ G& z" I! m1 N
2. **港口经济与开放优势**
1 E" a9 h2 z0 D5 d( |. [-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发挥青岛港的全球排名优势(2023年吞吐量全球第6),深化自贸区政策,吸引国际物流、贸易企业集聚。: L+ h, ^1 P, d
- **扩大外贸能级**:推动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业态,提升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减少对传统制造业的依赖。- O' T2 ~6 r4 ^/ r+ o
3. **区域协同与都市圈联动**7 X0 k3 P0 j. \2 x
- **济青双城驱动**:通过“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的错位互补,强化产业分工(如济南侧重科创、青岛侧重制造与开放),提升整体经济效率。
4 o% M8 h3 ?1 q/ u* o% ]( i-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与烟台、潍坊等城市共建产业链,例如海洋经济协同开发,形成集群效应。
3 h. t' y: H+ w7 t. Z0 K4. **创新与人才吸引力提升**4 t, [, s& X0 s: D
- **科研投入与成果转化**:依托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校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北方科创高地。' U* [& F! x  V, z5 `4 ]3 n* n
- **优化人才政策**:解决高房价、低工资等痛点,提供住房补贴、税收优惠,吸引青年人才流入。
) p) N( r" _% f, K* }5.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g- ?( L5 b* t& l& o& }- **争取国家战略资源**:如申报国家中心城市,争取更多自贸区扩容、金融开放试点政策。2 A' f& ?5 z8 z% q9 s! Z( M1 @
- **简化行政审批**:对标深圳、杭州等城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投资吸引力。! y; t2 H0 t2 l" s; K) ~
### 三、潜在风险与应对
' C# I6 n9 R, ]) m, K; {- **外部竞争加剧**:需警惕天津、郑州等北方城市的追赶,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的虹吸效应,通过差异化定位(如海洋经济)突围。4 I& d: L* O+ M
- **内部增长瓶颈**:若传统产业转型滞后或新兴产业培育不足,可能导致增速放缓,需强化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
5 e9 [/ e- d5 c( ^### 四、未来展望/ a6 C% F/ r1 S( N3 N
根据预测,青岛若保持年均6%以上的增速,2025年GDP有望突破2万亿元,但进入前十仍需更长时间(可能至2030年前后)。关键在于能否在产业升级、开放能级和区域协同上实现突破,同时解决人才与创新短板。若策略得当,青岛或可成为北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逐步缩小与前十城市的差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0 08: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Deepseek的回答,虽然也有一些错误说法,但是整体回答的没毛病,青岛若能够在海洋经济突出重围未来可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30 08: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中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 03:40 , Processed in 1.809518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