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ACD技术] 应用 MACD二次翻红捕获 起涨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3 2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MACD是一个中线指标,用它不仅可判定大盘的中级走势,实践显示,在选股, O- ~2 P8 Y( _+ Y( {  B
尤其是选强势股方面,MACD也有着十分主要的感化,假如应用得好,可以成功地, O( q! @- C. N; X3 }
相对低位捕获到个股的起涨点。特别是“MACD二次翻红”这种形态出现后,股价( b# ^% [1 V7 @% C! C& ]& A
企稳回升的概率较大,具有较大的实战价值。 4 a. Z. C- V8 Z9 C& s3 O
  首先,我们将MACD指标调出,将其放在与K线统一个画面上;其次,调剂技巧# n8 `8 T! r( T- n8 g
指标参数。将移动均匀线时间参数设定为5、10、30,他们分别代表着短期、中期
! l1 A0 O" s; x% Q、持久移动均匀线,成交量均匀线参数设定为5、10,MACD中应用体系默认的尺度. F. X3 A# s$ x7 c& B0 R7 C7 z  v
值,即快速E-MA参数设定为12,慢速E- MA参数设定为26,DIF参数设定为9。应用
3 [) m) t4 V0 @* ?4 {% g法例:知足“MACD持续二次翻红”的个股往往会有很是好的上涨行情,所谓MACD) w# V1 ^/ a3 }! q
持续二次翻红,是指MACD第一次出现红柱后,还没有等红柱缩没变绿便再次放大
! e( D9 b' w; w! t( D; y其红柱,这是应用MACD选强势股的主要,也是参与的最佳买点。特别是前期下跌
# T1 O; |: N' s5 \8 O时间长、下跌幅度大的个股,一旦出现“MACD持续二次翻红”形态,股价企稳回* i' k9 K& y$ ^
升的概率较大。例如ST鞍合成自2002年4月之后,基础呈下跌走势,股价从7元附
4 v3 A' i! _/ C0 x/ j7 u6 o近一路下跌11月份的3.7元,时代MACD指标大部门时间出现是绿柱,自2002年12月' x# K! R, S( i/ Z
初开始由绿变红,股价亦开始迟缓回升,12月底股价再度下探,红柱又开始缩短/ z& @* S7 ?/ Z1 w8 e
,至本年初缩短至零轴四周红柱又翻红并逐渐伸长,这即是“MACD持续二次翻红+ N/ u) C& I, D  y+ f
”,这即是最佳的买点。假如某股走势合适上述的总的原则,同时又合适以下的; s9 b- q) B' V( C
四个前提,该股短期出现大幅上升的概率很是大:
1 x1 w/ X, M' O$ n# |  1、 30日移动均匀线由下跌变为走平或翘头向上,5日、10、30日移动均匀线
9 r0 C5 [0 J; |  b. Q3 w, |& Q, k方才形成多头摆列;
* s+ |+ H2 j% T- C4 E, H  2、 日K线方才上穿30日移动均匀线或在30日移动均匀线上方运行; / ?; _8 V1 I$ i, n! p
  3、 DIF在零轴下方与MACD金叉后靠得住意义将会更大,在第一次翻红后,红柱+ q  s5 f* z# K  G9 V
开始缩短,越短越好,最好不要超过0轴的第一横线; ' U* E. t+ P  q' F7 A
  4、 成交量由萎缩逐渐放大,特别是在二次翻红后,若能获得成交量的共同( P0 n+ B: \9 {" n
,该股后市向上冲击的力量会更大。 ST春都1月14日的走势便较典范,此时30日
2 a0 S5 `0 n( O7 U' T均线刚开始走平,5日、10日均线方才金叉,DIF已在零轴下方与MACD金叉,此时
& M. h# M: h  HMACD出现二次翻红,很快股价出现暴涨。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568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6 14: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very goo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8 03:14 , Processed in 1.372821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