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慎之又慎 三重底的研判与投资技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9 18: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三重底。股票的三重底既是头肩底的变异形态,也是W形底的复合形态,三重底相对于W形底和头肩底而言比较少见,却又是比后两者加倍坚实的底部形态,并且形态形成后的上攻力度也更强。
- J9 m' w( S& k( M# ?& R! B3 ~% f8 ^! ~! E1 D
  其形态的成立必需等候有用向上突破颈线位时才能终极确认。9 g+ M5 n  m/ b/ i5 U1 j# i" @

1 R. {8 q9 l* Z6 Q9 y( s  由于,三重底突破颈线位后的理论涨幅,将大于或即是低点到颈线位的间隔。所以,投资者即使在形态确立后参与,仍有较大的获利空间。2 C) Z0 z/ r9 ^. z

# m9 p7 ~5 U% H7 Z* ?  三重底的研判技能
5 V' k& H0 o; y' z- J& J5 V( }/ Z$ x5 h) |8 I9 o  _# @3 A
  在三重底的研判过程中最值得留意的要点是:三重底不是根据有三个低点就能形成的,三针探底的形态只能表现股价的走势图形具有三重底的雏形,将来成长极有可能向三重底演变,至于终极是否能修建成三重底,并形成一轮上升行情,还须要进一步的查验。g>三重底成立简直认尺度& M; Q5 i( X8 D" |. H
  1、三重底形态的三次低点时间,凡是至少要坚持在10~15个交易日以上,假如时间距离过小,往往说明行情只是处于震荡整理中,底部形态的修建基本不坚固,即使形成了三重底,因为其形态过小,后市上攻力度也会有限。
7 [  ]+ i- j$ }  p/ G6 Z
$ }6 x2 b+ t2 U; E) I4 w* C2 t  而近期的三重底的第一和第二低点之间距离9天,第二和第三低点之间距离11天,只是委曲合适尺度。' I/ i& b  l! T  E, G

% k- b3 G( _6 F" ]# ~: e  2、三重底的三次上攻行情中,成交量要表现出逐次放大的收宫,不然极有可能反弹惨败。, \, P9 @! q; P# U
0 u  R2 Z; b9 X  B( O- Y* |
  假如大盘在修建前面的双底形态时,在时代的两次上升行情中,成交量始终不能有用放大的话,将极有可能导致三重底形态的修建惨败。
, I- }" {& ^5 I* l4 d% C4 l& n9 {( z; a- A  ?, X  _' e) H, H/ d
  3、在三重底的最后一次的上攻行情中,假如没有增量资金积极参与的放量,仍然会半途而废。* g) `& _4 M: ]! @1 C2 A" U
% J9 z3 R/ n& B% `; t
  所以,三重底的最后一次上涨必需轻松向上穿越颈线位时才能终极确认。
4 t' u" Y4 L  j6 r" Y9 U( O; K# N/ t
; p/ _6 `2 v3 M% W. a  股价必需带量突破颈线位,才能有看产生新一轮升势。投资者在现实操作中不能仅仅看到有三次探底动作,或者已经从概况上形成了三重底,就一厢甘心的认定是三重底而盲目买进,这长短常危险的。9 v3 r% K& l% d

+ e! ~9 ~3 _5 y  由于,有时即使在走势上完成了形态的结构,但假如不能终极放量突破其颈线位的话,三重底仍有半途而废的可能。三重底因为修建时间长,底部较为坚实。是以,突破颈线位后的理论涨幅,将大于或即是低点到颈线位的间隔。) o$ K* I* n& E
, e8 m% S9 s8 v" x( `% o' }7 p9 l
  所以,投资者须要耐心等候三重底形态彻底修建完成,股价成功突破颈线位之后,步崆最佳的建仓机会。大可不必在仅有三个低点和形态还没有定型时过早参与,虽然有可能获取更多地利润,但从风险收益比率方面盘算,反而得不偿掉。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5703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09: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是一种美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7-30 09:34 , Processed in 2.89439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