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理财产品之惑:很美但不赚钱 小心第N个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3 01: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买基金、炒股票、购黄金、投保险,很多投资者都是抱着精美的意愿开始,但末了大概会落下一身伤疼。“都说得那么好,我怎么没赚到钱呢?”细致审视,或是被误导,或是自己有误解,你大概走进了理财的第N个误区 8 J1 j9 b, W+ K, |& s, x+ z

" |- w5 L! r6 S* p1 ?  误区一:保险是银行储备的更换品 0 U( o2 H! d' o, j7 B

6 U9 n2 P4 D5 ]; P  2006年,退休的老张到银行管理业务时,某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热情向他保举一款全能险,称公司为报酬老客户,特设了一种储备型的终生寿险,每份每年只需交5000元,一连交3年便可自由存取,此险种的性子类似于储备并有高额利钱。 # d+ @  N& e% u* ?2 V; N; `" K- j

7 r) z& W/ Q1 _5 p, |. b1 i  3年后还可得到1万元的生命保障。在这位业务员的误导下,老张购买了一份保险。至今已一连交了2次保费,共1万元整。 5 C, Z& J5 ^* s1 b, R: ~/ v
' u. i) P8 c& `2 k% B7 m8 P
  但前几天,这家保险公司忽然派了两名业务员对老张举行上门回访并告诉他,近期公司接到很多投诉,以是派他们上门表明该保险的真实内容。同时他们还告诉老张必须一连投保10年才华拿回本金,中途退保丧失很大。 5 Q  V5 J9 }# [( x

4 t( m* l# @! D+ O  分析:现在,一些保险业务员为了得到业务佣金,经常误导消耗者投保并不得当自己的险种,老张正是属于此种范例。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到银行管理保险业务,他们应该清楚,其一,银行保险产物的策划主体照旧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承包管险责任,银行只是署理贩卖机构;其二,购买银行保险产物时要侧重相识它的保险功能,不宜将银行保险产物与银行存款、国债举行简朴、片面的比力,更不能把它作为银行储备的更换品。
4 a: F, [) Q" s, [* A$ G- s. u3 f; Q+ b  S+ t( x0 R
  对策:起首,投保前应细致阅读保险责任,相识准备购买的产物的保障范围是否能满足须要。对于限期较长、要分期缴纳保费的产物,需确认有充足、稳固的财力付出保费。其次,银行保险产物都规定有夷由期(收到并书面签收保险单起的10日内)。在夷由期内退保,可以取回全部已缴纳保费,保险公司仅扣除少量工本费。一旦错过了夷由期,保险公司就会收取高额的退保费用,因此,发起投保者不要轻易退保,尤其是两年之内退保是最不合算的。假如在这期间,由于种种缘故因由一时缴不起保费,其投保人可以使用减额缴清。 - a% @1 F8 A2 I: G/ k- h

* M) s& y/ J6 b, a5 V    误区二:预期收益率作为理产业物的标准
- r7 r6 R" |3 w; _
) F. q+ @6 S1 s! g( E  客岁9月,家住广州五羊新城的王密斯颠末某股份制银行时,看到其门口挂着巨大的横幅:火热发售QDII产物,最高收益30%。王密斯经不住勾引,走进这家银行砸进去了10万元。但本月初,王密斯从报纸上得知,有数家银行理产业物出现了“零收益”,她买的那款很不幸也在其列。王密斯找到银行扣问,工作职员告诉她,预期收益率是根据过往市场环境测算出来的,但不代表未来的现实收益率。
* t. s( e9 z7 k3 H$ Q2 X8 a, z, E7 o3 i
  分析:按照银行羁系部分的要求,除了银行储备以外,其他多数理产业物均要用“预期收益”来表现。但有些产物重要投资于稳妥型产物,以是现实收益根本即是预期收益。但不是全部的预期收益都能实现的,很多时间,预期收益与现实收益不符合。尤其是理财市场火爆时,很多银行将QDII、打新股等风险相对较高的理产业物预期收益率比赛似地往上抬,以吸引投资者眼球。
- i" l/ T6 f/ I. N+ [' Y; ]* \
4 M8 e2 E0 N7 i" U0 Q  对策:银行推出的理产业物预期收益一样平常有一个收益区间,比如4%~15%。某些银行在举行产物营销宣传时便直接说“最高收益15%”,以到达吸引客户的目标。实在这种高收益仅是一种大概性而已,要真正到达这一收益水平并不轻易,假如产物的运作水平得不到包管,那么“最高收益”就成了空话。比如,在新股发行数量淘汰、中签率较低的环境下,“打新股”理产业物实现最高收益的大概性极小。以是,购买银行理产业物时不要只看“最高收益”,还应对投资的方向举行分析,而且要注意“最低收益”是多少。 6 n# a' ^, q/ l3 D8 V9 _5 V& n

  A$ S) c8 v1 V1 ~2 U% P9 n    误区三:买金金饰当黄金投资
& A5 u3 U1 B$ L/ `& i! d2 g  n
2 {2 C) w/ h  O& W  \3 i  迩来,小刘到香港出差,一口吻买了好几条铂金项链和其他金金饰,分别送给妈妈、妻子另有姐姐。除了向亲人表达自己的一番心意,小刘另有另一层筹划:不赢利咱就拿金子压箱底留给孩子,这玩意但是睡觉了都让人安心的硬通货。 - k2 ^9 L8 Q$ V  p5 O

$ Z# X4 g! q$ d( [3 S( w& {7 c! a  分析:有关通货膨胀的预期再一次燃起了老百姓对黄金投资的热情。相比于其他投资理财方式,黄金投资成了时下百姓防备通货膨胀风险的“避风港”。于是“黄金金饰热、金条脱销”等词汇反复出现。但提及黄金投资,很多老百姓开始想到的是购买金饰品。
7 r: b! X  l/ L) \) b4 B1 ]& N9 d5 f/ Z6 f3 N
  毕竟上,装饰性实物金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投资性子。黄金饰品变现出售时,纵然是全新的饰品,也只能按照二手饰品来对待。同时,其加工资源带来的较高溢价以及回购未便而导致的活动性欠佳,投资者购买此类实物金并不能充实享受金价上涨带来的收益。 5 n! |4 d2 m2 ^; x% S5 W/ p& u

) X$ U* Q' }; X5 U# q  对策:当前我们通称的黄金投资重要是指实金投资和纸黄金等。此中,实金投资是指买卖业务金条、金币等,固然偶尔也仅是记账,并不提取实物。纸黄金则以账面记载为主,通常并反面实物打交道。 ( p! N0 A& m3 t" C+ U
+ Z0 q( d8 c* A1 n( a( _, ]
  真正作为投资性的金条应当是通过买卖业务所、银行、经纪人等出售按照规定标准制作的金条,其代价和买卖业务所金价直接挂钩,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而且有得当的回购步调,购买者轻易变现。
3 Q# @1 V& H( V4 h! T; w$ {
6 q2 \2 R  B/ s1 {. H  相对实物金,纸黄金买卖业务更为方便快捷,买卖业务资源也相对较低,赢利空间更大。现在国内已有3家银行创办纸黄金业务,分别是中国银行的“黄金宝”,中国工商银行的“金行家”,中国创建银行的“账户金”。 ) B9 ]2 a$ |$ D8 Y5 P% H8 @
: [' ~+ B$ s: ]9 M& ^
    误区四:基金净值越低风险越小
; e8 o6 R. o% q9 b  M! X* |  F% X2 v
. U, Z$ c  u+ O1 S  谢老师2006年退休后,在家开始玩起了股票,还买了一些基金。他买基金有一个特点:只买新基金,不买老基金。谢老师以为,新基金比力“自制”,买的份额又多,赢利多;老基金净值高,“太贵”了。同时,他另有一个特点:一旦感觉手中基金净值过高,就以为没有上涨空间了,赶紧赎回另买新基金。
7 F7 ^7 W; Q' i0 X* T6 ?) H
6 B6 s4 a! C* o6 ^, I  分析:净值恐高是典范的“菜鸟基民”心态。相当多的投资者只有当银行推出新基金时才购买,有些人乃至为了买新基金,把收益良好的基金卖了,这是典范的盲目投资活动。毕竟上,基金净值的寄义与股票代价差别,基金净值代表相应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映了基金资产的市场代价。投资基金收益的高低与买入时基金净值高低并无直接关系,真正影响投资者收益的是该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本领。
6 X  J' ?" S6 y1 U% m
- u' j3 @. f3 P% e; k7 q  对策:在类似的环境下,基金净值高分析该只基金投资收益高,基金公司管理水平良好,以及基金司理投资本领强的体现。实在基金是不存在净值上限的题目,信托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体现良好的基金会不绝地创造出基金净值的新高,假如由于净值高就不买?投资者会丧失非常名贵的投资机遇。
http://www.simu001.cn/x10897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5-8 03:02 , Processed in 0.4118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